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运用在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血必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和综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血必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血必净100 m L+0.9%Na Cl 100 m L静脉滴注,2次/d;综合治疗组给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抗感染及血必净等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WBC、PCT、CRP、肝肾功能以及血清中TNF-α、IL-8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血必净组和综合治疗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WBC、PCT、CRP、肝肾功能以及血清中TNF-α、IL-8含量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综合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血必净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联合CVVH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8的含量,保护脏器功能,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内毒素清除效应的疗效.方法:将61例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抗炎、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基础上加用血滤治疗,血必净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及内毒素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血必净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组白细胞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血中Hs CRP、PCT水平,说明对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显著降低血浆IL 6和TNF α水平,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加强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内毒素的清除效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瘟败毒饮对脓毒血症兔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造模,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每组10只。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24 h和48 h耳缘静脉采血,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造模成功;给药24 h后,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48 h后,清瘟败毒饮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低于血必净注射液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脓毒血症兔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7):909-9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AP患者(122例)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对照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IL-6(白介素-6)水平、IL-10(白介素-10)水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病情指标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6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0、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下降水平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幅度上升大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S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血必净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血毕竟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实验对照组(Ⅱ组),西药治疗组(Ⅲ组)和血必净组(Ⅳ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Ⅲ组和Ⅳ组立即分别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血必净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血浆TNF-α的含量。实验后处死动物。进行肺泡灌洗,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摘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血浆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Ⅱ组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以及Ⅳ组含量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Ⅳ组改善明显优于Ⅲ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雷 《光明中医》2016,(17):2512-2513
目的探讨口服大黄对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结合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大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生大黄粉。观察治疗1天、7天后血浆中IL-6、TNF-α、PCT和CRP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IL-6、TNF-α、PCT和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口服能够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凝血功能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38)与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病因、补充血容量、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监护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纯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连续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凝血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FIB、PT、APT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FIB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PLT、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PT、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有利于抑制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平衡凝血功能紊乱,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83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乌司他丁组20例、血必净组20例、联合组25例。对照组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40万IU静脉推注,每12 h 1次,连用5 d;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用5 d;联合组给予乌司他丁40万IU静脉推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均每12 h 1次,连用5 d。检测4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统计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4组cTnI、BNP、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cTnI、BNP、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必净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乌司他丁组(P均0.05);联合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均0.05),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但乌司他丁组与血必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存在协同治疗效果,可增强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研究百草枯中毒机制及血必净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中毒组46例和血必净组46例。所有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8 d的临床指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28 d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浆中TNF-α、IL-6、TGF-β_1水平。结果血必净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中毒组(P均0.05),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中毒组(P均0.05)。血必净组治疗后血浆中ALT、AST、TBil、IBil、BUN、Cr、TNF-α、IL-6、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中毒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多脏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炎症反应,抑止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脓毒症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均95例。两组均严格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2016年版)给予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常规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统计两组E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血清TNF-α、hs-CRP、PCT、IL-6和cTn I、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上述炎性因子和心肌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EICU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保护心肌功能,对改善病情程度和缩短EICU住院时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LPS(2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h、4h、6h后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8、IL-4、IL-6和IL-10的含量,考察喜炎平注射液的影响。结果:LPS诱发ALI过程中,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6、IL-8、IL-4、IL-10含量均明显升高,TNF-α、IL-1β、IL-4及IL-10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L-6、IL-8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后各时间点上述变化均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款冬花散对支气管扩张症痰热蕴肺证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款冬花散自身对照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款冬花散干预组(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采用绿脓杆菌液气管注入制备支气管扩张症动物模型.采用款冬花散干预2周后取材,观察肺组织形态改变、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三烯B4(LT...  相似文献   

14.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2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在此期础上治疗组用血必净100 mL静脉点滴,每天2次,共7 d;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分别于不同时相(静脉注射前、注射后3 d和7 d)测试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IL-6、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血必净后不同时相点的TNF-α、IL-1、IL-6、IL-8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血必净可降低脓毒症患者TNF-α、IL-1、IL-6和IL-8的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a O2/Fi O2)、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汗出、肢厥及紫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IL-10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a O2/Fi O2较对照组高,Lac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CD4^+/CD8^+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采用CRRT、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T细胞亚群,促进症状及肾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中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30例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均给予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3 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三组血清PCT及IL-6的含量。 结果 :PCT和IL-6水平在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死亡组高于存活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乌司他丁后,不同时相点的PCT、IL-6均明显降低(P<0.05,P<0.01)。 结论 :PCT和IL-6在泌尿系脓毒症发病机制中起预警作用,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应用价值。乌司他丁可降低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PCT、IL-6水平,可改善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参麦注射液对盲肠结扎并穿孔致脓毒症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盲肠结扎并穿孔 (CLP)引发脓毒症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LP组、参麦组和生理盐水组 ,采用直接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含量 ,并行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测定及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 (MIT)。结果 参麦注射液可提高PMN的吞噬率及改善胸腺指数、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 ,减少TNF -α过度释放 ,改善血清皮质醇水平。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盲肠结扎并穿孔引发脓毒症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清营颗粒对急性肺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清营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24只,连续灌胃6d,尾静脉注射LPS(5 mg/kg)后于1,3,5h不同时相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的含量变化;用Bradford检测BALF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各时相炎症因子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的炎症介质IL-1β、TNF-α、IL-10的表达(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加味清营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在1h、3h时相降低IL-1β、TNF-α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的BALF蛋白的表达(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加味清营颗粒各时相剂量组在降低BALF蛋白的表达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E染色病理结果示肺泡结构破坏或实变,肺泡隔增厚显著,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肺泡腔内、细动脉周围和细支气管壁可见成堆炎症细胞浸润,而加味清营颗粒各剂量组肺组织病理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 加味清营颗粒可降低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的释放,降低BALF中蛋白的含量,从而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对损伤的肺组织起到修复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窦炎(anal cryptitis,AC)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免疫应答、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内蕴证型A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联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灌肠治疗,并给予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水煎服。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Ig G,Ig M,Ig 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ted alcohol,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并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1.981,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评分及肛窦触痛、充血、水肿等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PCT,IL-2,IL-6,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IL-10,IFN-γ,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13%,对照组复发率为21.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4.319,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证AC的疗效较好,能有效地缓解症状,调节促炎/抗炎平衡和Th1/Th2平衡,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治疗)和治疗组(32例,采用西医治疗加解毒益气活血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10天相关免疫学指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10明显下降,IgG水平、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明显上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28天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解毒益气活血方结合西医治疗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