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研究NADH对二乙基亚硝胺(DENA)所致L02人肝细胞株p53基因突变和c-erbB2基因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DENA所致的L02细胞p53基因突变;Southern blot分析DENA对c-erbB2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辅酶NADH的抗突变作用。结果:PCR-SSCP分析显示NADH保护的DL02-Ⅲ细胞和DL02-B细胞p53exon7突变率均较DENA致突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NADH降低DENA所诱发的L02细胞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位密码子点突变率(P<0.01)。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NADH可抑制DENA所致的L02细胞c-erbB2基因的表达上调。结论:还原型辅酶NADH具有抗突变作用,可降低DENA所致的L02细胞p53基因的突变,并抑制c-erbB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贞芪扶正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在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lnitrosamine ,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 ,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 4组 ,除单纯致癌组 (D组 )外 ,其余各组大鼠均在给予致癌剂前 (A组 )、同时 (B组 )或后 (C组 )加给贞芪扶正胶囊。在给予致癌剂 2 0周后取肝脏作肉眼、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单纯致癌组大鼠均形成肝癌。服用贞芪扶正胶囊的各组情况则有较大差异 ,A组大鼠显示致癌剂对肝脏毒性损伤明显低于其他各组 ,并且当其他各组动物均已形成肝癌甚至已有转移时 ,此组中仅有少数大鼠形成肿瘤 ,多数大鼠则仅出现DENA毒性刺激而形成的细胞增生结节。结论 :贞芪扶正胶囊有预防或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贞芪扶正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在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除单纯致癌组(D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在给予致癌剂前(A组),同时(B组)或后(C组)加给贞芪扶正胶囊,在给予致癌剂20周后取肝脏作肉眼、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单纯致癌组大鼠均形成肝癌。服用贞芪扶正胶囊的各组情况则有较大差异,A组大鼠显示致癌剂对肝脏毒性损伤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并且当其他各组动物均已形成肝癌甚至已有转移时,此组中仅有少数大鼠形成肿瘤,多数大鼠则仅出现DENA毒性刺激而形成的细胞增生结节。结论:贞芪扶正胶囊有预防或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肝癌模型,观察GFP蛋白在诱癌过程中荧光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四氯化碳(CCk,乙醇/DENA诱导肝癌共20周,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均为GFP转基因小鼠。每周监测小鼠体重的变化;常规HE染色动态观察病理组织学;第4、12、16周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作冷冻切片观察荧光表达,并以石蜡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第20周时处死小鼠取其肝肿物进行原代培养,观察肿瘤细胞中荧光表达和分布。结果实验组GFP转基因小鼠死亡15只,死亡率30%(15/50)。对照组10只小鼠未发生死亡。GFP转基因小鼠在诱癌的第4、12、16、20周依次出现肝炎,肝硬化、癌前病变和癌变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诱癌开始前、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肝脏组织的冷冻切片有GFP蛋白的表达,诱癌第20周肝肿物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GFP蛋白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GFP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动态观察肝癌细胞中GFP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NADH对DENA所致L02细胞H-ras基因突变及c-erbB-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对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DENA)诱变L02细胞过程中H-ras基因突变及c-erbB-2表达的影响.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法检测NADH对DENA所诱发的L02细胞H-ras基因突变的影响;Southern印迹法分析其对c-erbB-2基因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NADH对rasp21、c-erbB-2 mRNA表达水平的调控.结果:经NADH防护的DL02-Ⅲ细胞和DL02-B 细胞的H-ras exon1突变率分别降至25.0%(3/12)和41.7%(5/12),与DENA致突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uthern 检测结果显示,NADH可下调由DENA所诱变的L02细胞中c-erbB-2基因的表达提高;RT-PCR检测结果提示,DENA诱变组细胞的rasp21、c-erbB-2 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经NADH处理后,与DENA诱变组相比,可明显降低rasp21和c-erbB-2 mRNA表达水平上调的程度.结论:NADH抗突变作用的可能机制,与其在基因突变以及在转录水平对H-ras、c-erbB-2等相关癌基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在细胞水平上观察槐耳清膏的防癌与抑癌作用。方法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四氯化碳复制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分为7组,在不同阶段灌服槐耳清膏进行干预癌形成,20周后处死鼠,进行病理观察。结果灌服槐耳清膏减缓鼠体重的下降,减轻癌变的病理变化,癌变率显著降低。槐耳也能通过抑制肝硬化干预癌的形成,其疗程与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鼠肝癌模型制备中灌服槐耳清膏具有确切的防癌抑癌作用,槐耳清膏是临床抗肿瘤的理想药物,将成为肿瘤综合治疗及单独治疗的主干药物。  相似文献   

7.
