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在于研究BiMcAB介导免疫治疗的可能性,因双抗是生物制剂,有必要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硫酸胺盐析法纯化蛋白,及氯胺法标记蛋白,并进行灭菌检查。结果:BiMcAB的理化特性,生物学鉴定,放射化学指标,生物及免疫学指标均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结论:BiMcAB有可能成为一种既能定向杀伤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又无损害作用的安全的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Banwo首次发现并命名了胰腺癌胚抗原(Pancreatic Oncofetal Antigen,POA),并用于胰腺癌检测。Gelder对POA进行了纯化和鉴定。我室从1986年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从胚胎胰  相似文献   

3.
 从1974年起,我们曾对肝癌普查发现的低浓度AFP阳性对象(以下简称低甲胎对象)进行较系统的随访和预防性治疗。初步结果显示这些对象的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病人群,而预防性治疗对降低肝癌发病率似有一定作用。本文介绍低甲胎对象经较长时间随访后的转归和随访转癌病例。  相似文献   

4.
人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效应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良  庄岳鹏  王志红  兰风华 《肿瘤》2007,27(3):190-193
目的:探索基于人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构建的siRNA表达载体介导目的基因RNA干扰的可行性,为实现肝癌细胞靶向RNAi治疗作一初步研究。方法:PCR法扩增获得人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并插入pSilencer1.0-U6中以置换其U6启动子;依据hLRH-1基因RNAi靶位点设计出siRNA模板DNA,体外合成相应寡核苷酸片段后经退火形成短双链,再克隆构建成靶向人hLRH-1基因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入HepG2细胞中,实时定量PCR法初步分析所建系统在AFP表达细胞中触发靶基因hLRH-1的RNAi效应,以及hLRH-1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获得人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驱动的siRNA表达载体pSiAFP。所建的RNAi载体系统可在表达AFP的HepG2细胞中有效诱导靶基因hLRH-1表达下调,抑制率约达85%;同时调控hLRH-1下游靶基因CyclinE 1与Oct4的表达相应下调。结论:人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驱动的siRNA表达载体可在表达AFP的HepG2细胞中有效介导靶基因的RNAi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抗P16单克隆工进行鉴定。方法:以P16合成肽为抗原免疫纯系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利用亲和层析等法纯化抗体。通过酶免疫测定及免疫印迹等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分析及鉴定,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与进我克隆抗体进行比较。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P1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与进口多克隆坑体比较,检测阳性及阴性符合率达100%,但使用单克隆抗体时,组织切片不需进行抗原修复,染色效果稳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抗膜联蛋白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幸  胡晶莹  莫忠根  朱明洁  赵新泰 《肿瘤》2006,26(11):979-983
目的:制备抗膜联蛋白Ⅰ单克隆抗体(mAb),对其进行特性鉴定,为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构建膜联蛋白Ⅰ基因480 bp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ANXⅠ,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用纯化的膜联蛋白Ⅰ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HAT、HT选择培养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制备抗膜联蛋白Ⅰ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特性鉴定。结果:获得5株分泌抗膜联蛋白Ⅰm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A8、1D2、1E2、4E7和5G3,所产抗体,均为IgG1亚型,轻链均为κ链,亲和力为(2.3~3.03)×10~8 L/mol。经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的mAbs可以特异性识别膜联蛋白Ⅰ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也显示这些mAbs可以特异识别肿瘤组织中的膜联蛋白Ⅰ。结论:成功地获得了5株抗膜联蛋白Ⅰ的mAbs,为进一步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应用膜联蛋白Ⅰ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128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有血清甲胎旦白结果的病例。结果表明胆管细胞癌的呈阴性,肝细胞癌大半呈阳性,肝细胞癌中以分化较好的索状型或腺管型者血清AFP阴性居多。癌组织严重坏变相间质纤维增生与血清甲胎旦白定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超  康磊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3,19(12):918-924
[目的]以microRNA-21(miR-21)为靶点,探索制备放射性核素锝[99mTc]标记的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方法与实验条件。[方法]设计化学结构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合成,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偶联待标记探针和99mTc,优化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标记率及放化纯,并对标记产物进行凝胶电泳鉴定及稳定性评价。[结果]降低氯化亚锡的用量、减少99mTc的反应体积、适度延长标记反应时间均可显著提高标记率,最高可达97%。标记探针在血清37℃条件中孵育6h其放化纯仍可维持在96%以上。凝胶电泳结果证实核酸条带与放射性分布一致。[结论]通过优化探针设计和标记反应条件能够大大提高标记率和放化纯度,无需纯化即可进一步应用,达到简化制备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裸鼠人体原发性肝癌经60钻γ线单次剂量10GY照射后,在9小时后开始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分裂相的消失,灶性坏死,空泡样变,核染色质固缩和间质的大量出血。同时血清甲胎蛋白的浓度也有明显下降。照射后144~240小时,上述细胞损伤现象开始恢复,细胞开始增生,甲脂蛋白浓度也开始回升。本实验研究表明,裸鼠人体原发性肝癌对放射有一定的敏感性,是放射生物研究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的原核表达条件,选择不同的路线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量,选择最适条件,大量扩增后,分离出包涵体,分别采用盐酸胍溶解法和SDS溶解法两条纯化路线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并对所纯化产物进行常规分析鉴定.