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县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我们在食管癌病因调查中,发现当地人民喜食酸菜,而这种酸菜又大多为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 Link)所污染,因而必须研究这种霉菌与当地食管癌的高发之间是否有关。本文报导了白地霉对小鼠的致病性作用,至于它在促进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中作用的研究,将另文发表。在灭菌条件下从沙氏琼脂平板上把白地霉刮下,制成浓度为5~10×100茅孢/毫升的生理盐水混悬液,于4℃冰箱中贮存备用。实验用A系小鼠,分成两组,分别经腹腔给每只鼠注射0.5毫升和1毫升混悬液。一周以后,两组小鼠的腹膜上均发生脓肿与结节性肉芽肿;偶见类结核结节。在第3-4周,脓肿为大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所浸润与包裹,渐次发生机化,此变化以0.5毫升组发生得较早。白地霉菌贮存于冰箱期间(二个月),致病性无明显改变。另外还就培养基类型和培养时间对致病性的影响作了比较,发现白地霉液体培养的毒性较培养于琼脂平板者为大,培养时间以4—6天为宜。该菌液体培养的LD50为9.3~11.8毫升。  相似文献   

2.
以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分离出的白地霉菌灌喂大鼠和小鼠,经过20个月,诱发出前胃上皮增生性变(小鼠64/75例,大鼠23/38例),乳头状瘤及癌前病变(小鼠4/75例,大鼠3/38例)。部分乳头状瘤基底部的增生活跃。在食管引起少数上皮增生与个别癌前病变。本实验结果,白地霉培养物的长期灌喂,能单独引起大、小鼠的乳头状瘤,上皮早期浸润和上皮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吃酸菜的习惯历史久远,特别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地区,新鲜绿菜不多,相当长的时间靠吃腌酸菜度日,家庭自制酸菜已成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从太行山区预防食管癌的工作开始,我们发现吃酸菜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甲基苯甲基亚硝胺诱发的小鼠前胃癌模型,在灌喂亚硝胺的同时,灌喂0.5毫升的白地霉液体培养混悬液,观察小鼠前胃癌瘤发生时间与发生率的变化。实验采用A系和昆明两种小鼠。动物分别于14天及1—8个月时处理。发现在实验的第2—7个月,白地霉加亚硝胺组的小鼠的癌瘤发生率均较单独亚硝胺组者为高,而且上皮的癌变灶例数亦较多。单独灌喂白地霉液体培养混悬液的小鼠经过了80-226天,其前胃上皮发生了基底细胞增生、单纯增生、基底细胞花蕾样增生、外突型与内翻型乳头样增生等多种增生性病变。实验结果说明含有白地霉菌体的培养液有促进甲基苯甲基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的作用。文中还就促癌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吃酸菜的习惯历史久远,特别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地区,新鲜绿菜不多,相当长的时间靠吃腌酸菜度日,家庭自制酸菜已成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从太行山区预防食管癌的工作开始,发现吃酸菜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还有人调查,吃酸菜的人越多,时间越长,食管癌的发病率也越高.用浓缩的酸菜水去喂老鼠,老鼠也得了食管癌和前胃癌,于是人们开始警惕,腌制发酵的食品可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食管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食管癌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调查研究,调查分析了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多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大量饮酒、少食新鲜蔬菜及肉蛋鱼、喜烫热饮食、食管癌家族史、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文化程度低等因素与食管癌发病密切相关,是河西走廊地区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未发现吸烟、常吃酸菜和进食快等因素与食管癌的发生存在联系。结论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当地特殊的生活环境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的作用并非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吃酸菜的习惯历史久远,特别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地区,新鲜绿菜不多,相当长的时间靠吃腌酸菜度日,家庭自制酸菜已成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从太行山区预防食管癌的工作开始,发现吃酸菜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还有人调查,吃酸菜的人越多,时间越长,食管癌的发病率也越高。用浓缩的酸菜水去喂老鼠,老鼠也得了食管癌和前胃癌,于是人们开始警惕,腌制发酵的食品可能有问题。研究癌变机理的人发现。亚硝基化合物中有一大组成员是可以致癌的,例如亚硝胺、亚硝酰胺、亚硝基氨基酸等,这类致癌物能溶于水和脂肪,可以在体内合成,也可以直接从食物中吃进来。亚硝胺等硝基化合物的前体是亚硝酸盐和硝酸  相似文献   

8.
