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麻下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价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n=20)。分别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前于侧腹壁皮下注射0.4ml生理盐水(C组)和0.4ml低分子肝素钙(LMWH组),采集两组患者麻醉前(T0,基础值)及注药后60min(T1)、120min时(T2)的血液作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RBC电泳指数等)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同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LMWH组患者T1、T2时点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RBC电泳指数显著降低(P<0.05);APTT显著延长且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的状态,降低血液粘度,虽使APTT显著延长但并不增加术中失血量和输液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抗栓灵含片对老年人高脂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抗栓灵含片对老年人高脂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高脂血症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 ,观察有关指标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明显改善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部改善。结论 :抗栓灵含片对老年人高脂血症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种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不同时期内机体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检测 9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乙型肝炎 (乙肝 )DNA、输血传播病毒 (TTVDNA) ,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乙肝HBVDN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失代偿期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代偿期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 <0 .0 5 ) ;TTV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乙肝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患者代偿期机体内呈高凝状态 ,失代偿期呈低凝状态。TTV阳性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TTV对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血液流变学应作为肝病患者检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新  周爱华  王立阳 《河北医药》2012,34(6):861-862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抗精神病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使用喹硫平治疗4、8及12周对16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检测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治疗4、8及12周与治疗前比较,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治疗8及12周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可以作为判断疗效的基本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评定两组疗效,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液粘度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抗栓灵含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抗栓灵含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治疗前、后取空腹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 6例冠心病患者应用抗栓灵含片治疗后 ,血液粘度、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栓形成系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5~ 0 .0 1)。结论 :抗栓灵含片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银屑胶囊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浴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银屑胶囊1.8g/kg及0.6g/kg灌胃,连续给药13d,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减小。结论 银屑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66例60岁以上物老年高脂血症患者9项血液流变的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血脂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值、全血粘度低切值、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开和血小板聚集率9项指标均显著高于下沉人。表明老年高脂血症口才的血液粘滞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浆粘度的升高与全血粘度密切相关。认为老年旨血症2的血液 为学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疗疗评定有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心康泰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生活在拉萨地区(海拔3658m)5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前及服药40天(每日2次,每次2粒)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降低明显(P<0.05)。结论益心康泰胶囊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的作用,在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改善微循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治疗高粘滞血症的有效方法 ,对 40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在治疗前后测定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后高粘滞血症患者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1) ,而高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也有下降 ( P<0 .0 5 )。  相似文献   

11.
12.
心肌局部缺血的预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reconditioning of the myocardium with short episodes of sublethal ischemia will delay the onset of necrosis during a subsequent lethal ischemic insult.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seems to involve a variety of stress signals which include activation of membrane receptors and signaling 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 kinase C,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opening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and expression of many protective protein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assess the current position in this field and to facilitate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2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由高血压病史,无特殊服药史。有吸烟史,每年45包。起病1小时15分钟入急诊科,无头痛、呕吐。BP:180/100mmHg,P:76次/分,  相似文献   

14.
在兔肝脏缺血再灌注 ( I/R)模型基础上建立动物双后肢缺血预处理 ( IPC)及肝脏 IPC模型 ,观察其对肝脏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双后肢 IPC组及肝脏 IPC组与单纯肝脏 I/R组比较 ,代表肝脏功能的血清肝酶 ( AL T、AST、ALP、γ-GT)均降低 ,P<0 .0 5 ;而双后肢 IPC与肝脏 IP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血栓通治疗,观察组(n=55)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稍高于对照组5.4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并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影像学表现(MRI、SPE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 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显示新发梗死率观察组(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SPECT 检查改善率观察组(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神经功能水平,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运动试验作为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证实冠心病患者,在0.5至3小时间隔内,进行两次运动试验,观察缺血参数变化。结果 运动时间、ST段压低1mm时间、ST段压低1mm时双乘积、ST段恢复至1mm时间、总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最大值可作为反映IP的参数。结论 运动试验可作为IP的临床模型。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归因危险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芳  张骏 《贵州医药》1998,22(2):144-146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了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初步估计和分析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表明高血压、TLA、糖尿病、打鼾、父母卒中史、吸烟和饮酒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92.73%、91.67%、80.00%、67.31%、84.62%、41.46%和51.72%。以上7种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58.18%、32.35%、7.84%、42.89%、1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至今仍然是临床使用最多、最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完成150多项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数超过10万例的病例研究。循证医学已经确立了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基石地位。对此,国内外众多的临床治疗指南均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证据的涌现,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