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及其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产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2004-03在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16人(运动组)和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16人(对照组)心肺功能的测试。结果:运动组安静时心率犤(73.7±11.4)次/min犦显著低于对照组犤(92.3±12.8)次/min犦,最大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最大通气量犤(分别为(20.11±2.83),(3.49±0.44),(114.35±10.21)L/min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犤(16.78±1.19),(2.81±0.38),(102.11±8.56)L/min犦。运动组与对照组在运动时身体工作能力明显不同,运动组持续运动时间犤(16.24±2.34)min犦显著高于对照组犤(13.70±1.84)min犦(t=3.41,P<0.01);运动组能够达到最大运动强度犤(5.49±0.65)级犦,显著高于对照组犤(4.54±0.59)级犦(t=4.33,P<0.01)。结论: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各种体育锻练能引起心肺系统活动的增强,体育锻练后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及人体定量负荷后心功能恢复能力有所提高。目的:通过排球和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对不同项目锻炼价值的评价提供参考。设计: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部。对象:研究对象为2003-03/07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3级学生。入组标准:均为女生,身体健康,从未参加系统的运动训练。符合标准者24人,年龄18~22周岁。将24名女生随机分成两组,排球组12人,健美操组12人,进行健美操、排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前、后心率指标的测定,旨在探讨不同的选项锻炼对心功能的影响,为选择锻炼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男女大学生各4组(男生为排球、篮球、足球、游泳组;女生为排球、篮球、健美操、游泳组)。分别进行为期30周60课时的体育课选项教学,并于其试验前、后采用台阶活动、脉搏测试仪对定量负荷后心率恢复水平进行测试。结果:无论男女生,各组自身试验前后比较,心率恢复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t=7.2~14.0,P均<0.01)。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生心功能指数均由实验前的及格水平达到实验后的良好水平。结论: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可提高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激光照射对哮喘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激光对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激光照射天突等穴位治疗39例与常规艾灸相同的穴位治疗3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患者深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均增加,呼气流量加快,激光组优于对照组,P值〈0.01。结论 CO2激光照射天穴等穴位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具有调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饮食习惯女大学生运动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女大学生的素食生活习惯研究,探讨女大学生的饮食内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2002级沈阳工业大学食素1年以上的女大学生36名(素食组)和非食素女大学生40名(非素食组)通过西德Jaeger公司生产的运动心肺功能仪(功率自行车)对运动期间心率、摄氧量、每博摄氧量(VO2/HR)、最大摄氧量(VO2max、每博最大摄氧量(VO2max/HP)、最大运动负荷(WATTmax)、呼吸商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在达到无氧阈(呼吸商=1)时,两组间的摄氧量,VO2/HR和WATT差异有显著性(P&;lt;0.001),食素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食素组。在观察两组学生在达到VO2max时,食素学生和非食素学生在VO2max、呼吸商、VO2max/HR和WATTmax差异非常显著(P&;lt;0.01),食素女生的呼吸商明显高于非食素女生,而非食素女生的VO2max,VO2max/HR和WATTmax三项指标却明显高于食素女生。结论:在机体承受较强运动负荷的状况下,素食者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低于非食素者,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心肺功能测试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武术运动对体育院校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心肺功能的差异。方法:于2004-03/07选择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科研所的大学生志愿者60名进行心肺功能测试。均为男性,身体健康,自愿接受测试。对照组:非系统参加体育运动的普通院系健康大学生12名。体育教育专业1组:体育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12名;体育教育专业2组: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12名;民族传统专业1组:民族传统专业一年级专修武术套路二级运动员12名。民族传统专业2组:民族传统专业四年级专修武术套路二级运动员12名。测试前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5组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无差异(P>0.05)。运动强度采用改良Bruce方案,每级运动3min,无间隙自动升级,运动中连续心电监护并记录心电图和心率,同时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测出吸氧量和肺通气等。根据参数推算出心输出量[Q=2.9 5VO2(L/min)]。结果:6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安静时民族传统专业1组、民族传统专业2组、体育教育专业1组和体育教育专业2组受试者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72.6±6.3),(77.4±5.1),(72.2±5.9),(82.7±8.6),(90.2±9.1)次/min,P<0.05],最大心输出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5±2.8),(19.5±2.0),(19.9±1.8),(18.5±1.4),(16.8±1.2)L/min,P<0.01]。体育教育专业2组安静时心率明显高于体育教育专业1组,最大心输出量明显低于体育教育专业1组。②体育专业两组的最大吸氧量、最大通气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吸氧量:(3.4±0.2),(3.2±0.3),(2.8±0.8)L/min;最大通气量:(112.8±10.1),(107.3±8.8),(99.1±8.6)L/min;运动时间:(18.1±1.1),(15.3±1.8),(13.7±1.8)min;运动强度:(6.0±0.4),(5.1±0.5),(4.6±0.6),P<0.05]。体育教育专业2组的最大吸氧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均低于体育教育专业1组(P<0.05);体育教育专业2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均明显低于民族传统专业2组[运动时间:(15.3±1.8),(17.3±1.1)min;运动强度:(5.1±0.5),(5.7±0.6),P<0.05]。结论:随年级的升高,不同体育专业学生的心肺功能有所下降。