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在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和血清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角化囊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18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和血清中sIL - 2R进行检测。结果 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及血清中sIL - 2R水平高于其他颌骨囊肿 ;角化囊肿术后复发患者囊液和血清中sIL - 2R水平高于初发者。结论 角化囊肿囊液中高浓度sIL - 2R存在与角化囊肿具有高复发倾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 1994年 10月至今 ,应用药物灌洗治疗颌骨囊肿1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上颌骨 13例 ,下颌骨 3例。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13~ 4 8岁。根尖囊肿 5例 ,含牙囊肿 6例 ,鼻腭管和腭正中囊肿 4例 ,角化囊肿 3例 ,所有诊断依据临床和X线所见得出 ,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所选病例均为单囊型。1.2 方法将注射器刺入囊腔、抽吸囊液 ,反复用 5 %葡萄糖液冲洗囊腔 ,至抽出液清亮后 ,将 0 .5 %甲硝唑液作为留置液注入囊腔 ,并施加少许压力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颌骨囊性病变的61例患者切除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开窗口大小1.0 cm × 1.5 cm~1.5 cm × 1.5 cm。术后儿童每2个月、成人每3个月复查一次,并拍摄曲面断层片,随访1~3年,观察骨再生修复情况和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引流较好,未见出血、感染、永久性下颌神经损伤及复发等并发症,临床及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可见囊性病变范围逐渐缩小,骨再生情况良好,在儿童病例中囊性病变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可促进颌骨囊性病变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及恢复颌骨的形态和功能,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源性囊肿是一组常见于颌骨内的良性病变,一般可根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发现作出初步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囊肿类型、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及罹患部位等决定。青少年含牙囊肿,预期囊内含牙可自行萌出者,可采用袋形术。病变范围较小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刮除术为最好的治疗方法。若根尖周囊肿的病源牙可保留,术前应完成根管治疗。术中辅以Carnoy液处理囊壁可减少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破坏范围大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可选择第一期袋形术,第二期刮除术,有利于减少邻近结构的损伤。颌骨切除术较少应用于治疗颌骨囊肿,主要适应证是病变破坏范围大,多次复发的牙源性角化囊肿。  相似文献   

5.
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主要指颌骨囊肿的囊壁组织 ,根端肉芽组织等。在临床上对上述残留感染组织的处理方法 ,多种多样。我科自 1 989年 2月~1 998年 1 0月间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对 89例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病例 ,采用液氮进行处理 ,更好地清除了残留的感染组织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9例病人中 ,男性 53例 ,女性 36例。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84岁。上颌骨囊肿及根端肉芽肿占 62例 ,下颌骨囊肿及根端肉芽肿占 2 7例。术后病理诊断 :牙源性颌骨囊肿为 43例 ,其中根端囊肿占 2 1例 ,含牙…  相似文献   

6.
颌骨牙源性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之一,这些真性囊肿是由囊液、衬里上皮和结缔组织被膜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衬里上皮对囊肿的分类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少,现将我们对418个颌骨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的组织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进行开窗减压术,定期随访,待囊腔直径缩小至1~2 cm或连续观察3个月无明显变化时,行二期囊肿刮除术。结果:开窗减压期为3~24个月,影像学显示囊腔周围新骨再生,颌骨形态改建。二期刮除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7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颌骨囊性病损,接其病变生长方式、好发部位与牙齿关系以及对颌骨改变等 X 线表现进行分析和统计,找出了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的各自 X 线特点。  相似文献   

9.
[英]/ Mizukawa N…∥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0,90(1).-78~81 防御因子是一族较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碱性 肽,含有29~34个氨基酸,带有保护性的二硫键,它 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及内皮细胞毒性的 能力.人类防御因子α1(HNP-1)存在于人类中性粒 细胞中.本研究中,作者采用逆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从颌骨囊肿囊液中测定HNP-1、分离提纯和 鉴定HNP-1,并对不同颌骨囊肿囊液中的HNP-1浓 度进行了测定. 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患有颌骨囊肿患者的 囊液,应用逆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所含肽成份, 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分子称重技术鉴定HNP-1 的存在,同时测定其浓度. 结果和讨论 HPLC显示颌骨囊肿囊液有3个 峰,停滞时间大约为3、12和14 min,峰3氨基酸序 列为A-Y-RIPA-IAGERRYGT-IYQGRLWAF--,分子称 重为3443.4 D,与HNP-1相一致.峰1和峰2则不 是肽或非N末端阻滞肽.HPLC也证实合成HNP-1 与提纯的峰3物质停滞时间为均为14.4 min,为相 通物质.HNP-1在不同囊液中的浓度分别为根尖囊 肿:1480.4 μg/ml,牙源性囊肿:451.0μg/ml,牙源性 角化囊肿:196.0μm/ml,切牙管囊肿:29.4μg/ml.最 大和最小浓度分别为3725.4μg/ml和27.0μg/ml. HNP-1在血浆中的浓度仅为0.04μg/ml,严重感 染者(如脓肿)浓度仅高于0.12μg/ml.本文作者首 次从各种颌骨囊肿囊液中测出HNP-1,且浓度很高 (最低27.0μg/ml).它在颌骨囊肿中的作用尚待进 一步研究. [王学侠朱淑云摘刘军校]  相似文献   

