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工作证明,霉变食物不但含有真菌代谢物,而且真菌还能促进致癌物亚硝胺的产生,后者与真菌毒素有综合致癌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真菌毒素与食管癌病因的关系,我们采集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和低发区北京市怀柔县及平谷县的谷物样品,先进行其中真  相似文献   

2.
《肿瘤防治研究》1974,2(3):29-33
 一些亚硝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其中有的主要是引起动物发生食管癌。这类化合物存在于环境中,某些食物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我们曾初步分析河南省林县和范县的主要食物样品,在林县124个样品中,有29个的薄层色谱分析含有亚硝胺。  相似文献   

3.
杜喜群 《中国肿瘤》1992,1(11):23-24
(一)基础研究:陆士新报告河南林县食管癌年龄调整死亡率男性为151/10万人口,女性为115/10万。从3个县采取的103个食物样品中含有二甲基亚硝胺和二乙基亚硝胺占87%-100%;在林县的食样中含有N-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的比例高达78%,而在禹县则仅为15%。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证实在食物中含有NMBzA。并发现日摄入食物内亚硝胺及NMBzA总量和食管癌死亡率呈正相关。沈琼观察了70例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改变,以粘膜肥厚、粗糙或表浅溃疡最常见。系列大切片所见:细  相似文献   

4.
人食管癌的分子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971年,我们在河南林县进行食管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从环境致癌物的分析和动物实验入手,继而以细胞生物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食管癌发病机理,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我们基本上明确了亚硝胺为林县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因素之一。在食管癌发病的分子基础方面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们首先报道了食管癌组织中一些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变化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并将食管癌癌变不同阶段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化制成图谱。现仅将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工作报道如下:一、食管瘤组织中多种癌基因的变化1.癌…  相似文献   

5.
我们(1974)曾以发霉食物诱发了大鼠的食管癌,证明霉食与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有协同致癌作用。并从林县粮食中分离出多种霉菌,这些霉菌使食物发霉,能使其中的二级胺含量规律性地升高。硝酸盐、亚硝酸盐多数情况下升高。为合成亚硝胺提供了前身物。这些工作已有综合报导。现仅将1975年石家庄食管癌会议以后我队食管癌病因研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县是我国食管癌(EC)高发区之一,死亡率为129.18/10万(男)和79.41/10万(女)。病因学研究指出,除亚硝胺类、霉菌毒素等化学致癌物和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外,营养因素、尤其是某些维生素的缺乏与EC高发密切相关。流行病学回顾和前  相似文献   

7.
《肿瘤防治研究》1978,6(1):15-18
 亚硝酸盐是合成致癌物亚硝胺的主要成份,我们测定林县216人与信阳县51人的唾液亚硝酸盐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4.57毫克/升与5.47毫克/升,无明显差异。林县食管上皮增生者与食管癌患者的唾液亚硝酸盐含量均比食管上皮正常者为高(P=0.01或 P<0.05)。在林县人的胃液样品中,多数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31.67毫克/升和1.37毫克/升。  相似文献   

8.
如何防止致癌物亚硝胺在体内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胺是一大类广谱强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早已提示亚硝胺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例如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等。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亚硝胺有100多种,其中75%左右可以诱发动物不同器官的肿瘤。 亚硝胺及其合成的前体物(亚硝酸盐及胺类),可以在食物和环境中存在。尤其是一些特殊加工的食物中亚硝胺的含量较高,如烟熏的或盐酶的鱼及肉中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报道过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的食用酸菜中分离并合成了一种亚硝基化合物——Roussin红甲酯。本文对它的N-亚硝基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大鼠体内以及体外的实验表明,这种化合物能与二甲胺,二乙胺,(?)啶,吡咯烷,N-甲基苯胺,N-甲基苄胺以及肌氨酸乙酯等二级胺反应,生成相应的致癌亚硝胺,所以是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通过对肌氨酸乙酯亚硝胺和二乙基亚硝胺生成量的测定,对照了Roussin红甲酯与亚硝酸钠的N-亚硝化作用,表明Roussin红甲酯是一种很强的亚硝化试剂。  相似文献   