武术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民族传统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心肺功能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对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塑造健康人格的影响,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方法:根据健康人格十条标准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设计调查问卷,对2004—09/10在湛江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和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2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4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79人,女221人;年龄19-22岁。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喜欢并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中有93.46%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在塑造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选否定答案占有4.4%,选择肯定答案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否定答案。结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对体育运动降低状态焦虑的研究很多,虽然研究结果不一,但对体育锻炼降低状态焦虑的结论是肯定的。目的:分析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同锻炼频度女大学生状态焦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降低女大学生状态焦虑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设计:以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国计量学院体育军事部。对象:于2004-03/2004-07选择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管理系和田径系的60名学生为观察对象。根据其锻炼频度(每周锻炼3次、每次30min以上)分为经常参加锻炼组和不经常参加锻炼组,每组各30名。方法:所有调查对象使用瑞士产Monark功率自行车进行20min,运动强度为30%VO2max、75%VO2max的跑台实验,实验对象的运动强度利用吸氧量值与心率间的线性关系来确定。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估学生的焦虑状况,由两张问卷共40项组成。1-20项为状态焦虑问卷,主要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21-40题为特质焦虑问卷,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采用1-4级评分,1=几乎没有,2=有些,3=经常,4=几乎总是如此。分别于运动前及运动后3个时间段(即刻,5min,20min)发放问卷并收回,并于运动前及运动后同样时间段采用PolaR遥测心率仪和HeM-741c oMron电子血压计对学生的心率及血压进行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同锻炼频度女大学生状态焦虑影响的比较及其心率、血压指标的分析情况。结果: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①不同运动强度下状态焦虑的变化情况: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在30%V眈。运动后即刻、5min和20min状态焦虑都较实验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下降幅度为9.286,百分率为24.44%,在75%VO2max运动后3个时间段状态焦虑也有下降,但幅度不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在75%VO2max运动后3个时间段状态焦虑较实验前显著性下降(P〈0.01-0.05),下降幅度为5.757,百分率为19.5%。在30%VO2max。实验后20min状态焦虑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②心率血压的指标分析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在实验后心率即刻出现了短暂性升高,随后恢复至实验前水平,舒张压比较稳定。收缩压在实验后即刻也出现了显著性升高,75%VO2max实验后20min收缩压出现了显著性下降,下降幅度最大。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心率、收缩压也有先升后降的现象。在30%VO2max、75%VO2max。运动后20min收缩压降低明显,而以30%VO2max效果更显著。舒张压在有氧运动后5min、20min都出现了显著性降低。结论:75%VO2max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降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女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有显著效果,30%VO2max强度对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效果明显。由于收缩压的降低随状态焦虑同步变化,建议将收缩压作为评价状态焦虑变化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运动比赛时的传染性和预防措施。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检索2000—01/2004-12期间有关艾滋病毒感染,体育运动训练的文章,检索词:HIV,exercise,语言为英语;并从http://www.cnki.net/index.htm检索1997—01/2005—02期间有关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艾滋病,免疫,体育,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另外手工查找1995—2000年问的相关资料及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与体育运动及免疫关系的文献。所选择的文献为研究原著,排除重复研究和Mata分析类文章,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原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5篇有关体育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运动比赛时传染性的文章,在选择、分析的基础上,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最终提炼出14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影响途径为心理和免疫效应性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经运动训练后,机体功能紊乱减少,症状减轻,CD4^+细胞增加,免疫功能得到提高,改善了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不同时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运动强度、次数、运动方式都要仔细安排,过分剧烈的运动和训练,会抑制其免疫功能,并使人体对疾病敏感性增加,适度运动则能提高免疫力。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在运动比赛时身体的互相密切接触、出汗等因素是否有传染或被传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均未证实,绝大多数运动竞赛不会增加参赛者及相关人员的艾滋病毒感染机会,但艾滋病毒在体育运动中通过血液、体液和其它含血液体传播是有町能的。结论: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至今还未发现因从事体育运动及比赛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但在运动中当血液明显暴露在开放性创口时,艾滋病毒的传播是可能的,预防的措施应注重对出血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和特殊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最大通气量(MVV)<50%预计值对胸部术后安全性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MVV< 50%预计值患者肺手术术后安全性的经验。