10.
84例牙源性角化囊肿 ,通过临床 X线 ,术后组织病理观察 ,对其感染 ,感染与术后并发症 ,与复发间关系进行初探。结果显示 :角化囊肿感染率高达 6 5 .5 % ,临床颌骨囊肿伴感染时 ,应考虑到角化囊肿可能性大。术前囊肿伴感染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远高于术前无感染者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故角化囊肿应注意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术前伴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相比 ,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显示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炎性感染与复发间的内在联系 ,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含牙囊肿属牙源性囊肿中的一种,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残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多发性含牙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少见疾病,同时发生在颌骨的不同区域更是罕见。本文报告1例多发性含牙囊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颌骨大型牙源性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颌骨大型牙源性囊性病变患者36例,采用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诊,行临床检查及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记录囊腔影像面积变化,术后6~12个月对仍存留的囊肿行Ⅱ期囊肿刮切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3~6个月面部膨隆畸形均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无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0例患者囊腔体积缩小大于90%,24例囊腔体积缩小率达到80%~90%,2例囊腔体积缩小在60%以上;Ⅱ期囊肿刮切术后继续随访1年囊肿无复发,形态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可改善患者颌骨膨隆畸形,最大程度保留颌骨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清钙、磷、镁及ALP在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对 138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血清钙、磷、镁及ALP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 :颌骨囊肿组的钠、钾、氯、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 )。磷、镁、AL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发育性与炎症性颌骨囊肿患者的磷、镁、ALP无明显差异 (p >0.05)。直径大于 5cm的颌骨囊肿或手术后颌骨囊肿患者的磷、镁、ALP明显高于小于 5cm或手术前颌骨囊肿患者的含量 (p <0.05)。结论 :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的磷、镁、ALP含量是相对增高的 ,它受囊肿的大小、手术的刺激而变化 ,它们在颌骨囊肿破骨与成骨之间起主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治疗效果。 方法2013—2017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大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18例,均采用开窗减压治疗术,观察术后3年囊腔的变化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1 ~ 3年,15例患者囊腔基本消失、2例复发、1例治疗无效(改为传统的手术)。开窗治疗的病例病变区域骨质生长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除。 结论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治疗切实可行。对于病变累及的患牙牙髓尽量保留,待囊腔周围骨质生长回后,开窗减压治疗术后1年时根据活力测试考虑是否需要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后囊腔冲洗效率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6 ~ 67岁,平均27.5岁;根据颌骨囊性病变大小、位置及深浅不同,术后囊腔冲洗方式分为脉冲式组(26例)和泵压式组(15例);根据患者依从性差异导致每天冲洗次数不同分为:A组(18例),囊腔冲洗≤2次/d;B组(23例),囊腔冲洗≥3次/d。每2个月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两组术后囊肿缩小情况。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显效,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好转,囊肿无变化或增大为复发。对术后两组囊腔冲洗方式和每天冲洗次数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χ2检验。 结果41例患者中,脉冲式组术后有效率为53.8%;其中3例因囊腔深、不规则、囊腔间隔通畅性差,开窗术后囊肿体积增大;泵压式组(15例)术后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76,P>0.05);A组术后有效率为38.9%,B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64,P<0.05)。 结论囊腔冲洗方式对开窗减压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囊腔冲洗≥3次/d及多方位彻底冲洗可提高开窗减压术后疗效,加快囊肿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种不同开窗减压术对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93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根据开窗减压术方式不同,分为囊壁去除组(51例)和囊壁保留组(42例).比较术后1年剩余囊腔面积、体积及囊腔区域密度变化.结果 采用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年,囊壁去除组囊腔面积、囊腔体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例较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吸除囊内容物,保留其余囊壁,制作囊肿塞,维持囊肿造瘘口引流通畅,并保持囊腔内清洁。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能够有效治疗颌骨囊肿,大大降低颌骨囊肿治疗中的手术创伤,保存颌骨及牙齿,维持颌面部外形和生理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颌骨囊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binding sites for 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 I (UEA-I), Bandeirea simplicifolia agglutinin I (BSA-I), and peanut agglutinin (PNA) were comparatively examined in the surgical materials from 41 cases of cystic and solid ameloblastomas and 42 cases of non-neoplastic odontogenic cysts including dentigerous cyst, odontogenic keratocyst, and radicular cyst. In non-neoplastic cysts, most of epithelial lining layers gave positive binding with UEA-I and BSA-I. However, no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se two lectins in the epithelial components of ameloblastoma, except for limited UEA-I binding to markedly keratinized tumor cells in four cases. PNA binding was irregular and did not make any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ameloblastomas and cys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ctin staining for UEA-I and BSA-I is a useful histologic aid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ystic ameloblastoma and non-neoplastic jaw cysts.  相似文献   

20.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在牙源性颌骨囊肿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巍立  谢志坚 《口腔医学》2005,25(2):103-105
目的 探讨牙源性颌骨囊肿骨吸收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 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石蜡切片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ligandforosteoprotegerin ,OPGL)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囊肿体积采用骨腔注水法测定。结果 牙源性颌骨囊肿上皮细胞OPGL阳性表达36例,占6 5 .4 5 % ,10例正常口腔黏膜OPGL表达均为阴性。在OPGL表达(- )~(+++)各组中囊肿体积(ml)分别为:2 .0 2±2 .0 8、2 .2 7±1.88、2 .86±2 .84、5 .2 5±6 .10 ,仅表达(- )与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0 .0 2

0 .0 5 )。结论 牙源性颌骨囊肿存在OPGL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颌骨囊肿骨吸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