广东汕头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物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克  于萍  黄革  马晓红  张致新  黄少珊 《癌症》2001,20(2):160-163
目的:旨在调查中国潮汕食管癌高发区一些常见食品如鱼露、酸菜、咸鱼、咸肉、熏制食品、水果以及蔬菜等的食管癌病因学作用。方法:应用病例--对照方法,共调查124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及1248例按年龄、性别的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整职业、居住地、经济收入、饮酒、吸烟和饮茶等因素后,发现食用鱼露和酸菜有显著的食管癌危险作用,水果对食管癌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食用咸鱼和咸肉的危险度均升高,但剂量-效应关系无统计学显著性。没有发现蔬菜和熏制食品对食管癌有明显致癌效应。结论:进一步提示鱼露和酸菜与人群中的高食管癌危险性相关,但两者间的生物学因果关系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磁县地区无症状人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在2005~2018年期间,连续13年对磁县7个乡镇27 994例40~69岁的无症状人群进行胃镜普查,并取病变部位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诊断。结果:分别检查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及其各级癌前病变患者2 819例、345例、213例,其中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患者234例、96例、2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占该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92.7%;对应早期癌分别为194例、58例、20例,占恶性肿瘤的83%、60%、77%。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是严重威胁该地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无症状人群内镜普查,极大的提高了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及救治率,为本地区肿瘤防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林县食管癌危险因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华北食管癌高发区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为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断面(1995年,1991年和1997年)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肉类、蔬菜和饮酒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酸菜比例下降,1985年,1991年和1997年男性吸烟OR值分别为0.9,1.8和1.0。食管癌家族史1.7,1.4和1.9。体型指数1991年和1997年为0.9,0.8,0.7和0.4,0.3,0.2。按食用频率分层,肉类1.6,1.5,1.0,1.0和1.2,1.7;新鲜蔬菜1.5,1.5,1.0,0.8和0.8,0.7;玉米985年,1997年为1.4,1.3,1.5和1.0,0.8,0.6。结论:经济条件可以影响食管癌危险因素如饮酒,酸菜等,饮酒可能成为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组织中抑癌基因APC,MCC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与直接测序方法,分析抑癌基因APC、MCC在食管癌中的变化,应用PCR扩增,发现1/10的食管癌组织有APC基因第11外显子缺失,1/10的食管癌组织有MCC基因第12外显子缺失,并发现1例食管癌旁癌组织有MCC基因基因第12个外显子缺失。PCR直接测序发现:2/10的食管癌标本有APC基因第11外显子突变,2/7的食管癌组织有MCC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以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在食管癌高危人群中进行早诊早治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危人群对食管癌的认知程度 ,探讨在该地区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在社会心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 ,对太行山区 10 48个食管癌高危对象以食管癌认知问卷调查其对食管癌的认知及对早诊早治的倾向。结果 研究 4个村 40~ 6 9周岁共 16 75人 ,其食管癌筛查接受率为 5 7.6 %。92 .8%被调查者本来不知道食管癌早期阶段。 6 6 .5 %的参加筛查者自费亦愿参加食管癌筛查 ;如有适于镜下治疗的早期病变 ,96 .3%参加筛查者愿进行早期治疗。结论 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危人群对食管癌早期阶段认知程度尚低 ,但该地区的大部分高危人群愿意接受食管癌早诊早治 ,在该高发区开展食管癌二级预防具备社会心理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b和p16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的基因改变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73例食管癌中Rb蛋白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Rb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5%(31/73)和671%(49/73),Rb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05),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05)。49例p16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癌中Rb蛋白表达阴性者39例,31例Rb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癌中p16蛋白表达阴性者21例,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05);1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呈Rb蛋白和p16蛋白共同表达,3例Rb蛋白和p16蛋白表达呈共同阴性。结论Rb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的有无可分别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参考指标之一,并间接证明Rb蛋白对p16蛋白表达具有负性调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p53 、MDR 基因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p53、MDR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50例食管癌和37例癌旁组织中p53、MD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5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有显著表达为68%(34/50),癌旁组织中有表达为59%(22/37);其中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占54%(13/24),在癌旁非典型增生中占69%(9/13)。MDR基因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中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意义,癌与正常组织有极显著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上p53、MDR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意义。结论 p53、MDR基因在食管癌中均呈高水平表达,癌旁组织中MDR有表达,p53基因突变早于组织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报道过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的食用酸菜中分离并合成了一种亚硝基化合物——Roussin红甲酯。本文对它的N-亚硝基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大鼠体内以及体外的实验表明,这种化合物能与二甲胺,二乙胺,(?)啶,吡咯烷,N-甲基苯胺,N-甲基苄胺以及肌氨酸乙酯等二级胺反应,生成相应的致癌亚硝胺,所以是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通过对肌氨酸乙酯亚硝胺和二乙基亚硝胺生成量的测定,对照了Roussin红甲酯与亚硝酸钠的N-亚硝化作用,表明Roussin红甲酯是一种很强的亚硝化试剂。  相似文献   

16.
