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发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明显低于正常,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显著升高。心力衰竭(心衰)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提示甲状腺激素变化对心衰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对33例CHF及15例正常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HF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HF组随着病情加重,T3逐渐降低,rT3逐渐增高;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无明显改变。血清T3及rT3的改变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及45例CHF患者,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结果CHF组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T3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越重,降低越明显,不同程度CHF患者,组间T3、rT3差异显著,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TSH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T3、rT3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以及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血清NT-proBNP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依次降低,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LVEF水平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心衰程度、治疗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功能杂志》1998,10(4):230-231,23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C H F)患者体内存在着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表现为 T3 水平降低, T4 水平降低或正常,r T3 水平升高以及 T S H 水平正常。其严重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病理过程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对心脏和血管的效应以及调节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两个方面,其代谢异常可以导致 C H F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功能进一步异常。初步研究表明,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短疗程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将利于纠正顽固性心衰,缩短疗程。其机制可能与纠正了 C H F患者体内的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状态,使得甲状腺激素正常生理功能得以发挥有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激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建林  陈萍 《心功能杂志》1999,11(3):188-190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着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表现为T3水平降低,T4水平降低或正常,rT3水平升高以及TSH水平正常。其严重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病理过程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对心脏和血管的效应以及调节对儿花酚胺的反应性两个方面,其代谢异常可以导致CHF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功能进一步异常。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素(TH)水平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HF组治疗前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浓度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心功能级数、病程与T3呈负相关,与rT3呈正相关。两组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比较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激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 ( TH)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的疗效。方法  5 5例 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 CHF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 TH,疗程 4周 ,测定治疗前后 TH水平和 CHF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HF患者三碘甲腺原氨酸 ( T3 )、四碘甲腺原氨酸 ( T4)明显降低 ,且与心力衰竭程度成正比 ,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 r T3 )升高 ,经小剂量 TH治疗后 T3 、T4升高 ,r T3 降低 ,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CHF病人存在低 TH状态 ,经 TH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自觉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激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甲状腺激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张贵生综述李隆贵审校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晚期的共同结局,有效的治疗办法不多,预后差。近年来发现CHF患者均伴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往往涉及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肾上腺升压素 (ADT)的变化和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 45例CHF患者药物治疗前后ADT血浆浓度。结果 ADT血浆浓度在Ⅱ级心功能为 ( 2 9.98± 1.13 ) pg/ml,Ⅲ级为 ( 3 3 .45± 0 .91) pg/ml,Ⅳ级为 ( 2 0 .71± 0 .75 )pg/ml,Ⅲ级时达到高峰 ,Ⅳ级时明显下降 ,并且低于对照组的 [( 2 4.89±2 .19) pg/ml] ,心衰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经 7天抗心衰治疗后 ,Ⅲ级组患者血浆ADT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Ⅱ、Ⅳ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ADT参与了心衰的病理进程 ,可能反应心衰的严重程度 ,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一种较好评价指标 ;短期药物治疗可降低其血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应用比色法测定70例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显示: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NO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心功能平均改善1.3级,且血浆NO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①NO可作为判定CHF程度的指标;②NO在CHF病理生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变化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 CHF患者 (CHF组 )及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血清 s ICAM- 1及血浆 Ang 水平 ,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 s ICAM-1及血浆 Ang 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其增高程度与心功能状态有关。血清 s ICAM- 1与血浆Ang 水平呈正相关 (r=0 .4 91,P<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清 s ICAM- 1和血浆 Ang 均增加 ,两者共同作用促进 CH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逐级负荷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对比观察综合康复医疗组(观察组)与传统疗养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后心率、血压增加值减少,步行距离延长,心肌耗氧量降低(P<0.05).VO2max,VO2max/kg,VO2max/HR,VEmax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存率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21例CHF合并室内阻滞患者行CRT,其中5例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包括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房室结射频消融术+CRT—D治疗。观察植入术前及术后3个月、1、2年的心功能(NYHA分级)、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NP水平。结果21例患者中的16例存活患者于植入CRT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P〈0.05);LVEDD、LVESD、LVEF均明显改善(P〈0.05);血浆BNP均明显降低(P〈0.01)。5例死亡患者以上指标无改善。植入CRT前血浆BNP水平小于3000pg/ml者(BNP—L组)与人于3000pg/ml者(BNP—H组)相比,CRT治疗3个月时两组LVEDD、LVESD、LVEF均明显改善(P〈0.05),但12个月时BNP—I。组的心功能指标仍进一步改善,而BNP—H组与CRT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24个月内,BNP—L组中只有1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而BNP—H组中有3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1例为心脏性猝死。结论植入CRT后心功能指标在早期即得到改善的患者,其2年预后较好;植入CRT前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植入CRT后的心功能变化趋势;植入CRT后3个月时BNP水平不下降的患者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与心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61例老年CHF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HRV各测值均非常显著降低(均P<0.001);HRV各测值均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呈递减性下降,在心功能各级别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SDNN和TI下降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CHF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 ,将 5 0例CHF分为缬沙坦组 (2 5例 ) ,服用缬沙坦 80mg/d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2 5例 ) ,疗程均为 18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ESV)、6min步行试验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缬沙坦组临床显效率 4 8.0 % ,有效率 4 4 .0 % ,无效率 8.0 % ,对照组分别为 36 .0 %、4 0 .0 %、2 4 .0 %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EDV、ESV、6min步行试验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 <0 .0 1) ,缬沙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血生化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 ,优于常规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与贫血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峥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3):186-18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慢性肾衰竭(CKI)和贫血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4例CKI患者分为心衰组(33例)和非心衰组(41例);按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90 g/L组(21例)和(<90)g /L组(53例);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10 ml/min组(15例)和≤10 ml/min组(59例).检测Hb和红细胞压积(HCT),计算Ccr,测量血压(BP),心脏彩超探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间隔(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射血分数(EF).结果 CKI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Hb、HCT、Ccr、LAD、IVST、LVPWT和EF有明显差异(P<0.01).心衰治疗前、后比较,Hb、HCT和BP有明显差异(P<0.01).Hb≥90 g/L组与Hb<90 G/L组比较,Ccr、BP、LAD、IVST、LVPWT和EF有明显差异(P<0.01).Ccr>10 ml/min组与Ccr≤10 ml/min组比较,Hb、HCT、IVST、LVPWT、LAD、EF和BP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CHF、CKI和贫血三者常并存,彼此关联.治疗应三者兼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163例CHF患者临床、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的预后价值,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心脏性死亡59例,其中猝死34例,泵衰竭死亡19例,心肌梗死死亡6例;多因素分析示,平均主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和QTc是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率分析示,平均主动脉压≤12kPa,平均肺动脉压≥3.33kPa,QTc≥440ms,射血分数≤25%及有束支阻滞者,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低血压、QTc延长及伴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良,治疗中应防止过度降压和延长心肌复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