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林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2):1313-1316
POLι(Poliota)基因是一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其编码产物是DNA聚合酶Y家族的成员,即DNA聚合酶L,在DNA跨损伤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POLL基因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对DNA聚合酶ι的基因定位、结构、功能、分子特性及其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肿瘤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通过直接与聚合酶β、DNA连接酶Ⅲ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形成复合物,共同参与因电离辐射和氧化损伤引起的碱基切除修复和单链断裂修复.XRCC1基因中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各位点多态对各种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影响不一.现对XRCC1基因多态与某些肿瘤遗传易感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Pol(t)与肿瘤     
DNA聚合酶iota(Pol)与DNA修复基因Rev1、DNA聚合酶kappa (Polκ)、DNA聚合酶eta(Polη)同为Y家族聚合酶,能通过跨损伤修复对损伤DNA进行修复.但是在所有的DNA聚合酶中,Pol(t)具有最低的保真性,在错误和正确模板的情况下都有很高的错配几率,且能够跨过一些DNA损伤将错配累积起来.最近研究表明Pol(t)在一些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包括人葡萄膜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肺癌和食管癌.异常表达的Pol(t)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修复DNA损伤的功能可能与肿瘤的放化疗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4.
XRCC1基因多态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通过直接与聚合酶β、DNA连接酶Ⅲ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形成复合物,共同参与因电离辐射和氧化损伤引起的碱基切除修复和单链断裂修复。XRCC1基因中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各位点多态对各种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影响不一。现对XRCC1基因多态与某些肿瘤遗传易感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多态性能够改变DNA修复功能和效率,影响肿瘤易感性.许多研究报道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肿瘤易感性有关,其突变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DNA损伤修复基因可能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肺癌是目前在这方面被研究得最多的肿瘤.文章就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和hOGG1多态性的生物学特点以及这些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该基因用于肿瘤的预防、诊治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DNA聚合酶β(DNApolymeraseβ)是一种修复酶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的某些过程 ,其缺陷发现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阐明宫颈癌的发生机理 ,了解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RT PCR法 (逆转录 DNA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 CP (聚合酶链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DNA序列分析法进行OPLB基因突变调查。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测序结果表明DNA聚合酶β基因的第 6 6 0位核苷酸由A变为G ,其氨基酸变异为第 18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 (Arg)变为甘氨酸 (Gly)。结论 :宫颈癌中存在DNA聚合酶 β基因突变现象 ,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发生需要许多遗传学改变,通常认为内源或外源性因素导致DNA损伤后,就会使其在复制过程中出现无限制的自由性的错误修复,从而形成肿瘤.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DNA修复过程中最重要,它能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多种DNA损伤,尤其是紫外线诱导产生的损伤.本文就紫外线对DNA的损伤、DNA损伤后修复途径以及皮肤肿瘤中特殊靶位基因在紫外线相关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能修复DNA损伤,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PARP-1活性增强,因此,敲除PARP-1基因或使用PARP-1抑制剂能降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其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肿瘤放疗和化疗疗效.PARP-1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是一种修复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的某些过程,其缺陷发现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阐明宫颈癌的发生机理,了解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方法: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进行OPLB基因突变调查。结果:宫颈癌组织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测序结果表明DNA聚合酶β基因的第660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8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甘氨酸(Gly)。结论:宫颈癌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现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诱导皮肤肿瘤形成的分子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需要许多遗传学改变,通常认为内源或外源性因素导致DNA损伤后,就会使其在复制过程 出现无限制的自由性的错误修复,从而形成肿瘤,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DNA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它能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多种DNA损伤,尤其是紫外线诱导产生的损伤,本文就紫外线对DNA的损伤,DNA损伤后修复途径 及皮肤肿瘤中特殊靶位基因在紫外线相关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gene)属于一种DNA修复基因,定位于染色体llq22-q23.ATM基因的胚系突变或基因多态性导致个体对多种肿瘤易感,包括淋巴样肿瘤和实体瘤.