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面子观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面子观量表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55例(男98例、女1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得分为34.63±17.23,已婚者病耻感得分低于未婚者和离异或丧偶者(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总分(P<0.01)、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支持利用度(P<0.05)均呈负相关,与面子观总分(P<0.01)、怕掉面子得分(P<0.01)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病耻感,婚姻状况差者病耻感程度较重。病耻感程度亦与缺少社会支持、爱面子有关。医疗工作者应当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改善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情况,帮助患者正确处理面子问题,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病耻感水平与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56名首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患者的PSP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家庭收入、PDDS评分及NOSIE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DS评分与NOSIE评分之间、PDDS评分与PSP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0.586, r=-0.50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PSP评分的因素有住院时间、性别、NOSIE评分和PDDS评分;住院时间长、男性患者、NOSIE评分低及PDDS评分高的患者,PSP评分越低。结论: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精神症状有关联,病耻感越强烈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状况,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恢复期即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采用Link等的病耻感量表在患者出院前测量其病耻感,并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服药依从性。结果:1在贬低-歧视感知维度得分与量表中点2.50比较无显著差异;在应付方式5个维度中有4个维度保密、退缩、教育、挑战等得分显著高于量表中点2.50;在情感体验维度,被误解得分显著高于量表中点2.50,但是不同/羞耻得分却显著低于量表中点2.50;2患者的住院次数、年龄、病程对病耻感有一定的影响;3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与"保密"、"被误解"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与"保密"应付方式及"被误解"体验有较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家庭护理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家庭病耻感问卷对386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病耻感,隐瞒病情的家属占88.9%,受到社会排斥的占45.08%,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家属更易产生病耻感。结论提高家属对精神病疾病的认知水平,克服病耻感,纠正消极行为,才能帮助患者保持良好人际交往,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我怜悯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Link病耻感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对15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评估,并与患者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3个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耻感总分与SCS-C总分(r=-0. 682,P<0.001)、自我友善(r =-0. 483, P< 0.001)、普遍人性(r =-0.527,P<0.001)、正念=(r=-0. 492,P<0. 001)呈负相关性,同时自我怜悯中自我友善得分与病耻感中情感体验得分(r =-0. 201,P =0. 045)亦呈负相关性.结论 患者组自我怜悯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组自我怜悯与病耻感之间呈负相关性,自我怜悯水平越低,病耻感程度越高,进一步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变其求医方式和行为。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连续进行护理4个月。结果:连续护理干预患者4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病耻感明显减轻,生活动力提高,个体的自信心增强;住院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患者照料者的病耻感状况。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和Struening贬低量表,从不同层面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病耻感进行评估,并与糖尿病患者照料者进行比较。结果 1)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病耻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糖尿病(χ2=141.756,P<0.0125;χ2=167.895,P<0.0125),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1,P>0.0125)。2)Link量表总分、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病耻感应对量表、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照料者,经SNK(Student-Newman-Keuls)q检验,均P<0.01,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Struening贬低量表总分、Struening患者贬低量表、Struening家庭贬低量表得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照料者,经SNK(Student-Newman-Keuls)q检验,均P<0.01,且Struening贬低量表总分抑郁症患者照料者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P<0.05。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存在严重的病耻感,且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照料者,抑郁症患者照料者的病耻感在某些方面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特点。方法对30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例不伴攻击行为者(平行对照组)分别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分析其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特点,并与3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作对照,两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与研究组相匹配。结果研究组的EPQ—N、E、P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平行对照组(P〈0.01),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两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平行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EPQ—P、N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高而SSRS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神经质、外向不稳定性、精神病性的人格特点,对支持的利用不足,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UCLA孤独量表(UCLA)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8例正常对照进行评分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AD、FNE、UCLA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SSRS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且患者的SSRS评分与SAD、UCLA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社交焦虑及社会支持不足且二者之间有相关关系,提示基本社交技能训练及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QLQC30)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86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肠造口患者QLQC30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49.13±17.20)分;其社会支持总分为(63.65±11.6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7,P<0.01。结论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结肠造口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较高,即主观感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造口专科护士应关注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了解农村壮族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分组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农村壮族老人320名,其中留守老人(A组)160名,非留守老人(B组)80名,五保老人(C组)80名,使用一般访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 UNSH)、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三组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总分分别是(27.90± 10.61)分,(35.11±9.92)分,(31.67±1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5,P<0.05).三组的SSRS总分分别是(34.91±8.13)分,(39.53±6.95)分,(30.31±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3,P<0.05).A、B组的幸福度总分与客观支持成正相关(r=0.20,0.25;P<0.05),A、B、C组的幸福度总分与主观支持成正相关(r=0.17,0.36,0.31;P<0.05),A、C组的幸福度总分与利用度成正相关(r=0.23,0.39; P<0.05).结论 农村壮族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成正相关,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危机个人评价量表(F-COP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F-COPES总分为(88.38±9.62)分,被动评价因子得分最低,为(13.22±2.24)分.SSRS总分为(29.25±3.76)分,支持利用度最低,为(6.42±1.5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较差,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希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探究目前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希望的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0 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应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癌症患者社会支持总体与希望总体及其3个方面呈正相关 ;并且社会支持的每一个方面亦分别与患者的希望总体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增强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 ,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