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综合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综合影像诊断,尤其是对其血管造影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XGP的静脉肾盂造影、B超、CT及肾动脉造影所见,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4例术前诊断XGP,2例误诊为肾脓肿。肾动脉造影具有相对特征性,临床资料及综合影像分析有助于诊断。结论 肾动脉造影是XGP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32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肾脏B超、肾动脉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检查、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特征。结果:32例患者通过肾脏B超、肾动脉超声多普勒明确诊断。28例患者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异常。28例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了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价值,以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患者中A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14例患者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同时行冠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将彩超结果与肾动脉造影结果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病变及狭窄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顽固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冠脉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一种简便、有效且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价值,以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患者中A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14例患者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同时行冠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将彩超结果与肾动脉造影结果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病变及狭窄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顽固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冠脉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一种简便、有效且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涛  林佑锺 《当代医学》2008,14(23):110-1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价值,以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患者中A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14例患者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同时行冠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将彩超结果与肾动脉造影结果行对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病变及狭窄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顽固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冠脉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一种简便、有效且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慢波及CT血管造影(CTA)对肾动脉狭窄程度判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3例经肾动脉造影患者,所有病历均有彩超及CTA检查资料. 结果常规彩超能明确诊断7例,可疑诊断3例,未能明确诊断3例.13例患者仅有1 例彩超明确诊断肾动脉狭窄,而CTA未能确诊.结论 彩超与CTA对肾动脉狭窄诊断方法各有其优点及限度.彩超与CTA适合用于肾动脉狭窄的有效诊断筛选[1].  相似文献   

7.
结石引发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5例结石引发XGP的诊治特点。结果:5例肾切除后,均经病理证实为XGP。结论:XGP往往是由结石等上尿路梗阻因素继发逆行感染,引起肾实质持续性破坏,术前B超及CT检查有助于与肾癌及肾结核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双肾动脉重建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84例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4例肾动脉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而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结果显示,52例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都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症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敏感度、特异值以及准确值都要略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但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方式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并与移植肾CT动脉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对照.结果 20例经CTA或DSA确诊的移植肾动脉狭窄(重度4例,中度16例)中,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17例,其中重度4例,中度13例;20例中漏诊3例,均为中度狭窄.两种方法移植肾动脉狭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可以指导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MSCTA,所有横断面图像行薄层后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包括电大密度投影、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组及仿真内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MSCTA图像。110例患者中M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的83例(共262条),肾动脉狭窄27例(共29条)。结论肾动脉MSCTA合理的成像及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4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分析。结果  4例误诊 ,2例行单纯肾切除术 ,1例行肾脏病灶清除术 ,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术后疗效好 ,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2.
张黄华  朱益祥  孙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79-1781
目的探讨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主要为肾内囊状低密度占位,肾窦脂肪减少、消失和肾周受累表现具有特征性。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术前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是一种少见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实质及肾周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约占所有肾感染的0.6%~1.4%,由于发病率不高,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常常被误诊为恶性病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5例XGP,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声像图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慢波”流速指标对内径减少≥50%的肾动脉狭窄( RAS)的诊断价值和最佳阈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小慢波”后并进行肾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研究组)。测量肾主动脉( MRA)、段间动脉( SRA)、叶间动脉(IRA)、弓状动脉(A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加速时间(AT)及加速度( AC),统计分析各组参数的差异。肾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内径减少≥50%者定为中-重度RAS。使用ROC曲线( 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分析确定最佳诊断指标。计算这些流速指标不同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肾动脉造影共显示肾动脉狭窄≤50%者16例,50%-99%者197例,完全闭塞2例,无狭窄6例。对于内径减少≥50%的RAS,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肾内动脉流速指标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50%-99%的RAS最佳阈值分别为PSV:20 cm/s;EDV:10 cm/s;RI:0.50;AT:0.09 s;AC:1.5 m/s2。结论“小慢波”对于诊断≥50%以上的RA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狭窄度在0-49%敏感性较低,对肾动脉完全闭塞无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要点及易患因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200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3所附属医院1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为腰痛、体重下降和贫血貌;13例术前运用CT进行评估,诊断符合率为23.1%。9例尿培养阳性。病程长(≥1年)者易发展为弥漫型。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肾肿瘤或肾结核;CT是XGP术前诊断及术前评估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了八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着重就医学影象学表现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脂肪成分较多,则平片表现有肾影增大且密度减低。CT发现瘤内的脂肪组织更加敏感和准确(CT值可低至-100Hμ),肾血管造影在瘤区出现葡萄状动脉瘤样血管及洋葱皮样肿瘤染色,乃有别于肾癌的最大特点,超声能发现,B型超声则表现为高回声或不均匀回声。上述不同检查方法的病征均具有特异性,可据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林坚  李卓永  梁宇闯 《河北医学》2004,10(7):591-593
目的:探索DSA介入技术在特发性肾性血尿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7例不明原因肾性血尿患者应用DSA介入技术行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其中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3例。结果:7例中有3例经DSA明确诊断为肾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1d内肉眼血尿消失,1周内复查尿常规正常。结论:DSA介入技术对一部分特发性肾性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量肉眼血尿病例。可同时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既保存了肾功能又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血清AFP、GGT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7例PHC患者血清AFP、GGT水平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7例肝动脉造影检查均为PHC.其中21例AFP和GGT正常的病人,CT检查为PHC17例(80.9%),34例AFP正常GGT升高的病人,CT检查为PHC31例(91.2%),142例AFP和GGT同时升高的病人,CT检查为PHC131例(92.3%);CT检查为巨块型肝癌的163例中,经肝动脉造影检查为弥漫型有7例;CT检查为结节型肝癌的20例中,经肝动脉造影检查为弥漫型有2例;163例CT检查为单一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存在癌肿周边子灶有41例。197例患者中,38例肝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存在动-静脉揍。结论对血清AFP和GGT的联合检测结合CT及肝动脉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率;肝动脉造影检查更能明确PHC的临床分型、肿瘤血供情况和是否存在早期肝内转移病灶,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