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属于一种自动磷酸化蛋白激酶,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体外实验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和治疗过程涉及了ATM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提示ATM基因或许能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一个新的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跨损伤DNA合成(translesion DNA synthesis,TL5)属于一种复制后修复过程,主要包括DNA聚合酶κ、η7、τ、ζ.跨损伤DNA合成途径是生物体的一种应急机制,能够在DNA损伤未被修复的状态下进行复制延伸,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引起DNA突变.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基因的上调或下调,均是促进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此外,跨损伤DNA合成途径在修复铂类化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采用反义RNA或RNA干扰抑制DNA聚合酶ζ、η等表达后,肿瘤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物的耐受都明显下降,这为铂类药物的化疗增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并积累DNA损伤,但同时也会导致肿瘤DNA损伤修复功能发生部分丢失,使其更依赖于尚存的DNA修复路径,充分修复放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导致放化疗抵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以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肿瘤细胞中充分修复DNA损伤,产生协同细胞杀伤的作用。目前,多种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多项临床试验也正在评估PARPi单药或联合放化疗是否可以使更多患者获益,以及毒性是否可以耐受,研究对象也从卵巢癌扩大到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腹膜肿瘤、头颈部肿瘤、脑瘤、鳞状细胞癌及肉瘤等。本文对已应用于临床的PARPi研究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在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PARP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增强肿瘤细胞DNA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ARP抑制剂单药可以在具有某些基因突变的肿瘤中发挥合成致死作用,与化疗或放疗联合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PARP抑制剂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该基因的多态性会导致其编码蛋白相应的氨基酸改变,影响DNA修复,进而造成肿瘤患者的放射性损伤.目前研究发现,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放射性损伤相关,但其相关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DNA双链断裂修复(DSBR)是人类最主要的修复途径之一,其中修复基因可以修复损伤DNA,保持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从而抑制癌症的发生.随着对DSBR与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DSBR中相关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Abstract: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DSBR) pathways are important repair pathways in human. DSBR pathways repair damaged DNA,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suppress cancer.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important roles of DSBR pathway gen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相似文献   

17.
宋德刚  王哲海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5):540-541,544
人类细胞具有一系列DNA修复系统,以防御体内和体外因素引起的不同类型的DNA损伤,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研究表明DNA修复能力低可能与个体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然而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增加却阻碍了疗效的发挥。肿瘤细胞DNA修复能力与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近来许多研究表明,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NP)、甲基化状态以及基因的过表达均可改变DNA修复的能力,因此检测DNA修复基因的分子状态可以预测个体肿瘤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DNA的损伤与修复在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概要介绍两点新进展。 一.DNA损伤修复的不均一性在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将DNA看成是—个均一体,在此基础上发生随机的损伤和修复。近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证明损伤和修复是不均一的。这可从照射后DNA链断裂的非随机分布和DNA蛋白质变联体中活  相似文献   

19.
在肿瘤化疗中,药物所致DNA损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损伤很大程度上刺激了DNA修复能力的增强,从而严重制约化疗药物的药效.而DNA修复能力的下降可使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超敏反应,达到更好的辅助化疗效果.因此作为一种辅助化疗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基因使肿瘤细胞DNA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中DNA修复基因DNA-PK的结构和表达变化.方法:用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基因转录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基因编码序列结构变化.结果:癌变细胞中DNA修复基因Ku70(XRCC-6)的编码碱基发生突变,第1 148~1 153位点由AGGATC突变为GAGTAC,致使编码的氨基酸由RI变为EY;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DNA修复基因DNA-PKcs(XRCC-7)的表达发生改变,在恶性转化早期即α-粒子照射后第21代就已被抑制,但发生癌变(第35代)后,部分细胞克隆的该基因表达又重新上调.结论:DNA修复基因DNA-PK的结构和表达的变化,导致细胞DNA修复能力缺陷,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是α-粒子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