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3月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的肾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持续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饮食依从性、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结果 观察组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血钙、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钙含量均高于干预前,血磷含量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钙含量高于对照组,血磷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预防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DN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饮食护理+健康指导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能有效改善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标准组和可调钠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显著改善(P<0.05);而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变化与透析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透析方式组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可调钠透析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作用,对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A组)和可调钠透析组(B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 B组病人透析后血压显著改善(t=2.11、2.43,P<0.05);而A组病人透析后血压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调钠透析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透析方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标准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可调钠透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进行血压、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的测量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压、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透析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透析后心率、血压和血清钠离子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作用较为明显,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同时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和心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以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在透析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饮食护理计划,对两组患者透析治疗的营养状况以及饮食护理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要高于血液透析充分的患者,但是在Alb、Scr、RBC以及BUN指标上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要比血液透析充分的患者低(P0.05);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充分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针对透析治疗后营养状况不佳的患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护理能够维持营养均衡,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 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 通过扩大样本量而进一步证实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对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的影响,并验证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选取2018年9-11月在北京市7家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154例,2018年12月开始将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调整至138 mmol/L并维持1个月(干预前),2019年1月开始下调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至136 mmol/L并维持4个月(干预后)。比较所有患者干预前1个月最后1周、干预后1周血液透析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液透析前后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记录所有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数及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54例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平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后平均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使用降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降低(P<0.05)。154例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且安全性较高,宜于在基层血液透析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否有影响。方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低血压反应的维持性透析患者7例,将患者既往常规血压透析模式作为可调钠透析模式的自身对照,治疗组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150mmol/l,逐渐下降至结束前50分钟钠浓度为135mmol/l,对照组采用恒定钠浓度(140mmol/l)。结果可调钠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血液透析组。结论可调钠透析可以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红梅 《吉林医学》2015,(7):1488-148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6例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健康强化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各不依从比例均显著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结论:健康强化教育后,患者可更好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干预措施,运用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从患者第一次做血液透析开始,开始实施干预措施。干预对象除了患者还有患者家属。干预的内容有: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透析干预。于首次透析,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对血压进行测定,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值。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薛云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88-89,91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透析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P< 0.01;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干预前比较,P< 0.01或P<0.05;实验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对照组比较,P< 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纠正慢性贫血状态,在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可调钠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脱水患者低血压的防治作用,以及透析前后血钠浓度的变化,评价PH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8人,分别行普通透析与可调钠透析,观察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透析间期平均血压、心率,超滤量和透析后血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透析后可调钠透析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透析组,而超滤量显著高于普通透析组,血钠浓度、心率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脱水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并且明显缓解患者的水负担,提高透析的充分性,还能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降压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优良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如摄盐量、饮食、运动、戒烟限酒方面.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睡眠质量优良率达7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干预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摄盐量、饮食、运动、戒烟限酒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方式如摄盐量、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的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于顺梅  鞠慧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15-116,119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进行观察,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干预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主要从心理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应用设计的治疗依从性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干体重的影响,使透析(HD)患者认识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间103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6个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跟踪观察3个月,评价干预后HD患者的干体重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液体摄入量、超滤量、透析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可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7年9-12月进行体检的患者中抽取5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比例分组为干预组(255例)和对照组(2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体检中心的护士采用微信、App,进行为期6个月的院外健康教育的方式,为患者推送精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评价两组患者饮食、运动、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6个月饮食、运动、血压、血脂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检人员实施"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体检者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体检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莫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37-38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实验组采用可调钠透析。结果两组患者其相关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透析后其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低血压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可调钠进行透析,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调节和改善了患者血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认为残余肾功能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透且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 ≥ 200 ml的患者62例,根据依从性评定标准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2组,过程中因为移植、转院、感染、手术等原因,剔除10例患者,余下52例患者,每组26例,比较2组患者分组时及1年后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透析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钾、血钙、血磷、血清铁、铁蛋白、铁饱和度、白蛋白、C反应蛋白(CPR)、总维生素D、总尿素清除率(Kt/V),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及透析前的血压。比较2组患者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的各项指标。 结果 1年后,依从性好的组较依从性差的组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多,PTH、铁蛋白控制得更好,总维生素D高,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减少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率、尿量维持得更多更久,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延缓残余肾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