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锘  付凯  白林 《四川肿瘤防治》2005,18(4):223-224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多位于单侧鼻腔,可同时侵犯同侧上颌窦或累及筛窦。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结论:CT能较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元复发,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22例行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4例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9~60个月。1例术后30个月复发,其它25例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而对广泛病变则应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22例行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4例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9~60个月。1例术后30个月复发,其它25例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而对广泛病变则应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D4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35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CD44s、CD44V6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CD44s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和37.1%(13/35),两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CD44V6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19/42)和22.8%(8/35),两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3)p53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4%(9/42)和51.4%(18/35),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4蛋白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高度表达,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头状瘤是鼻腔鼻窦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分为内翻性和外生性两类,以前者多见。我院1977年~1989年共收治鼻腔鼻窦乳头状瘤47例,其中外生性乳头状瘤3例。现将内翻性乳头状瘤4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邵渊  张鹏飞  贾永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20-242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案。按Krouse分级,其中1级局限于鼻中隔患者3例和2级病变位于鼻腔上颌窦口周围患者10例,病变侵及筛窦5例,均全程采用电凝电刀完成手术治疗,属3级病变的既往手术复发者2例,病变累及全组鼻窦伴轻度骨质破环2例,采用电刀电凝结合电动吸切器完成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均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进行。结果:除2例复发的属3级病变的鼻腔乳头状瘤病例,均完成肿瘤根治切除,术中出血较少,除2例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出血约150ml外,其余18例原发性患者出血量为10-50ml,中位数出血量35ml。手术时间短,为20-60min,术中术野清晰,无颅-额-眶手术并发症,术后1天抽取纱条,3天后出院,3个月后复查见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20例鼻腔乳头状瘤病例术前鼻塞,血性脓涕,头痛等症状均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对病变的基底及安全边缘切除彻底,不易造成瘤组织的血行播散,术中及术后出血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轻,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对于1级和2级病变可做到肿瘤完整切除,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鼻乳头状瘤通常为良性上皮肿瘤,但有转化为鳞癌的危险.主要发生于45岁左右男性,促进其恶变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已证实内翻性和少见的柱状细胞乳头状瘤等组织学类型复发率和侵袭性较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了,但认为与过敏、慢性炎症、环境性致癌因子和病毒有关.已从鼻腔良性蕈样乳头状瘤培养出HPV-57b,HPV-57a最初培养自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证实在口腔疣、生殖器尖锐湿疣和免疫抑制者的寻常疣中也存在HPV-57a,为此探讨HPV与鼻腔和副鼻窦良、恶性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微创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施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中配合使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2~60个月。结果 全部2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一次完整切除肿瘤。25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6个月内复发,其余2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鼻内窥镜微创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不仅对病变局限者有效,对病变广泛侵犯后组筛窦和蝶窦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瘤体广泛浸及上颌窦或额窦者宜采用联合径路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微创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施行鼻内窥镜下手术 ,术中配合使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肿瘤 ,术后随访 12~ 60个月。结果 全部 2 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一次完整切除肿瘤 ,2 5例中 2例分别于术后 12个月和 16个月内复发 ,其余 2 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鼻内窥镜微创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不仅对病变局限者有效 ,对病变广泛侵犯后组筛窦和蝶窦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瘤体广泛浸及上颌窦或额窦者宜采用联合径路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案。按Krouse分级,其中1级局限于鼻中隔患者3例和2级病变位于鼻腔上颌窦口周围患者10例,病变侵及筛窦5例,均全程采用电凝电刀完成手术治疗,属3级病变的既往手术复发者2例,病变累及全组鼻窦伴轻度骨质破环2例,采用电刀电凝结合电动吸切器完成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均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进行。结果:除2例复发的属3级病变的鼻腔乳头状瘤病例,均完成肿瘤根治切除,术中出血较少,除2例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出血约150ml外,其余18例原发性患者出血量为10-50ml,中位数出血量35ml。手术时间短,为20-60min,术中术野清晰,无颅-额-眶手术并发症,术后1天抽取纱条,3天后出院,3个月后复查见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20例鼻腔乳头状瘤病例术前鼻塞,血性脓涕,头痛等症状均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对病变的基底及安全边缘切除彻底,不易造成瘤组织的血行播散,术中及术后出血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轻,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对于1级和2级病变可做到肿瘤完整切除,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