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食物化学研究中,食物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或称为成酸食物或成碱食物)。分类的根据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的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钾、钠、钙、镁含量较多的灰分则生成碱性溶液。  相似文献   

2.
何丽 《健康向导》2013,(6):9-10
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区分酸碱性食物时,可能都以为是靠舌头品尝,以味觉来判定酸味或涩味;或者用酸碱值(pH)试纸,按理化特性看其颜色改变——变蓝为碱性,变红为酸性;或以平常饮食之经验来区分,如柠檬、李子、橘子、醋等属酸性,柿子、小苏打等因味涩而属碱性.其实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多少.在食物化学研究中,可以将食物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分类的依据是按照食物燃烧(或高温消化)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而决定的.人类所需的矿物质中,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者有八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如果灰分中含有较多的硫、磷、氯元素,则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含钾、钠、钙、镁、铁元素较多的灰分,溶于水后则生成碱性溶液.这种研究主要是用来评价食物的化学性质,测定食物中的矿物元素含量.食物灰分的测定也可以用来判断谷类食物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要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在有些国家干脆把酸性食物称为“半健康食物”,把碱性食物称为“健康食物”。那么,食物的酸碱性到底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文章中得到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4.
“碱性食物改变酸性体质”“酸性食物不能多吃”是流传甚广的传说。许多医学专业人士科普说“酸碱体质完全是个伪科学概念”,而又有营养界人士说“食物代谢之后确实形成酸性或者碱性产物,所以食物酸碱性的概念是存在的”。于是人们一头雾水:食物到底有没有“酸碱性”,如果有的话,对健康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5.
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后形成的产物对体液的不同影响将其分为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食物中含有的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在体内氧化成碱性氧化物,含这些元素较多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如海带、大豆、牛奶、水果、蔬菜等;食物中含有的磷、硫、氯等非金属元  相似文献   

6.
要知道,我们的日常饮食成份支有酸碱之分,而且以食物被肌体吸收氧化后所含蕴的化学元素作为鉴别之依据。大凡含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较多的属于酸性食物,而含钠、钾、镁、钙较多的则属碱性食物。究竟什么是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而应依据食物经过机体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在体内留下的“残查”性质来判断决定。须知饮食的酸碱度能够影响人体健康,比方因饮食在肠壁绒毛组织作用下转化成血球,血球再分化为细胞,而细胞在体液中呈现弱碱状态下其活性最强,所以注重饮食酸碱平衡,也是求得健康长寿的重要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7.
食物的酸碱并不是凭口感.而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在体内吸收代谢后的结果。如果食物代谢后所产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离子等离子比较多,就容易在体内形成酸.而产生酸性反应。如果产生的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较多。就容易在体内产生较多的碱.形成碱性反应。这和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有关。一般来说。含有硫、磷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是酸性食物;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多为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8.
《江苏卫生保健》2009,(1):32-33
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9.
袁凌 《大众健康》2005,(12):34-34
人习惯于一日三餐,吃的是混合食物。从食物结构来看,午餐和晚餐的食物品种较多.一般能吃到蔬菜、豆类等碱性食物。而早餐往往以泡饭、面包、油炸食品等匆匆对付了事.必然饮食搭配不当,有的姑娘甚至为“减肥”而不吃早餐,这就难免引起体内生理方面的酸碱平衡失调.酸性物质积聚多了,不但首先影响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还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和全身许多脏器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条件。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保健意识的增强,怎样吃得健康,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很多媒体迎合读者的需要,介绍饮食健康,要人们在饮食中多吃这些,少吃那些;还有些媒体将人类吃的食物划分为好的食物(酸性食物)和坏的食物(碱性食物)。一些人偏信媒体的说法,在生活中谨小慎微,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使自己的饮食单调。  相似文献   

11.
何丽 《健康》2014,(5):8-9
<正>近年来,一些说法在报刊和网络上广为流传,如"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选择食物要讲究酸碱平衡"等,强调酸性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称谷类、肉类、鱼、蛋等都是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又说,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牲疾病。这些宣传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实,从营养学观点来看,这些说法缺乏科学根据,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劳累后进补鱼、肉、蛋 干了重活儿或进行大量运动之后,不少人认为要吃大量的鱼、肉等来补充消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食物按酸碱性可分为两大类,含有磷、氯、硫元素较多的食物,如鱼、肉、蛋、糖等属酸性食物;含钾、钠、钙、镁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茶等属碱性食物.偏食酸性食物会引起血液酸性化,使劳累的人更加疲劳,抵抗力降低.因此,劳累后不应多吃大鱼、大肉.  相似文献   

13.
俞荷 《健康人生》2011,(4):44-44
近年来,有一些说法在报刊和网络上广为流传:“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选择食物要讲究酸碱平衡”。说什么谷类、肉类、鱼、蛋等都是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酸性体质,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不断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知道食物有酸性与碱性之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却把口感酸味的食物当成了酸性食物,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5.
首先,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健康基础是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从而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即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与排出的酸碱物质处于相对平衡中,使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呈中性或弱碱性;若产生与排出不均衡,则可引发酸碱平衡的失调。正常人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是食物。根据食物在体内氧化代谢的  相似文献   

17.
何丽 《健康文摘》2009,(8):31-31
近年来.有一些说法在报刊和网络上广为流传:“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选择食物要讲究酸碱平衡”。说什么谷类、肉类、鱼、蛋等都是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酸性体质,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其实,从营养学观点看.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根据,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8.
大鱼大肉,荤菜吃得太多,可能会让你的皮肤变得越来越粗糙。营养师介绍,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得太多,容易造成酸性体质,这是皮肤粗糙、没有光泽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如酸性食物大鱼大肉吃得太多,碱性食物,如蔬果等吃得过少,变成酸性体质,使血液中酸性毒素太多,皮肤也易产生痤疮、色斑等。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高尿酸血症或A痛风患者必须有效控制体内的尿酸水平。一些患者对名字中带“酸”或吃起来有酸味的食物拒之千里,害怕进食后影响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增高。这样的担忧到底对不对呢?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食物分为碱性和酸性两类,其分类依据为该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后的产物是酸性还是碱性,而不是以它入口时的味道而定。  相似文献   

20.
《婚育与健康》2006,(6):8-8
酸性食物是味道酸的食物吗?NO!从营养学讲,酸性食品和酸味食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所谓的酸性食品是指含有在体内能形成酸的无机盐(如磷、硫和氯等),可使体液表现酸性的食品。常吃的精米、精面、白糖、各种肉类、鱼贝类、蛋黄和啤酒等均为酸性食品。在体内能形成碱的无机盐,如钙、钠、钾和镁等,可使体液表现碱性的食品,称碱性食品,常吃的各种蔬菜、水果和牛奶都是碱性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