淮安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与日本国爱知县癌中心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开展的“上消化道癌致因研究”课题,主要为食管癌。胃癌现患病例及其相应健康对照的1:1配比研究,包括对病例及其相应对照的一般情况,烟酒史、饮食史。疾病史等个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同时结合血清生物学指标,分析研究淮安市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的致病因素。目前,该课题正沿着随机择点、模拟调查、调查员培训、阶段会议、定期督查等程序良性运转。中日协作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研究@徐天亮  相似文献   

17.
牛莎莎  王力  张文涛 《实用癌症杂志》2023,(10):1629-1633+1645
目的 探讨食管癌螺旋CT征象与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11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36例、中分化组49例及高分化组2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食管癌患者螺旋CT征象与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中EGFR、PC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患者螺旋CT征象中,病变长度>50 mm者EGFR、PC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病变长度≤50 mm者(P<0.05);管壁增厚>10 mm者EGFR、PC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管壁增厚≤10 mm者(P<0.05);管腔重度狭窄者EGFR、PC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轻度狭窄及中度狭窄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GFR、PC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食管癌患者第一期、第二期螺旋CT值与EGFR、PCNA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螺旋CT可清楚反映病变长度、管腔厚度、管腔狭窄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浸润情况,增强扫描的CT值与EGFR、PCNA的阳性表达率有关,将螺旋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p53,MDR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50例食管癌和37例癌旁组织中p53,MD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5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为68%(34/50),癌旁组织中表达59%(22/37),其中在正常组织中占54%(13/24),在非典型增生中占69%(9/13),MDR基因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中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意义。癌与正常组织有极显著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上p53,MDR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意义。结论 p53,MDR基因在食管癌中均呈高水平表达,癌旁组织中MDR有表达,p53基因突变早于组织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阳城县食管癌和宫颈癌两癌高发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山西阳城县存在食管癌和宫颈癌同时集中高发的现象。[方法]通过对阳城县1998~2002年肿瘤登记资料的整理分析,计算阳城县男女性食管癌和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并与环太行山区其他三县(市)林州、磁县、涉县的同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98~2002年阳城县食管癌新发病例2266例,粗发病率115.09/10万。阳城、涉县、磁县、林州四县(市)男性食管癌中标率在74.5/10万~122.3/10万之间,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1.0%~47.4%;女性食管癌中标率在51.8/10万~77.8/10万之间,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9.2%~50.5%,食管癌仍然是威胁这些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发病率阳城为66.5/10万、涉县9.7/10万、磁县3.0/10万、林州1.8/10万,阳城宫颈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县(市)(χ2=142.49,P=0.000)。[结论]山西阳城县存在食管癌和宫颈癌同时集中高发的特点,现场应该实施综合性预防措施,该地区是否存在相同的致病原因和条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湖北钟祥河南移民与湖北本地居民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感染的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 方法,检测82 例食管癌组织中PV 和HPV 感染情况。以正常食管手术残端黏膜组织作正常对照。结果 钟祥食管癌高发区、麻城地区、湖北省肿瘤医院标本中PV 阳性感染率分别为75 %、68. 18 %、72. 5 %。HPV 分别为45 %、36. 36 %、37. 5 %。PV、HPV 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具有显著相关( P < 0. 05) ,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V、HPV 均为阴性。结果未发现PV、HPV 阳性细胞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P > 0. 05) 。在三组研究对象之间PV、HPV 的阳性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湖北钟祥河南移民及湖北其他地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可能存在HPV 感染。HPV 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