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能广泛地促进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的多肽生长因子 ,于 1974年由Gospodarowicz从牛脑垂体和脑组织中分离得到 ,因其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而得名。bFGF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近来研究还表  相似文献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校坤  钟慧君 《人民军医》2002,45(7):397-39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物质,有促进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中枢及外周神经发育、生长及修复损伤的作用,是一种维持神经细胞存活的重要营养因子[1],属国家一类新药.为了探讨其对脑梗死的疗效,我们于1998年2月~2000年6月采用 bFGF 治疗脑梗死50例,并与常规综合疗法40例对照,证明其疗效优于常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BBB)能否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通过并发挥其神经营养因子作用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用125I-标记bFGF经动物腹腔注射后25min检测实验动物全身各组织放射活度,计算各组织bFGF的含量。结果:脑bFGF含量在成年鼠组为(17.36±8.30)pg/mg.新生鼠组为(31.96±10.11)pg/mg,新生鼠缺氧组为(56.68±15.79)pg/mg,各组相差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以同一时相血液bFGF含量为参照,成年鼠组脑bFGF含量占全血bFGF含量的(6.51±3.80)%,在新生鼠组为(14.09±3.12)%,在新生鼠缺氧组为(26.24±11.83)%,各组相差具有显著意义(P<0.05~0.005)。结果提示:bFGF可通过血脑屏障。新生鼠组及其在缺氧状态下应用bFGF,可使脑内bFGF含量较成年鼠组显著增多,故bFGF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能广泛地促进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物质,虽然其在体内的含量甚微,但生理功能相当广泛。最近研究表明:bFGF在体内参予多种组织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发现至少22种FGF,其中FGF-1(aFGF)、FGF-2(bFGF)及FGF-7的研究较为深入。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一种非常微量的活性物质,因其具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疗效,方法:烧伤患创面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采用同部位自身对照,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使用bFGF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3天,肉芽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早期创面愈合及晚期肉芽创面修复过程中有明显作用,有效率98%,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肌皮瓣营养神经再恢复的作用. 方法 3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bFGF实验组、等渗盐水对照组、bFGF全身用药组.建立腓肠肌皮瓣模型,保留动静脉带,离断支配神经,再将神经断端行端端吻合.实验组术后从肌皮瓣基底留置硅管注射200 U/ml的bFGF,0.1 ml,1次/d,连续2周,同时等渗盐水组从硅管内注入0.1 ml等渗盐水,bFGF全身用药组从健侧肌肉内注射等量的bFGF 200 U/ml,12周后行腓肠肌皮瓣及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检查及肌皮瓣肌肉、皮肤内神经组化染色检查. 结果实验组肌肉及皮肤组织内神经末梢灰度、数密度、面密度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等渗盐水组与全身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FGF持续局部用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肌皮瓣肌肉营养及皮肤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人下肢创伤性溃疡1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创伤性溃疡多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所致 ,或在创伤性瘢痕基础上再度出现的慢性溃疡 ,具有愈合能力差、周围组织较坚硬、病程长等特点[1] ,是临床上创面修复的难题之一。病人痛苦异常 ,要求治疗心切。笔者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16例老年病人的此类溃疡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 16例共 2 2个创面 ,均在下肢。其中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5 7~ 88岁 ,平均 72岁。外伤性溃疡 6例共 8个创面 ,溃疡大小为 1.0cm× 4.0cm~ 6 .0cm×12 .0cm ,病程 2 8~ 96d ;烧 (烫 )伤性溃疡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源性bFG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6O只SD大鼠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30只,钳夹损伤右侧坐骨神经后每日分别给予bFGF和生理盐水,术后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计量分析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纤维密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FGF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0.
李校坤  付小兵 《人民军医》2002,45(6):318-319
造成慢性创面的原因有外伤、手术、血管病、褥疮、代谢病、瘢痕、药物、放射损伤等因素[1]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可参与调控组织修复的全过程 ,对多种创面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观察其确切效果 ,我们用bFGF对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促修复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男 73例 ,女 3 8例 ;年龄 1 2~ 65岁 ,平均 3 2 0± 1 3 1岁。共有慢性创面 1 1 1例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 ,创面平均存在时间为 5 4d左右 ,其中 8例有同体创面对照。创面 1 0cm× 2 0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减轻周围神经在缓慢牵拉过程中的损伤,增加神经延长率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扩张器,对大白兔坐骨神经行扩张延长的同时,辅以脉冲电磁场(PEM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处理。最后,测定神经延长率(NER)、运动传导速度(MCV)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NER在PEMF组及bFGF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CV的降低却显著较轻。组织病理显示,PEMF及bFGF组的神经变性轻,雪旺氏细胞增殖,新生毛细血管及髓鞘却较明显。结论PEMF及bFGF可减轻神经在扩张期间的损伤,增加延长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难愈合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 150 例慢性难愈合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75 例) 与对照组 (75 例), 研究组患者局部创面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微波照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局部创面单纯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皮生长因子 (EGF) 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第 3、7、14 天, 研究组患者创面组织内 VEGF? EGF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 t = 3.544、2.664、3.556, P < 0.001、P = 0.009、P < 0.001; EGF: t = 2.138、3.157、2.330, P =0.034、0.002、0.021); 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 (45.4 ± 10.9) 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54.8 ± 12.6) d (t = 4.886, P < 0.001)。