结果: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17~68岁,平均(39.5±14.9)岁,<50岁18例;MVV占预计值28%~49%,其中≤35%8例。手术方式有全肺及肺叶切除,肺大疱切除,胸壁纤维剥脱术等。6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4例伴有二氧化碳潴溜,均经治疗后缓解,2例有氧依赖,术后无一例死亡。结论:MVV<50%预计值患者能耐受胸部手术的原因是:本组多数为中青年患者,肺功能代偿能力强;需切除的肺部病变在手术后对余肺肺功能降低影响小;部分患者FEV1≥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中长跑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进行试验对比,揭示长期耐力性训练对于机体心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32名男性受试者,在正式试验前进行专项体格检查,均为身体健康者。其中试验组为高等体育院校中长跑运动员(n=16),年龄(20±1)岁,身高(171±3)cm,体质量(65.3±3.7)kg,训练年限(2±1)年,运动员级别2、3级。对照组为普通大学生(n=16),年龄(20±1)岁,身高(171±3)cm,体质量(64.8±5.4)kg,采用列杜诺夫联合机能试验、哈佛台阶试验、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等生理指标,观察16名高等体育院校中长跑运动员和16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负荷后即刻和恢复期心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纳入32名受试者,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①心功能和哈佛指数的变化:心率以对照组在进行负荷后即刻的值与安静时相比,其变化幅度较试验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负荷后即刻:(157±10),(128±6)次/min;安静时:(70±9),(61±4)次/min;P<0.05]。试验组安静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值都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收缩压:(108±9),(115±1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64±7),(76±9)mmHg]。在定量负荷后的恢复期内,其血压值都较对照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收缩压:(113±8),(131±12)mmHg;舒张压:(68±6),(83±10)mmHg;P<0.01]。试验组哈佛指数都较对照组相应时相内的值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安静时:(93±2)%,(68±4)%,P<0.01;负荷后即刻:(77±3)%,(52±3)%,P<0.05;恢复期:(86±3)%,(63±5)%;P<0.05]。②肺活量的变化:安静时试验组的肺活量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664.25±801.47),(3913.77±710.34)mL;P<0.05]。③最大吸氧量和无氧功率的变化:试验组在进行负荷后即刻的最大吸氧量和无氧功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最大吸氧量:(3.04±0.35),(2.25±0.13)L/min;无氧功率:(570.17±100.22),(498.02±112.49)W;P<0.05]。结论:在高等院校进行中长跑运动训练能有效地降低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幅度,提高哈佛指数和肺通气量的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运动比赛时的传染性和预防措施。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检索2000-01/2004-12期间有关艾滋病毒感染,体育运动训练的文章,检索词:HIV,exercise,语言为英语;并从http://www.cnki.net/index.htm检索1997-01/2005-02期间有关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艾滋病,免疫,体育,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另外手工查找1995-2000年间的相关资料及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与体育运动及免疫关系的文献。所选择的文献为研究原著,排除重复研究和Mata分析类文章,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原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5篇有关体育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运动比赛时传染性的文章,在选择、分析的基础上,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最终提炼出14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运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影响途径为心理和免疫效应性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经运动训练后,机体功能紊乱减少,症状减轻,CD4+细胞增加,免疫功能得到提高,改善了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不同时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运动强度、次数、运动方式都要仔细安排,过分剧烈的运动和训练,会抑制其免疫功能,并使人体对疾病敏感性增加,适度运动则能提高免疫力。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在运动比赛时身体的互相密切接触、出汗等因素是否有传染或被传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均未证实,绝大多数运动竞赛不会增加参赛者及相关人员的艾滋病毒感染机会,但艾滋病毒在体育运动中通过血液、体液和其它含血液体传播是有可能的。结论: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至今还未发现因从事体育运动及比赛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但在运动中当血液明显暴露在开放性创口时,艾滋病毒的传播是可能的,预防的措施应注重对出血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和特殊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女大学生的素食生活习惯研究,探讨女大学生的饮食内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2002级沈阳工业大学食素1年以上的女大学生36名(素食组)和非食素女大学生40名(非素食组)通过西德Jaeger公司生产的运动心肺功能仪(功率自行车)对运动期间心率、摄氧量、每博摄氧量(VO2/HR)、最大摄氧量(VO2max)、每博最大摄氧量(VO2max/HP)、最大运动负荷(WATTmax)、呼吸商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在达到无氧阈(呼吸商=1)时,两组间的摄氧量、VO2/HR和WATT差异有显著性(P<0.001),食素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食素组。在观察两组学生在达到VO2max时,食素学生和非食素学生在VO2max、呼吸商、VO2max/HR和WATTmax差异非常显著(P<0.01),食素女生的呼吸商明显高于非食素女生,而非食素女生的VO2max,VO2max/HR和WATTmax三项指标却明显高于食素女生。结论:在机体承受较强运动负荷的状况下,素食者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低于非食素者,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天虹  张斌 《现代康复》2001,5(10):128-128
  相似文献   

15.
