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发现一种cfos基因参与重要脑功能活动的信号转导和调控过程,已作为一种功能形态学定位标记物,广泛用于神经科学中枢通路的研究[1]。作者利用FOS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膜片钳技术相结合,对安氟醚和异氟醚在间脑的作用部位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2.
3.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小儿吸入快速诱导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儿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诱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3~10岁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30)吸入6%七氟醚;异氟醚组(n=30)吸入4%异氟醚。观察快速吸入诱导的平稳程度,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七氟醚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应消失的时间明显提前(P〈0.01)。异氟醚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大,吸入之初小儿躲闪、咳嗽、喉痉挛、兴奋以及分泌物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结论小儿使用6%七氟醚吸入诱导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以七氟醚组的诱导速度最快;异氟醚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大,并发症明显增多,不宜用作快速吸入诱导药。  相似文献   

4.
徐哲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32-133
目的观察并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和异氟醚各6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插管5min后(T1)、切皮(T2)、睁眼时(T3)和拔管前(T4)患者的HR、MAP和SpO2。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和异氟醚组T0、T1、T2、T3和T4时刻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和异氟醚组的睁眼时间分别为(7.2±2.5)min和(12.6±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拔管时间分别为(8.7±2.8)min和(14.3±3.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影响,但七氟醚组术后苏醒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5.
何列  徐金龙 《浙江医学》1999,21(11):676-677
地氟醚是新型卤族类吸入麻醉药,麻醉诱导快,恢复迅速,对机体循环功能影响小。我院自1998年开始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地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麻醉的情况作了比较,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75例,年龄30~52岁,体重55~73kg。随机分成地氟醚(D)组、异氟醚(Ⅰ)组和安氟醚(E)组,每组各2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后麻醉恢复状况间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3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8岁.实验组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而后行腹部手术,对照组吸入异氟醚进行麻醉而后进行腹部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要比对照组早,麻醉后监测治疗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结论七氟醚在临床上应用于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质量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人异氟醚吸入麻醉作用的影响. 方法:择期全麻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A, B两组,每组10例. 麻醉前,A组患者静滴尼莫地平0.5 μg/(kg·min);B组患者以相同的速率静滴生理盐水. 使用M1025A型麻醉气体浓度监测仪监测异氟醚的呼气末浓度(FETISO). 记录麻醉手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及全麻中异氟醚的用量. 抽取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和血糖水平. 结果:静滴尼莫地平后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 A组患者的平均FETISO为(11±4) mL/L,异氟醚消耗量为(4.1±0.5)mL/h,显著低于对照组(B组,P<0.01),后者平均FETISO 为(18±3) mL/L,异氟醚用量为(6.9±1.0)mL/h. 结论:0.5 μg/(kg·min)的尼莫地平可减少异氟醚的麻醉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气管插管的96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6名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8例.给予七氟醚组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异氟醚组患者则应用异氟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拔管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七氟醚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 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对大鼠麻醉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通过吸入箱麻醉(A组)、不插管面罩麻醉(B组)、气管插管吸入麻醉(C组)5 h,进行吸入麻醉药浓度可控性、大鼠生命体征、术中及术后死亡率比较.结果 麻醉2 h A组大鼠死亡率为15%,处理结束时共死亡6只,并且麻醉箱内麻醉药气体浓度波动明显,目标浓度难以维持.B组与C组异氟醚吸入浓度恒定,维持平稳.B组麻醉3 h内未出现大鼠呼吸抑制及死亡,麻醉结束时死亡率为20%.处理结束后1 d C组死亡2只,术后7 d C组共死亡3只,A、B组无大鼠死亡,麻醉后死亡率C组高于A、B组.结论 异氟醚面罩及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能保证准确、平稳的麻醉药吸入浓度;大鼠异氟醚吸入麻醉3 h内行面罩吸入是简便安全的,同时减少术后死亡率;长于3 h的吸入麻醉最好进行气管插管,但同时也会使术后死亡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收治的胆囊炎患者共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后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等,建立静脉通路。麻醉诱导(给予阿托品、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进行静脉推注)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七氟醚或异氟醚行吸入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 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拔出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与对照组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后5 min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气管插管拔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苏醒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静脉乳化异氟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茜  陈玉培 《医学综述》2008,14(15):2350-2353
直接静脉注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可导致动物或人的组织器官严重损害甚至死亡,而乳化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且不良反应小。乳化异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全麻药,直接静脉注射可获得确切的可逆性麻醉作用,其MAC静脉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并验证选择性脊髓给予乳化异氟醚的山羊模型,并初步探讨异氟醚的制动机制。方法18只成年山羊随机平分为选择性山羊脊髓给予乳化异氟醚组(动脉组)与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组(静脉组)。动脉组和静脉组分别经降主动脉起始处和耳缘静脉以微量注射泵泵入乳化异氟醚。调节泵入乳化异氟醚速度至呼气末异氟醚浓度达到1个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后,维持平衡20 min。比较平衡后两组山羊不同取血部位(股动、静脉和颈动、静脉)血液中的异氟醚分压(Piso)。结果静脉组山羊各部位血液中Pis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组山羊颈动、静脉血Piso比较,股动、静脉血Pis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股动、静脉血中Piso〔分别为(11.15±6.06)mmHg、(9.28±5.07)mmHg,1 mmHg=0.1333 kPa〕约为颈动、静脉血中Piso〔分别为(6.07±3.60)mmHg、(5.36±2.99)mmHg〕的2倍(P<0.05)。静脉组山羊各部位血液中Piso与动脉组股动、静脉血中Pis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约为动脉组山羊颈动、静脉血中Piso的2倍(P<0.05)。结论成功建立选择性山羊脊髓给予乳化异氟醚模型,并提示脊髓可能是异氟醚制动作用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3.