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难愈合烧伤创面, 有利于提高创面组织内 VEGF、EGF 的表达水平,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骨肿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探讨bFGF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2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及15例健康献血员血清bFGF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bFGF的水平为(78.3±25.1)pg/L,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患者血清bFGF的水平[(37.4±17.1)pg/L,P<0.01]及健康对照组水平[(29.3±14.1)pg/L,P<0.01],而后两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存在bFGF的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的水平有助于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rhEGF)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FGF)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浅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和刃厚皮供皮区创面共 90例患者 2 70个创面为研究对象 ,所有创面分别为rhEGF治疗组、rhFGF治疗组和自身对照组 ,选择自体相应部位、相似深度创面进行对照。分别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在不同时间内创面的愈合率。结果 rhEGF的促再上皮化作用明显 ,对浅Ⅱ度烧伤创面及刃厚皮供皮区创面比rhFGF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缩短 (P <0 .0 1) ,rhEG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与对照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rhFGF对肉芽组织生长有特殊的作用 ,rbFG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比rhEGF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对浅Ⅱ度烧伤创面及刃厚皮供皮区创面比对照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动态愈合率在不同的烧伤创面也明显加快 ,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rhEGF和rhFGF修复创面效果的差异取决于它们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用机制 ,组织缺损较大 ,组织损伤层次深 ,早期需要内芽组织填充的创面使用rhFGF为宜 ,而浅度创面需要以再上皮化修复为主的则选择rhEGF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102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只,对照及实验组各48 只,用持针钳钳夹坐骨神经,于伤后4 小时、1,3,7,10,14,21,28 天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PCR) 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alpha-32p- dCTP放射自显影,检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局部、腰4 ~6 背根节及相应脊髓节段bFGF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伤后4 小时bFGFmRNA在损伤局部、脊髓及背根节的表达均开始增强,分别为1.41±0.10,1.78±0 .10 和2.17±0.12;伤后7 天表达值最高,分别为2.72±0.14,3 .65±0.17 和3.90 ±0.06;伤后28 天表达值为1.23 ±0.06 ,1.43±0 .05,1 .78±0.03,降至正常及对照组水平(P> 0.05)。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FGFmRNA表达增强有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化学显色法分别对47例AL初治患者、8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11例完全缓解(CR)患者、13例难治(NR)患者血清bFGF及TSGF的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71,6.18,P<0.001);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非常显著(t=6.847,5.009,P<0.001);CR患者血清bFGF水平及TS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1.11,1.482,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43,P<0.05),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NR组与C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76,P>0.05);ALL与AML患者NR组化疗前血清TSGF水平均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2.13,P<0.01,0.05);血清bFGF水平与TSGF水平呈正相关(r=0.5263,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FGF及TSGF水平对了解AL的发生、发展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激光打孔的心肌孔道内埋植含有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纤维蛋白胶(F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犬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于开胸后结扎左前降支(LAD),制作AMI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纯心肌梗死(MI)组,直接关胸;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R)组,于AMI30min后行透壁心肌打孔;bFGF组,则于AMI30min后行非透壁心肌打孔,并随即向孔道内注射含有bFGF的FG以封闭激光孔道。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心脏形态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MI组与TMR组于术后第22d和34d各有1只死亡,bFGF组无死亡。超声心动图检查,MI组和TMR组分别有2只和1只发生室壁瘤,bFGF组未见室壁瘤;与MI组和TMR组相比,bFGF组的左室前壁舒张期厚度(LVAW)更大;bFGF组和TMR组的射血分数(EF)均高于MI组;bFGF组每搏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均高于MI组和TMR组;3组之间室壁运动指数(WMI)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核素心肌显像心功能检测也显示,bFGF组的EF和SV均高于MI组与TMR组。结论 在TMR孔道内使用FG控释bFGF安全可行,能减轻AMI后的心室重构,防止室壁瘤形成,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MR。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的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对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 31例ALI患者按阻塞部位分组后,分析ALI发病时间和阻塞性质对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髂股动脉组和腘动脉组介入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分别为88.24%(15/17)和71.43%(10/14)。血栓性和栓子性ALI有效率分别为93.33%(14/15)和68.75%(11/16)。髂股动脉组:溶栓后72 h血管造影复查,6例血管开通或部分开通(≥50%),占35.29%(6/17)。10例需辅助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或)支架置入帮助血管开通。1例需外科手术切开取栓。1例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腘动脉组:溶栓后72 h血管造影复查,10例腘动脉及至少膝下1支血管开通,占71.43%(10/14)。3例需外科手术切开取栓或截肢。1例并发肌病肾病综合征死亡。结论 ALI发病时间和阻塞性质不影响介入溶栓治疗的血管开通,血栓性阻塞较栓子性阻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阻塞的部位预示了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对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200g左右的SD大鼠,在 Gz暴露前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bFGF(100μg/kg)或丹参(15μg/kg)各一次,置动物离心机离心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凋亡细胞数,并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测定值比较。结果 Gz暴露组的EAAs、NO含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FGF和丹参处理组的测定值明显低于 Gz暴露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降低 Gz暴露后脑内EAAs和NO的含量及凋亡细胞数,对 Gz暴露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