人的心肺功能好坏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受后天活动和有规律锻炼的影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地增强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用文献检索法从多方面论述了急慢性运动训练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运动锻练对心脏的影响1.1运动锻炼对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1899年,瑞典临床学家汉森由叩诊发现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提出了“运动员心脏”这一术语,在历时近百年的研究中,尽管大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长期的运动锻练能引起心脏增大。浦钧宗1于20世纪60年…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和健美操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各种体育锻练能引起心肺系统活动的增强,体育锻练后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及人体定量负荷后心功能恢复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塑造健康人格的影响,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方法:根据健康人格十条标准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设计调查问卷,对2004-09/10在湛江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和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2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4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79人,女221人;年龄19~22岁。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喜欢并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中有93.46%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在塑造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选否定答案占有4.4%,选择肯定答案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否定答案。结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定量体育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健康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建立心率变异性(hean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科学量化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方法:测定47名健康大学生,年龄20~21岁,男23名,女24名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由计算机获取HRV变化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R—R间期平均值(RRI)、R—R间期的标准差(SDRR)、心率以及频域分析指标:0~0.4Hz的总面积(TP)、0.04~0.15Hz频带面积(LF)、0.15~0.4Hz频带面积(HF)和低频带面积与高频带面积的比值(LF/HF)等?在经过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半年以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运动后HRV时域指标SDRR[(87.28&;#177;13.52)ms^2]明显大于运动前[(56.62&;#177;19.06)ms^2],心率[(1.90&;#177;7.28)次/min]明显低于运动前[(70.6l&;#177;8.09)次/min](t=3.54,3.67,P&;lt;0.01)。男生运动后频域分析指标TP,HF明显高于运动前,LF/HF明显低于运动前(t=2.66,2.94和2.27,P&;lt;0.05)。女生的相应统计结果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适度的、有计划的运动可以使HRV的各项指标发生变化,提高了心脏植物神经系统整体的整合功能,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加强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HRV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运动效果的有效指标,并进一步为量化运动训练作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认知-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结合认知干预进行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度的影响。 方法:于2004-03采用整体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江西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中排名前4位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意”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23名作为被试,依据其“运动兴趣”、“运动项目的选择情况”,将其分入篮球组7名、健美操组8名和对照组8名。以篮球和健美操作为实验手段分别对被试进行认知-运动干预。篮球组认知干预强调成员之间的愉快合作性及合理的行为,以此改变对自我、行为和他人的认知,运动干预以篮球练习及教学比赛为主;健美操组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即通过自我锻炼体验,来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认同,以自编健美操套路锻炼为主。对照组不从事体育活动。实验时间8周,2次/周,30min/次。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含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90个项目,以5级评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当心理因子得分≥2时,表明在此因子有轻度心理问题;当心理因子得分≥3时,表明在此因子上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结果:23名被试自始至终参与整个实验干预过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前各组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及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各组被试干预前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表明干预前各组样本较为均衡。②经过认知-运动实验干预后被试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干预后各组间总均分、人际敏感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躯体化、抑郁、敌意因子分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对照组实验后绝大多数的心理因子平均得分相对于实验前都有升高,其中躯体化和敌意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躯体化:(2.50&;#177;0.52),(1.95&;#177;0.65),P=0.046];[敌意:(2.65&;#177;0.71),(2.04&;#177;0.66),P=0.041]。与干预前比较,健美操组干预后强迫、偏执性因子得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强迫:(2.88&;#177;0.73),(2.15&;#177;0.52),P=0.052];[偏执:(2.58&;#177;0.83),(2.02&;#177;0.31),P=-O.027]。篮球组干预后抑郁、敌意因子得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抑郁:(2.19&;#177;0.68),(1.58&;#177;0.38),P=-O.012];[敌意:(2.33&;#177;0.95),(1.36&;#177;0.24),P=O.034]。干预后干预组其余各项因子的平均得分较之干预前也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以篮球和健美操作为实验手段的认知-运动干预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促使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分析补充谷氨酰胺与提高运动能力及预防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的关系。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5—04有关谷氨酰胺与运动能力及免疫抑制关系的文章,检索词“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immune system,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7—01/2005-04有关谷氨酰胺与运动能力及免疫抑制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谷氨酰胺,免疫系统,体育运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补充谷氨酰胺与提高运动能力及预防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1篇相关文献,其中14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27篇,其中2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3篇为Meta分析。 资料综合:谷氨酰胺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同强度持续运动对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以及伴随的免疫系统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而谷氨酰胺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运动能力。在补充氨酰胺以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免疫抑制方面,有研究者做了大量研究,为我们的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结论:谷氨酰胺对于降低免疫抑制、提高运动能力、延迟疲劳具有重要作用,补充谷氨酰胺为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提供了可能,但其具体作用途径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