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级名医张良英教授认为产后恶露不绝发病主要与虚、热、瘀等因素影响冲任,导致气血失调。临床分气虚、血瘀、热毒三型辨证论治,治疗上遵循"虚者补之,瘀者化之,热者清之"的原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侯玉芬教授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玉芬教授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为"湿"、"热"、"瘀"、"虚"相互影响,瘀血贯穿始终。脉络血凝湿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谨守病机,抓重点,辨兼症,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内治外治皆以"通"为要,急性期攻之使通,后遗症期攻补兼施或补之使通。  相似文献   

3.
解毒通瘀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毒是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基本病机 ,血瘀是病机演变的必然 ,毒瘀互结是发病根本 ,与现代医学之氧自由基、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微循环障碍等发病学说相吻合。据此提出解毒通瘀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大法 ,化瘀应贯彻急性胰腺炎治疗之始终 ,通法是解毒通瘀法的高度概括 ,是治疗急性胰腺炎腹痛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4):509-510
符为民教授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病理基础,痰瘀互结,阻于脑络为发病关键,并创制脑络通颗粒,通过逐瘀、化痰、补虚,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指出 ,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 ,治宜凉血化瘀 ,通泄腑热。认为 ,凉血清热折病势 ;通下瘀热 ,可以顺降气血 ;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 ;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减轻脑水肿 ,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汤溟 《陕西中医》2014,(3):343-344
刘明教授认为淋证发病是以肾虚为本,湿热蕴结下焦为标,肝郁气滞可以使淋证加重,"久病多瘀",血瘀证又是造成淋证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大法为补虚祛邪,补虚以健脾益肾为主,祛邪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佐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常常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总结彭力平教授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彭教授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是骨痹发病之本,风、寒、痰、湿、瘀闭阻经络是发病之标,多虚多瘀多郁为主要病机;临证重视奇经、络病辨证,以调补肝肾、通补奇经、畅达气血为治疗原则,内、外治相结合,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并重,广泛运用王旭高治肝理论及叶天士络病学说指导临床,形成了调补肝肾与通补奇经并举治本,辛润通络、风药祛邪开郁治标的用药特色,重视牛膝醇提物的基础研究与运用,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滕晶认为血管性痴呆(VaD)是以脾肾不足为基础,无形之郁加之有形之邪,导致阳热怫郁,闭密玄府,形成火蕴于痰瘀之中的复合产物,进一步郁闭并损伤玄府,久蕴生毒,难以逆转,终致神机失统,发为VaD。滕晶提出VaD的治疗原则为“通补结合”,“通”为开通玄府,兼顾热郁,通泄邪毒,“补”为补虚培元,荣玄开玄,临床常以益智通玄汤进行加减化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寒热、气血痰瘀及脏腑的角度阐述风湿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寒热并用,补通并举是治疗风湿病的2大法则。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仲瑛 《中医药学刊》2002,20(6):709-711,723
指出,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治宜凉血化瘀,通泄腑热认为,凉血清热折病势;通下瘀热,可以顺降气血;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