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CAD),为小儿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本文收集川崎病患儿共40例,其中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阿司匹林(ASP)联合治疗25例,单独使用ASP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及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3年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60例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单纯LCA受累23例,单纯RCA受累5例,双侧CA受累31例。其中CAD50例,占83%,CAA10例,占17%。结论 本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50例,12例在20d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14例在半年内恢复,17例在1年内恢复,5例在2年内恢复,2例3年内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43例(82.69%),冠状动脉瘤(CAA)5例(6.92%),巨大冠状动脉瘤(BCAA)1例(1.92%),冠状动脉血栓或狭窄3例(5.77%),随着病程进展及治疗,CAD和CAA比例逐渐下降,而冠状动脉血栓和狭窄比例逐渐增高。结论:利用彩色超声诊断及随访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准确、方便、安全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受损及心功能情况,为小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为观察组,以体检中心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对象的心功能情况,使用超声检查患儿的血管受损程度,对两组对象的心功能情况加以分析。结果: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心功能情况与对照组儿童无差异,P>0.05;大多数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受损。结论:小儿川崎病早期心功能改变不明显,但常伴有冠状动脉受损表现。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其诊断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在心血管影像中,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心肌灌注扫描、心脏负荷试验、磁共振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该文就目前KD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艳灵  郭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720-721
目的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壁厚度、回声强度及有无动脉瘤形成。结果本组28例川崎病患者,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3例(47%),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例(32%),冠状动脉瘤3例(11%),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4%),治疗后病变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结论超声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并能观察川崎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的变化情况,但对冠状动脉远端损害的检出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 -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小儿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 ,其临床主要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可致儿童冠状动脉损害。近年来 ,诊断病例不断增多 ,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为防止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对诊断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用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进行观察研究 ,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特异性损害是冠状动脉病变.本院2007年确诊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护理。方法:对本院儿科1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取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其中9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结论:及早使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可提高川崎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Kawasaki diease,KD)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以全身中、小血管炎和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为主要病理改变,血管炎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川崎病已引起儿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川崎病造成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较多,现对我院64例KD患儿发生冠脉扩张(CAL)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国儿童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早期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壁全层炎性病变[1 ,2 ] ,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该期冠状动脉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 ,伴有管腔轻度增宽。现将 1 2例川崎病人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5月之间 ,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 1 2例 ,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 8个月至 6岁 ,其中 2岁以内 1 0例 ,4岁 1例 ,6岁 1例 ,平均 2 5岁。1 2 方法 使用美国ATLHDI30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宽频探头P4~ …  相似文献   

15.
陈雪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62-1463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冠状动脉瘤为主要并发症的急性发热性出血性疾病,对于它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丙种球蛋白(IVIG)加ASP治疗,本文对单剂1.5g/kg和分次给药(0.5g/kg连用4~5d)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瘤(CAD)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确诊川崎病后即应用阿斯匹林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阿斯匹林急性期按50-60mg/(kg.d),持续3个月,IVIG按2000mg(kg.d)稀释至3%-5%浓度,于10-12小时内一次滴完。结果:28例川崎病患儿全部治愈。结论:联合用药能迅速控制川崎病急性期病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周红娟 《当代医学》2014,(34):59-60
目的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48例,根据其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组,A组为冠状动脉扩张组(n=16),B组为非冠状动脉扩张组(n=32),比较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血液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血脂)。结果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与不存在冠脉动脉病变的患儿相比,一般资料中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年龄≤3岁是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儿应严密监测其心功能与冠脉情况,避免发生严重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非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水平高、血小板水平高、白蛋白水平降低是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病变的高危因素。2组患儿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的年龄、血小板、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分布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岁以下的儿童、血小板水平、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对此类指征熟练的掌握有助于医生诊断与治疗川崎病,并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李磊  哈丽君  王军  王大卫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49-105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方法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72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对其年龄、性别、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血沉(ESR)、白蛋白、血清钠离子浓度、血脂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2例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扩张者26例(占36.1%),无扩张者46例(占63.9%);两组患儿年龄、PLT、CRP、ESR、白蛋白、血钠(低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岁以下PLT、ESR及CRP明显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及血钠浓度低是CAL的高危因素,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有助于KD的诊治及对预后。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是临床防治的重点,早期预测并早期治疗是临床较为关注的同题.许多学者对KD合并CAL的高危因素进行了研究,目前较权威的预测方法为Asai评分和原田计分法.两种评分法指标较多,若能找出单一的指标作为KD患儿CAL的预告因子,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KD患儿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进行检测,以评价cTnI与CAL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超声心动图探查小儿川崎病259例,对其中97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259例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48例(18.%),男:女=2:1,小于1岁年龄组占36%。90%是在病程3周内出现,左冠状动脉比右冠状动脉更易发生扩张性病变。随访结果表明,轻度扩张性病变较易恢复正常。2例冠状动脉瘤持续存在,动脉瘤内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变最安全和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但远端病变尚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