10.
《肿瘤防治研究》1975,3(3):19-25
 一、在林县现场以发霉的玉米面作食物,对16只Wistar大鼠进行诱癌实验。340天以前死亡的11只动物,其中8只食管无明显病变,3只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病变。喂饲445~649天自行死亡的5只大鼠,3只发生了食管癌。均为雌性大鼠。其中2例为早期浸润癌。1例为广泛浸润癌。癌均发生在食管下段。全为鳞状细胞癌。癌的发生部位和组织像与人的食管癌相似。两例未发生食管癌的大鼠,其中一例发生了食管中段的内生性上皮瘤和舌根部早期乳头瘤。另一例食管上皮发生内生性和外生性乳头状增生。从实验结果,我们认为,霉菌与人类食管癌可能有关。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二、发霉食物与甲基苄基亚硝胺协同致癌;实验用Wistar大鼠6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动物相同。均喂以同量的甲基苄基亚硝胺100天。实验组喂发霉食物。对照组喂未经发霉处理的食物。实验在林县现场共进行176天。结果:实验组动物的食管上皮各种类型的增生、乳头状瘤的发生率和发生的数目、癌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或极显著。舌和咽部乳头状瘤和癌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林县自然环境中发霉的食物(玉米面馍)与甲基苄基亚硝胺在大鼠的食管、舌和咽的致癌过程中,有协同作用。诱癌时间缩短,诱癌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化学致癌物导致DNA损伤,尤其是化学致癌物与DNA碱基的共价结合所形成的DNA加成物是癌肿始发的重要分子基础,癌肿常发生于该种加成物累加的细胞。因此,特异的DNA加成物的测定是研究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研究人类肿瘤病因以及研究分子流行病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用放射免疫方法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的检测结果表明,高发区食管癌癌旁上皮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核苷(O~6-medG)的含量比欧洲人食管上皮组织内高,为研究人类食管癌亚硝胺病因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目前常用的测定加成物的方法有同位素示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吃酸菜的习惯历史久远,特别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地区,新鲜绿菜不多,相当长的时间靠吃腌酸菜度日,家庭自制酸菜已成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从太行山区预防食管癌的工作开始,发现吃酸菜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还有人调查,吃酸菜的人越多,时间越长,食管癌的发病率也越高。用浓缩的酸菜水去喂老鼠,老鼠也得了食管癌和前胃癌,于是人们开始警惕,腌制发酵的食品可能有问题。研究癌变机理的人发现。亚硝基化合物中有一大组成员是可以致癌的,例如亚硝胺、亚硝酰胺、亚硝基氨基酸等,这类致癌物能溶于水和脂肪,可以在体内合成,也可以直接从食物中吃进来。亚硝胺等硝基化合物的前体是亚硝酸盐和硝酸  相似文献   

13.
《肿瘤防治研究》1975,3(1):56-61
 亚硝胺类化合物对动物食管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它与人类食管癌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的一些粮食、蔬菜中,测出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其含量及测出的阳性率,均高于低发区范县。亚硝胺是人类食管癌病因之一,有很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单纯玉米面(河南林县原粮)饲养Wistar大鼠,并以小剂量甲基苯基亚硝胺肌肉注射,观察玉米面在大鼠食管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增加较缓慢,肝重量减轻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食管的肉眼及组织学改变随着喂养及给药时间的增加,粘膜白斑、乳头瘤和疣状突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故认为营养缺乏可提高大鼠食管上皮细胞对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枣晶枣茶预防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的初步研究河南省肿瘤研究所赵鹏,王建峰河南省肿瘤医院乔思杰,刘宏光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广泛存在于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物和居民胃液中,能特异地诱发大鼠食管癌、小鼠前胃癌和人胎儿食管上皮癌,是人类食管癌的主要化学病因之...  相似文献   

16.
自从Druckrey等用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发多种动物的食管癌和Plessis与Burrel等证实南非特兰斯开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浆果及食物中亚硝胺的存在以后,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的关系受到重视。为了食管癌的病因学与发病学的研究以及癌变理论的探讨,我们在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过程中,观察了其特性,并对癌变的组织发生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NMBzA对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多种抑癌基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管癌与环境中亚硝胺致癌物有密切关系。为了从分子水平阐明亚硝胺致癌物诱发食管癌癌变机制,作者应用PCR扩增分析发现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诱发的人胎儿食管癌组织有抑癌基因Rb、p53、APC和MCC损失。NMBzA处理24小时和3周的人胎儿童管上皮细胞中未发现这些基因的缺失;但PCR直接测序分析发现NMBzA体外处理3周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在p53、Rb和MCC基因突变。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亚硝胺是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类化学致癌物,在食物、饮用水、烟草、酒精饮料、化妆品中广泛存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可能使亚硝胺的人体内暴露水平潜在增加。亚硝胺能够在不同种属动物中诱发肿瘤,但目前人体研究资料不足。亚硝胺的致癌作用机制除造成DNA损伤、修复无效致体细胞突变等传统认识之外,新的研究还着眼于炎症微环境塑造及其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食源性亚硝胺及其前体化合物的致癌性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内外相关食品卫生法规和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9.
化学致癌物分成五类:多环劳族、生物烷化剂、芳香胺和偶氮化合物、亚硝胺和硝氨基以及金属物质。大部份化学致癌物实际上是致癌物的前体,在体  相似文献   

20.
《肿瘤防治研究》1974,2(4):1-11
 食管癌是华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近,我们在河南省林县和安阳地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对华北地区太行山周围181个县(市)约五千万人口中1969~1971年食管癌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粗死亡率为53.96/10万人口,年令性别调整率为37.39/10万人口,其中年令性别调整死亡率最高的地区达139.80/10万人口,最低的地区为1.43/10万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县(市)集中在太行山的南段,由此向四周逐渐减低,大体成一个不规则的同心圆分布。食管癌患者的男女两性比例为1.6:1,发病越高的地区其性别的比例越小,年令越高,死亡越多。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比低发区提前十年,而且细胞学的对比普查发现,食管上皮增生的病人也较多。据林县1959~1970年的发病与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年令性别调整发病率为108.56/10万人口,死亡率为99.76/10万人口,三十年来林县的食管癌死亡率始终在较高水平上,无明显的升高或减低趋势。在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林县家鸡的咽~食管鳞癌患病率为175:78/10万只,而另一食管癌低发县为17.55/10万只,这些调查的初步结果说明,食管癌在华北地区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病因学方面,我们正在开展食物中亚硝胺及其前身物的测定与分析,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的测定,以及霉菌等因素的研究,工作尚在进行中。此外,我们还在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开始了防治试点工作,探讨有效的予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