结果: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溶解包涵体方法,通过后续复性及纯化,均可得到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IL-17.采用SDS溶解法具有较高的得率,采用盐酸胍溶解法纯化得率较低,得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较高.结论:通过表达及纯化,得到了大量高纯度具有活性的rhIL-17,为进一步研究IL-17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甲胎蛋白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王兴旺综述胥彬审校(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03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为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的重要生化标志,对于P...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化学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世纪已进入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的肿瘤预防新时代。对预防肿瘤,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必须彻底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才可能预防及控制肿瘤,这种基于肿瘤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观点称为机理战略;另一观点认为,深入观察肿瘤发病率显著不同的人群,分析其在居住、饮食、营养、烟酒习惯、宗教、职业及其他各种环境条件与生活方式的特点,从而找出肿瘤高发的危险因素及低发的保护因素,以减少患癌的危险性,这种综合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研究的观点称为黑盒子战略。前者是最理想的控制肿瘤的策略,难度极大,一时难以获得结果;后者有可能在尚未阐明肿瘤发生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抗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IL-24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人IL-24融合蛋白。用纯化人IL-24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IL-24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G2,3F4,4A6。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这3株单抗均能够与IL-24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抗IL-24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索IL-24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抗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IL-24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人IL-24融合蛋白。用纯化人IL-24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IL-24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G2,3F4,4A6。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这3株单抗均能够与IL-24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抗IL-24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索IL-24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甲胎蛋白与肝癌的生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PHC)为“癌中之王”,治疗上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复发与转移更是目前面临的挑战.自从60年代证实甲胎蛋白(AFP)为癌胚蛋白以后,经过近30年的临床验证,表明AFP为早期诊断PHC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标志.不仅如此,AFP及其mRNA还有可能用于PHC复发与转移的监测.AFP在肝癌生物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转录调节序列能指导治疗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及基于其对肝癌生长的调节作用可望成为肝癌生物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沉淀法测出甲胎蛋白对诊断肝细胞癌及有些畸胎真胚瘤是很有用的指但近年来,曾报告有肝转移的胃癌和婴儿及成年人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中有甲胎蛋白的存在。这就提出了,甲胎蛋白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无论诊断与治疗都是临床上的难题,它每年导致世界范围内25万人死亡。肝癌在经历了一段长的黑暗时期之后,由于七十年代甲胎蛋白(AFP)用于高危人群普查,使早期发现亚临床肝癌出现了曙光。这些早期发现的病人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72.9%,从而明显改善了肝癌总的5年生存率(自1961~1970年的2.69%提高到1977~1982年的20.6%)。尽管对AFP已进行充分的研究,但其潜在意义尚未被广泛重视。作者在1981年对AFP作为肝癌的肿瘤标记的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GPR48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初步评估其在体外对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纯化的GPR48特异性片段作为抗原,细胞融合法制备GPR48单克隆抗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用体外侵袭性实验检测该单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转移的作用.结果: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GPR48单克隆抗体.当加入10 nmol/L浓度的单克隆抗体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80±18、73±11;而当加入单抗浓度为50 nmoL/L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67±30、14±3.结论:GPR48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无论诊断与治疗都是临床上的难题,它每年导致世界范围内25万人死亡。肝癌在经历了一段又的黑暗时期之后,由于七十年代甲胎蛋白(AFP)用于高危人群普查,使早期发现亚临床肝癌出现了曙光。这些早期发现的病人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72.9%,从而明显改善了肝癌总的5年生存率(自1961~1970年的2.6%提高到1977~1982年的20.6%)。尽管对AFP已进行充分的研究,但其潜在意义尚未被广泛重视。作  相似文献   

20.
万文微  韩燕 《肿瘤》1994,14(1):38-38
抗人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万文徽,韩燕,张宏,魏淑敏,张梅敏,董志伟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34)以抗肿瘤细胞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s)为载体的导向治疗虽然在动物实验治疗中取得相当进展,但在人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中,其效用却是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