对实验性肝癌中槐耳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文从病理角度在细胞水平上观察槐耳清膏的防癌与抑癌作用。方法 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四氯化碳复制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分为7组,在不同阶段灌服槐耳清膏进行干预癌形成,20周后处死鼠,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灌服槐耳清膏减缓鼠体重的下降,减轻癌变的病理变化,癌变率显著降低。槐耳也能通过抑制肝硬化干预癌的形成,其疗程与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鼠肝癌模型制备中灌服槐耳清膏具有确切的防癌抑癌作用,槐耳清膏是临床抗肿瘤的理想药物,将成为肿瘤综合治疗及单独治疗的主干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观察^125I-IudR-胰岛素与癌变过程中肝细胞的特异性亲和力的变化。方法:DENA诱发大鼠肝癌分批处死。取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重度增生组及癌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轻度增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I-IudR-胰岛素与肝细胞的亲和力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癌变时癌基因被激活,这些癌基因相应的蛋白产物在癌变中有一定生理功能。我们曾显示了N-ras基因是人体肝癌转化基因之一;用人体原发性肝癌及肝癌细胞株7402的DNA所转染(transfection)的NIH/3T3细胞中的DNA有人的N-ras基因,而且这种经转化的细胞及7402细胞中N-ras的产物——分子量为  相似文献   

10.
李国利  齐秉钧 《癌症》1992,11(5):349-351
用灭活的肿瘤杂交细胞(融合细胞)免疫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肝癌过程中的大鼠做实验。实验分三组:瘤苗免疫组、诱发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全程均为18周。实验结果:瘤苗免疫组18只大鼠无一只发生肝癌,而诱发对照组16只大鼠中有10只发生肝癌,其余6只也出现了癌前期病变。结果提示:肿瘤杂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抑或延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迟铖  宫兆华  初泓锦  杜凤彩  陈剑 《癌症进展》2016,14(12):1246-1248
目的:研究亲环素J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CYPJ的肝细胞系,运用集落生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YPJ是否促进肝癌的发生。结果集落形成实验中,转染CYPJ的L02细胞克隆数约是对照组的2倍(P﹤0.05);裸鼠成瘤实验中,CYPJ组肿瘤的重量约是对照组的4倍(P﹤0.05)。结论体外体内实验均证实CYPJ可促进肝细胞发生癌变,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已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实验证据说明乙肝病毒可引起肝组织癌变。乙肝病毒DNA的整合,仅在肝癌中占50~60%,而且整合位点无规律性,整合位点附近没有找到已知的癌基因,因此不能认为整合HBV是诱发肝癌的主要途径。本工作,企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体外诱发了叙利亚金黄地鼠胚胎细胞的恶性转化。经细胞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接种致瘤试验等一系列指标观察,证明为分化不良的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14.
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肝脏脂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华 Choy.  PC 《肿瘤》1991,11(2):81-85
脂类是构成细胞内外膜质结构的主要成份。在维持膜结构完整性、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调节代谢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恶性肿瘤时生物膜(包括表面膜、亚细胞膜等)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变,导致细胞的各种恶性行为,而这些改变必然伴有脂类组成和代谢的改变。但过去对恶性肿瘤中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研究较多,对脂类则少报道。本实验室曾发现用Solt和Farber法诱发肝癌的鼠肝中,蛋白激酶C在癌前期即见明显升高。因磷脂在蛋白激酶C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故研究肝癌中磷脂的代谢将有助于癌变机理的了解。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胆固醇和磷脂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岫兰  康九红 《癌症》1998,17(2):144-146
肝胆宁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张岫兰1康九红2李晶3王沁4金国强关键词肝胆宁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自由基细胞死亡率中图号R73-34大量研究显示自由基参与了癌变的各个阶段:诱发、促进、生长和转移等〔1,2〕。据此,额外摄入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位检测肝癌组织中EB病毒核酸的存在与否.方法:以EB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B95-8细胞为模型,建立检测EB病毒EBNAl基因的原位PCR法;并对四川达州地区PCR阳性的肝癌标本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证实EB病毒核酸存在于部分肝癌组织细胞中.结论:肝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可能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病毒的某个基因共性区,可导致癌变.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把癌变与DNA结构的改变直接联系起来,使细胞突变机理获得了理论上的推动力。最近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突变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利用可以自主复制的DNA分子作为载体将一个靶基因引入哺乳动物细胞来研究细胞的自发和诱发突变,克服了过去在细胞诱变研究中所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对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利用荧光定量法动态检测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不同时期CYP3A4酶活性。结果 AFB1组CYP3A4含量从实验开始逐渐升高,至23周达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到43周又升高,出现双波峰变化,阶段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CYP3A4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周和63周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组间比较显示AFB1组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于63周抑制最明显,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638);结论AFB1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可能是与早期癌变的细胞减少对特定基因毒性物质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人体肝癌宿主肝细胞的培养,不仅为肝癌细胞、正常肝细胞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材料,且有可能观察到肝细胞演变为肿瘤细胞的过程及癌变的一些早期特征。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DNA修复系统在细胞基因组完整性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讨α粒子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的DNA修复基因表达谱变化。 材料与方法 :采用Cy5和Cy3分别标记的癌变细胞BERP35T4和亲本细胞BEP2D的cDNA探针与DNA修复基因cDNA微矩阵杂交、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和ImaGene3.0软件分析比较基因表达差异。 结果 :分析比较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前(BEP2D)和后(BERP35T4)126个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发现细胞癌变后有10个修复基因的表达降低 ,这些基因分别参与DNA链断裂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碱基切除修复反应 ,3个基因(DNA_PKcs、SMUG和RAD18)表达上调。结论 :细胞DNA修复表达改变是辐射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