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斜角肌切断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6例16侧诊断明确,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行斜角肌切断术治疗,并随访6月至4年。结果:13例患者3月内症状缓解,麻木感消失、肌力回复、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患者有夜间上臂疼痛,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1例患者术后症状无减轻,患侧上肢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受限。结论:斜角肌切断术能很好地缓解前斜角肌综合征的各种症状,是诊断明确的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波  单臣 《吉林医学》2009,30(23):2927-2928
目的:探讨切断前中小斜角肌方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6例27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21例22侧,全臂丛型2例,颈肋1例,第7颈椎横突过长1例,手术切除增长的骨组织和颈肋,发现均有纤维束带压迫臂丛神经,做前中小斜角肌切断术。结果: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20个月,疗效按胸廓出口综幌征评定标准评定,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8例19侧,部分改善5例5侧,无效3例3侧。结论:斜角肌的病变及异常纤维束带是引起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的主要因素,早期手术探查,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彻底松解臂丛神经及血管。  相似文献   

3.
小儿胸廓出口综合征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小儿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4-9岁患T.O.S小儿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了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切断颈5、6神经根旁的前、中斜角肌起始纤维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2月至2年2月,6例患者感觉恢复正常,肌力明显增加,肢体增大。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年~1982年应用颈路导管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92例,现小结如下。一、麻醉方法患者仰卧。肩后垫低枕,头转向对侧并尽量使患侧肩部放松下垂。麻醉者站于患者的头端,在患侧锁骨中点上约2~3cm处,可摸到一个上小下大的小三角形肌间隙,此即为斜角肌间隙。间隙的内缘为前斜角肌,外缘为中斜角肌,下缘则为一条呈索状的、指压时可滑动的肩甲舌骨肌。颈外静脉下段的行经与此肌间隙一致,穿刺点就在颈外静脉与肩甲舌骨肌交点处的内上方(附图)。如患者肥胖颈短或颈  相似文献   

5.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臂丛及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而引起的征候群。自1986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病9例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满意,粗浅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2例,女7例。年龄18~4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3年5个月。主要表现为尺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受压症状。手术方法采用锁骨上切口,切断前斜角肌、劲肋及过长的颈7横突。其中颈肋2例,颈7横突过长1例,前斜角肌肥大5例,前、中斜角肌异常1例。随访1~2,6例症状消失,3例明显好转能坚持工作与劳动。2 讨论2.1 诊断:根据病史、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肘外侧疼痛与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的关系。方法 对39例肘外侧痛伴同侧颈部疼痛患进行治疗及分析:(1)34例接受同侧颈部压痛点局封,封闭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深达颈椎横突;(2)5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伴有同侧肘外侧疼痛的患,做臂丛神经松解及前、中、小斜角肌切断,观察肘外侧疼痛变化。以上病例随访6-24个月;(3)术中电生理检测,确定肘外侧痛与颈神经根的关系。结果 34例经颈部压痛点局封后,21例疼痛及压痛完全消失,8例压痛明显减轻,4例略有缓解,1例无缓解。5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术后4例完全缓解,1例有轻度压痛。术中肌电证实肘外侧痛觉由颈5-7神经根支配。结论 肘外侧疼痛患中,部分可能是因椎孔外颈神经根(颈5-7)卡压所致。  相似文献   

7.
<正>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而导致斜角肌间隙变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的疾病。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加中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4年7月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18~67岁,平均(46.5±2.2)岁;病程2~75个月,平均(16.3±1.5)个月。对照组100例,男35例,女65例,年龄20~63岁,平均(45.9±2.4)岁,病程2~81个月,平均(15.9±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年来收治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10例,其中8例进行了前斜角肌切断,颈肋切除,过长的横突切除,经长期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由于前斜角肌痉挛、过度肥厚压迫臂丛神经干和锁骨下动脉而引起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发凉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候群。1995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手法治疗本病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前斜角肌综合征(anterior scalene syndrome)指由于前、中斜角肌肥厚痉挛或是因为解剖学变异,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卡压通过的神经、动脉而出现的症候群。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患侧上肢酸痛、胀痛、隐痛或者放射性疼痛,感觉发凉、麻木感,肢体无力,以上症状以尺神经支配区域尤为明显,病程较长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甚至肌肉萎缩等;锁骨上窝处可见局部肿胀,可觉酸痛;前斜角肌往往比较僵硬。该病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轻揉推拿法配合走罐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廓出口综合征 (thoracicoutletsyndrome)是指由两侧第1肋包围的胸廓出口周围 ,臂丛和锁骨下血管遭受压迫而引起的综合征。可在胸廓出口处引起压迫的骨性结构有颈肋、第 1肋骨和锁骨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锁骨下肌、胸小肌等可构成肌性压迫。根据本综合征发生的原因 ,可分为以下 5类 :①颈肋综合征 ;②前斜角肌综合征 ;③肋锁综合征 ;④第 1肋骨综合征 ;⑤过度外展综合征。颈肋与前斜角肌综合征最为常见 ,二者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处理方法相似 ,所不同的是 :前者有颈肋而后者没有。颈肋及其纤维带或软骨 ,可使臂丛…  相似文献   

