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目前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专升本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NPVS-R)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NPVS-R得分为(97.46±10.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喜欢本专业及开设医德课程的必要性是护生职业价值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护生职业价值观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在护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应激发护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开设多样化的医德教育课程,增强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认同感,以达到帮助其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57名男性护理本科生择业意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男性护理本科(以下简称男护生)毕业生择业意向。为目前的护理专业教育措施和男护生择业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在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57名男护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和护士地位持肯定态度者较少。17.5%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22.9%表示可能会,59.6%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结论 影响男护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偏见、社会地位较低、难发挥才能等。  相似文献   

3.
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臧爽 《现代医学》2010,38(4):355-357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工作价值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专业16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在工作价值观各维度的认同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情感型价值观、物质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和医院护士相比,本科实习护生对认知型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物质型价值观认同度较低(P〈0.05)。在择业方面注重被尊重、个人发展、工作责任、工作被认可、工作安全等因素,对工作反馈等认知领域的职业影响因素认同度较低。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同感,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实现理性择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率却呈下滑趋势,但同时很多医疗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致使职位空缺。护生就业率下滑与医疗用人单位职位空缺,成为制约我校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矛盾,我课题小组对2009级护生进行就业取向调查,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指导护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与新医改形势相适应的就业取向,有效提高护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现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3月山东省某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升本、专科护生21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问卷,调查不同学历层次护生护理专业承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在不同学历层次方面,本科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得分高于专升本护生(P<0.05),专升本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得分高于专科护生(P<0.05)。结论不同学历层次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本科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较高,专科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较低,护生步入专业生涯是影响护生护理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重视影响护生护理专业承诺的因素,培养护生对护理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护生择业意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在校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程度,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对399名护生进行了择业意向的调查,其结果表明,护理专业学生接受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程度不同、学生家庭户口所在地城不同、学生个人的气质类型不同等因素都对其择业意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护理专升本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某本科院校2018级护理专升本学生6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升本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68.96±130.96)分,得分率为75.09%,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人道、利他价值观和促进情感交流得分较高,健康教育和提供良好环境得分较低,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性别、地域、是否曾任班干部、感知他人关怀等因素有关。结论护理专升本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培养,高校、医院应联合积极探索有效教学形式,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重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分析影响护生就业取向的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提升护生的就业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本校200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专业的认识、对当前就业政策及形势的认识、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及就业的期望和价值取向的认识以及自身就业心理上还存在不足。结论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知识及新医改政策的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加强护生的心理指导和就业指导,转变护生的就业理念,使护生确立与新医改形势相适应的就业取向,提高护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毕业生就业办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国家计划分配转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青岛市从1998年开始新的就业方式。从全国各大院、校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要进青岛市卫生局直属单位,均要参加统一择业考试,择优录取。区级、企业医院也要通过本单位考试,择优录取,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要帮助、指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思想,做好充分准备。1指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人才市场调查表明,影响护生就业,除供大于求外,择业取向不当,取向过高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另一重要因素。护生普遍希望去条件好、待遇高…  相似文献   

10.
了解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社会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男护生的需求量高,但是其职业认同感低,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低受其择业意愿,传统观念、社会价值观及学历因素的影响。提升男护生职业认同感需要加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社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本科、高职、专升本三个学历层次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有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寓于职业情感教育、临床教师以实例现身教育,以及寻求社会认同与支持等措施有助于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2.
王晓莉  杨妮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103-104
目的了解护生的职业认知和就业取向,为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和就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将进入实习的20 0 9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47.7%的护生因为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5 8.6%的护生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职业认同度一般。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指导护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相似文献   

13.
曹健  张秀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38-1740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大中专护生社区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职业院校社区护理教育改革、指导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职业院校护生社区职业选择调查问卷对1 212名大中专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 在职业选择的正向影响因素中,88.78%的护生认为在社区医院工作能够更好的照顾家庭;79.04%的护生能认识到社区医疗为患者健康所系,并愿意为此奉献社区;78.38%的护生认可社区医院的工作属性。在职业选择的负向影响因素中,仅有9.08%的护生认为个人价值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现;14.93%的护生认为福利待遇是影响社区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25.34%的护生认为在社区工作能更好完善自身人格建设。其中,相对自由、完善人格、工作属性和职称晋升对不同学历护生社区职业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现价值、福利待遇、照顾家庭、结交朋友、健康所系和社会关系对不同学历护生社区职业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及更有效的正确价值观引导是社区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让初级医疗单位成为有自身特色的事业单位将有助于吸纳更多优秀的护理院校毕业生社区就业。   相似文献   

14.
曾露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203-320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进入社会自主择业,就业竞争激烈、择业困难以及学生职业思想、业务素质、带教老师等因素,均给临床带教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值得每个护理管理者重视。本文仅针对护生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医学毕业生择业观价值取向及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毕业生择业观的价值取向和教育途径。方法分析了医学毕业生在择业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途径进行探讨。结果经济体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引起毕业生就业观念改变,主流是好的,但其择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应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更新就业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结论应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工作,使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保证其择业价值取向客观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内蒙古民族大学五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完成实习后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我校五年级全日制蒙授和汉授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蒙、汉语授课护生实习后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最高为信任,最低为行动主义,其次依次为责任安全、提供照护;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和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为影响护生实习后价值观的因素。结论教师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给予护生正确地引导,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对护士职业的价值观,从而帮助实习护生能够坚定选择本专业的信心,以指导并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教学改革。方法对我院40名中专实习护生、39名大专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研。结果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方面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护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待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与临床护理工作者共同关注,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护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蒋江  谢芳  陈清波  石芳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07-109
目的了解当前中职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及影响因素,以便对护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自行设计护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2011级护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 20.4%的护生表示非常愿意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68.6%的护生表示可以考虑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乡镇医疗机构设施不完善,医疗水平低,家长及护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是影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主要因素。结论对护理专业和职业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乡镇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现状缺乏了解,影响了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护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乡镇医疗信息的了解;学校应建立乡镇医疗护理实训基地,为护生顺利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设影响因素问卷对青岛大学护理学院30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中立偏积极,专科护生高于专升本和本科护生,职业态度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7、10.58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学历、同学态度、就业压力、学校重视程度是影响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的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充分了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因素,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毕业生择业。结合河北省大学毕业生问卷调查,就当前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