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Sev)和异氟烷预处理组(Iso),于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120min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Sev和Iso组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和GSH显著降低,而MDA明显升高,和Sham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Sev、Iso组和IR组比较,ALT、AST、LDH和MDA降低,而SOD和GSH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Sev组比Iso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Sev)和异氟烷预处理组(Iso),于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120min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Sev和Iso组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和GSH显著降低,而MDA明显升高,和Sham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Sev、Iso组和IR组比较,ALT、AST、LDH和MDA降低,而SOD和GSH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Sev组比Iso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性寒与功能、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中药功能-药理-临床数据库系统”,查询“寒”与药理作用、药味、归经、功能、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频次,依据频次的多少,取涵盖最高频次2/3的定为基本范畴,涵盖余下最高频次2/3的定为联合范畴,其余的定为扩展范畴.结果:寒性药的基本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寒性药的基本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抗肿瘤、解热、利尿、影响心血管系统、降血压、镇静、镇痛、抗癌;寒性药的中医基本主治为痈肿、咽喉肿痛、黄疸、丹毒、外治湿疹、疔疮、湿疹、风热感冒、热淋、热淋涩痛、喉痹、衄血、目赤、疮毒、吐血、痄腮、便血、水肿胀满;寒性药的现代医学基本主治为烧伤、湿疹、银屑病、细菌性痢疾、肝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便秘、胆囊炎、带状疱疹、宫颈糜烂、扁平疣、胃溃疡、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与寒性药常联合的基本药味为甘、苦;寒性药的基本归经为肝、肺、胃、心、肾;寒性药的基本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物、氨基酸、苷类、黄酮类、酯类、鞣质、挥发油.结论:确定药性寒与功能、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频次将寒性药分为基本、联合、扩展范畴,为寒性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氟烷对离体鼠肝在缺氧-复氧状态下肝流量和肝氧耗的作用.方法:建立离体鼠肝灌流模型.将大鼠肝脏取下,置于离体鼠肝灌流仪中,以经95%O2/5%CO2饱和的改良克-林碳酸氢盐缓冲液恒压灌流(有氧状态用1.2 kPa,缺氧状态用0.2 kPa),另外加入葡萄糖10 mmol/L维持营养,加入1%牛血清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控制在生理pH值和温度,实时监测氧分压和肝流量变化.不同浓度异氟烷随混合气带入离体鼠肝灌注的人工肺.结果: (1)异氟烷对基础状态下鼠肝流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缺氧后复氧状态下鼠肝流量的减少.(2)异氟烷对基础状态下鼠肝氧耗有降低作用,但在复氧状态下却改善了鼠肝氧耗的下降.结论:异氟烷能改善离体鼠肝缺氧-复氧后氧供耗平衡,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24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采用异氟醚复合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并与单纯用异氟醚降压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病人随机分成单纯异氟醚降压组(Ⅰ组)和异氟醚复合拉贝洛尔降压组(Ⅱ组),每组12例。结果显示,降压时Ⅱ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明显低于Ⅰ组(P<O.01),血流动力学改变较Ⅰ组轻。由此认为,异氟醚复合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可能优于单纯异氟醚降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比较低流量异氟烷及七氟烷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6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儿,分别采用低流量异氟烷及低流量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其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苏醒对间、拔管时间及躁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与麻醉前及七氟烷纽相比,异氟烷组患者麻醉诱导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而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率变化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七氟烷组相比,异氟烷组患者拔管时间显著延长,躁动发生率显著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流量七氟烷及低流量异氟烷麻醉均可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但前者对血压影响小且麻醉恢复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9.
异氟烷保护缺氧肝细胞的能量平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异氟烷是否具有保护缺氧肝细胞能量平衡的作用,并与同麻醉效量氟烷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将来自自由饮食或断食24h的大鼠的新鲜分离肝细胞置于Krebs-Henseleit缓冲液中,密封容器后通入O2/CO2或N2/CO2(95:5,V/V)制造有氧或缺氧环境,加或不加吸入麻醉药(1-5MAC异氟烷或氟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肝细胞内ATP,ADP,AMP水平并计算ATP/ADP比值,结果:(1)1MAC异氟烷能改善缺氧所致的ATP水平下降及AMP水平升高,但此作用只见于饱鼠而未 见于饥鼠;(2)1-2MAC异氟烷作用可使缺氧肝细胞的ATP/ADP比值增大,而3MAC异氟烷的此种作用较2MAC略有降低;(3)1MAC氟烷没有使缺氧肝细胞的ATP/ADP比值增大的作用。结论:异氟烷可改善缺氧肝细胞的能量平衡,尤以2MAC异氟烷作用最强,而氟烷则无比作用,异氟烷对肝细胞的能量保护作用可能与肝细胞的营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修晓光  邓海峰  杨雪梅 《黑龙江医学》2007,31(6):440-441,465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恢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LC手术病人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组)和Ⅰ组(异氟醚麻醉组),各15例。记录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插管后1min、5min和气腹时、气腹后5min,拔管时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a)和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术中R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R组明显优于Ⅰ组,且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R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LC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