12.
臂丛变异一例李义泽(海南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海口,570102在尸解一中年男尸颈部左侧时,发现组成臂丛的左第5颈神经前支行程变异,高位穿过前斜角肌上部,行于前斜角肌前面,从隔神经深面而过并与之成交叉状。穿出点距左锁骨上缘5.3cm,穿出点距第5与第...  相似文献   

13.
颈廓清术并发症治疗的对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廓清术是头颈肿瘤外科的基本手术之一,更是头颈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范围为前正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下至锁骨上缘、上至下颌骨下缘。通常是将患侧颏下区、颌下区、颈患侧和锁骨上等部位的颈浅筋膜(斜角肌表面)、浅侧的软组织、包括腮腺下极、胸锁乳突肌、颈内外静脉、副神经一并切除。手术范围广,难度大,术中要注意保留迷走、交感、舌下和舌神经以及颈总和颈内外静脉。所以,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胆要大,心要细,只要熟练掌握解剖,并发症都可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射频松解前、中斜角肌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患者,术前按龙氏正骨手法整复错位小关节,术时在X线透视定位下射频松解C3、C4、C5患侧横突前、后结节上的前、中斜角肌起点,调节热凝温度为80℃,时间60 s。结果13例患者术后1周内膈肌痉挛缓解,2例第2次射频松解后缓解,总有效率100%。结论射频松解前、中斜角肌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治疗,配合针刺局部穴位。结果:23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7例(74%),显效5例(22%),无效1例(4%),总效率为96%。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颈神经根受压解剖学基础,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均先经保守治疗,其中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根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15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半,症状消失,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颈肩部、头面部及上肢刺痛减退为主。X线片示C3~C7颈椎椎体有明显骨质增生41例,椎间隙狭窄27例。结论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神经根、颈丛、臂丛及颈神经后支所致。  相似文献   

17.
正颈肩综合征多因长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等原因造成颈椎退行性改变、颈肩部肌肉痉挛,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刺激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颈肩部甚至臂肘部肌肉或筋膜等软组织急、慢性损伤,临床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疼痛、酸胀、乏力甚至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同时具有颈部和肩部的不适症状,易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前斜角肌综合征混淆。颈肩综合征归属中医"项痹""项肩痛""项筋急"等范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手术方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有颈肩痛和手部麻木、肌肉萎缩的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行改良手术方法治疗,均做前、中斜角肌起点和小斜角肌切断术,术后随访6个月~2 a。结果19例颈肩痛与手麻、痛症状均消失。仅1例有颈背部不适。按照Wood等提出的评价标准,优12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4%。结论切断前、中斜角肌的起点和小斜角肌是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上口综合征包括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骨 -锁骨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Paget-Shrother综合征。多为颈椎、肋骨、锁骨及肌肉发育异常或畸形而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综合征候群。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治疗胸上口综合征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174例 ,女 119例 ,男 5 5例。病史 1个月~ 10年。其中前斜角肌综合征 5 4例 ,肋骨 -锁骨综合征39例 ,颈肋综合征 6 3例 ,胸小肌综合征 18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76年至1980年9月用针麻进行颈部及膝部手术101例次,其中颈部手术31例;男13例,女18例。诊断为颈肋4例、前斜角肌综合症25例,血管穿过前斜角肌及第一肋畸形各1例;膝部手术70例,男45例,女25例,包括半月板损伤52例、髌骨骨折5例,腘窝囊肿1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5岁。 一、针刺麻醉方法 1.颈部手术针麻取穴 患侧扶突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