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梢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苑辉卿  左春旭 《药学学报》1992,27(8):589-594
从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的全草中共分离到十四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已鉴定的七个化合物。其中两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3-二棕榈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4)和地梢瓜甙(7)。五个已知化合物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乙酸酯(2),α-香树脂醇正辛烷酸酯(3),柽柳素(5),柽柳素-3-O-β-D-半乳糖甙(6)。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间药青阳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阳参是萝摩科鹅绒藤属青阳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的根,为云南民间药用植物。本文主要综述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为青阳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保证其中药质量、提高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华北白前Cynanchum hancockianum(Marim.)Al. Iljinski系萝蓐科鹅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牛心朴,对叶草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及西北大部分地区。药用全草,味苦性温,有毒。具有活血、止痛、消炎的功能,民间外用治疗各种关节疼痛、牙痛、秃疮等,藏医用其种子退烧止泻,治胆囊炎。截止目前,关于华北白前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了利用鹅绒藤属丰富的药物资源,从近缘植物中寻找和开发有抗癌活性的娃儿藤生物碱,同时也为了阐明华北白前的毒性成  相似文献   

4.
合掌消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萝荤科鹅绒藤属植物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etZuc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合掌消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4-甲基苯甲酸(1)、香草醛(2)、香草酸(3)、丁香醛(4)、丁香酸(5)、芥子酸(6)、华北白前醇(7)、琥珀酸(8)、5-羟甲基糠醛(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正> 菲吲哚联啶类生物碱(phenanthroindolizidine)主要存在于萝摩科娃儿藤属、鹅绒藤属、Antioxicum,Pergularia等属植物中。另外还从桑科无花果属(Ficus)两种植物及Acanthaceae科Hypoestes属的一种植物中分得。目前已知的该类生物碱共有33种.具有如下的基本母核(图1). 根据该类化合物母核的异构情况及取代基的差别共分为8个组(图2)列于表1中。  相似文献   

6.
藤苦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藤苦参(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系萝摩科(Asclepiadaceae)马连鞍属(Streptocaulon Wight et Arn.)植物马连鞍的干燥根,又名古羊藤、南苦参、有毛老鸦嘴、虎阴藤、红藤、地苦参、小暗消、哈骂醒合(傣语)、哈骂不果(哈语)等,产于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藤苦参为傣药经方雅叫哈顿散中的主治药之一,雅叫哈顿散已被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张琳等研究了藤苦参的化学成分,未见有关藤苦参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文献资料表明,藤苦参的同属植物多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实验对从藤苦参中分离得到的藤苦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总结鹅绒藤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综述近年来鹅绒藤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结果鹅绒藤属植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结论鹅绒藤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和开发必将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萝科鹅绒藤属植物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et Zuc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合掌消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descurainin(1)、saropeptate(2)、丁香脂素(3)、(-)-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4)和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南山藤叶非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山藤叶中的非甾体类化学成分,阐明其物质基础。方法:利用硅胶、凝胶、MCI等色谱技术手段,对南山藤叶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运用MS、NMR等波谱方法确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萝藦科南山藤属植物南山藤的干燥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蒲公英赛醇(1),谷甾醇(2),丁香树脂醇(3),梣皮树脂醇(4),栎焦油酸(5),β-胡萝卜苷(6),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7),吲哚-3-甲醛(8),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9)。结论:酰胺类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萝藦科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萝藦科(Asclepiadaceae)牛奶菜属(Mars-denia)植物全世界有100多种,分布于美洲、亚洲及热带非洲,我国有22种及5个变种,分布于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区。牛奶菜属植物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收载5种。一般用于止咳平喘、活血止血、壮筋骨、抗癌及治蛇咬伤。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通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本世纪来,从萝摩科鹅绒藤属植物中发现的具有基本实验数据和化学结构式的各类化学成分,它们的植物来源以及具有药理作用的各种植物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及文献考正 ,订正了甘肃鹅绒藤属药用植物 5种 1亚种的拉丁学名。它们是 :戟叶鹅绒藤、牛皮消、华北白前、徐长卿、地梢瓜、隔山消。  相似文献   

13.
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隶属于夹竹桃科鹅绒藤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并对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均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注释到133个基因,两者总GC含量接近。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中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略有不同,但差异不大,且在密码子第3位有强烈的A或U偏好。在两者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91个和103个简单重复序列,以A/T类型重复占比最大。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鹅绒藤属叶绿体基因组共有间区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值高于共有基因序列,基于共有间区序列的高变区设计了一对引物可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进行鉴别。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昆明杯冠藤和地梢瓜亲缘关系最近,青羊参、白首乌和隔山消在鹅绒藤属中形成稳定的单系分支,三者亲缘关系较近。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的比较分析将为两种植物的物种鉴定及鹅绒藤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B1.)Diels系防己科Menispermaceae秤钩风属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4种,国内有两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文献记载该植物的藤茎及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等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对照品对通关藤注射液总酚酸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关藤注射液是由萝蘼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的干燥藤茎经水提醇沉制成的制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杀灭多种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临床用于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的治疗,其有效成分为各种酚酸性成分,包括绿原酸和咖啡酸等。作分别选用绿原酸、咖啡酸作为对照品,参考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明惠  杨雪琼  汪国松  丁中涛 《中国药房》2008,19(15):1189-1191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三大科之一,有20属500余种,中国有9属约400种之多,药用的有7属17种^[1],是我国真蕨植物主要的药用科属之一。其中,蹄盖蕨属(Athyrium)是最大的属,有160余种,主要产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的高山林下,我国有100余种,以西南高山为分布中心,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分布,但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平原地区。药用蹄盖蕨属植物具有驱虫、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20,(2):265-269
白叶藤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药用价值前景良好,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疟、保肝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同时又可引起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细胞毒性等毒副作用。本文对白叶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油茶皂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系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产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东南部,遍布17个省区。  相似文献   

19.
萝藦科根茎类常用中药徐长卿、白薇、白前同科同属,性状相近,功效相去甚远,需详加鉴别使用,现做如下比较。1来源性状1.1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ge.) king.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结,长0.5~  相似文献   

20.
云南药用植物大黄藤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黄藤为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天仙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的藤茎。天仙藤属植物约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大黄藤1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越南、老挝、柬埔寨亦有分布。大黄藤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载:“黄藤生岭南,状如防己,俚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然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