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 A肾病是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 ,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中有着独特的疗效。本文根据近年国内外关于 Ig A肾病的文献资料 ,综述了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治法及单方单药的治疗及疗效。介绍了运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前沿学科对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更深层次上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IgA肾病的发病与热邪有关,病位在肾与膀胱,外感风热之邪,或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致气血失和,湿热内聚,瘀血阻络,血络损伤而成本证.中医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各医家根据分期、分型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分级治疗,均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IgA肾病患者症状及减少毒副作用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或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依然不清。西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无特效药,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在防治该病方面已显出较大的优势。回顾性论述近10余年有关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以期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型标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IgA肾病中医证型特点及激素治疗证型变化,分析中医证型与激素疗效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患者140例,按统一标准进行中医分型。根据24h蛋白尿定量水平,分为实验1组(n=68;24h尿蛋白定量〉3.5g)、实验2组(n=72);1g≤24h尿蛋白定量≤3.5g。实验1组予口服强的松1mg/(kg·d),实验2组予口服强的松0.5mg/(kg·d);常规减量,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主要症状、舌象、脉象变化及检测24h尿蛋白水平、肾功能。结果:IgA肾病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在使用激素治疗前,以脾肾两虚证多见,其次为脾虚湿困,肾虚夹瘀相对较少;脾虚湿困、脾肾两虚证对激素治疗有效,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证型缓解率前者超过60%,后者超过50%,且与蛋白尿减少相一致;肾虚夹瘀证仅1/3使用激素治疗证型能缓解,同时蛋白尿控制不佳;治疗无效或肾功能下降者,可见乏力、舌淡、苔白、舌边齿痕等脾虚症状或舌黯、脉沉涩等瘀血阻络表现,阴虚者少见。结论: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脾虚湿困、脾肾两虚证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肾虚夹瘀证疗效不佳;大剂量激素所致阴虚阳亢者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索隐匿性IgA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肾内科、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病专科、桂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柳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北海市中医院肾内科5所医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且均经肾穿刺确诊为隐匿性IgA肾病患者100例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在100例隐匿性患者中,分为本证与标证两大类,本证气阴两虚证48例,占48%,肝肾阴虚证22例,占22%,脾肾气虚证20例,占20%,脾肾阳虚证10例,占10%.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而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少.标证下焦湿热证38例,占38%,风湿内扰证34例,占34%,风热伤络证14例,占14%,脉络瘀阻证14例,占14%.下焦湿热证所占比例最多,而风热伤络证和脉络瘀阻证所占比例最少.结论:隐匿性IgA肾病本证以气阴两虚证居多,标证以下焦湿热证居多.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为隐匿性IgA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IgA肾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中医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中医辨证分型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血压和使用活血化瘀药等,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视病情继续用药,原则上不超过2个疗程。观察两组总疗效、中医证型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显著缓解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对照组分别为2例、5例、2例、9例,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型疗效比较。以气阴两虚型居多,因而,气阴两虚可能是IgA肾病的病机重心。结论: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对缓解该病的病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35-138
本文通过从历代医家认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医案举隅等总结陈洪宇教授诊治IgA肾病的中医经验。在对历代医家认识的基础上探讨IgA肾病的病因病机,提出气阴两虚证是IgA肾病发病最重要的病理基础,气滞、风湿、湿热邪、瘀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外感寒邪、热邪、风邪等是重要诱因,重视疏风宣肺解表、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行气、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癥在IgA肾病中的应用。通过临床实践证实陈洪宇教授诊治IgA肾病的经验具有较好疗效,可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显著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或可伴有高血压,腰痛,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势大多呈长期缓慢发展,最终致肾功能不全.本病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近年来,中医学界运用传统中医药辩证论治思想,并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治疗方药等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对于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法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方法:将IgA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5例给予中医辩证分型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90 d为1个疗程,视病情继续用药,在原则上不超过2个疗程观察两组总疗效、中医证型疗效。结果:对照组6例完全缓解,3例好转,8例无效,显著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64.4%。治疗组18例完全缓解,12例好转,11例无效,显著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79.4%。以气阴两虚型居多,比较中医证型疗效。结论:单纯西医治疗劣于中医辨证论治加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是一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病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在I g A治疗的研究较多,显示出一定优势,并且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本文就中医治疗I g A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以肉眼或镜下血尿为主,可伴有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本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左右,在IgAN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患者可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免疫病理和中医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IgA肾病免疫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以本院IgA肾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IgA+C3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常表现为阴虚型;以IgA+IgM+C3沉积者多为气虚型;以IgA+IgG+IgM+C3和IgA+IgG+C3沉积者,与中医辨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免疫病理和中医辩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IgA肾病免疫病理与中医辩证关系,以本院IgA肾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IgA+C3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中医辩证常表现为阴虚型;以IgA+IgM+C3沉积者多为气虚型;以IgA+IgG+IgM+C3和IgA+IgG+C3沉积者,与中医辩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010例IgA肾病中医证候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IgAN中医证候谱分布.探讨证候、病机的演变规律,制定科学规范、实用有效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两种中医辨证方案对IgAN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并对IgAN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观察指标及病理分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中医辨证方案均显示气阴两虚证是IgAN的中心证候,随着病情的进展,IgAN中医证候呈现单证(气阴两虚证)→二联证(气阴两虚兼肾络瘀痹证、气阴两虚兼风湿内扰证)→三联证(气阴两虚兼肾络瘀痹兼风湿内扰证)的演变规律.结论 IgAN虚、瘀、风湿的新辨证方案,无论在辨证反映IgAN的症状表现上,还是在反映各证候之间的关联、演变规律以及预后判断上,均较原方案有优势,且辨证操作较简单、易掌握,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难治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以上,而且其中约40%的患者在5~25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预后不容乐观.迄今为止,西医治疗IgAN尚无理想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 ( DN)是以肾小球硬化症为特征的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 DN的发生率约 47.66% ,其中早期 DN发生率约 34.1 1 %。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尿蛋白 ,随着病情的发展及恶化 ,出现氮质血症 ,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西医对 DN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血压等外 ,尚无有效阻止 DN肾功能损害自然进程的措施。 DN已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 DN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   DN属中医“消渴”、“水肿”…  相似文献   

17.
庞政  朱晓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04-104
病历资料 患者,男,38岁,干部。1999年12月诊。患者5年前因反复尿血在陇南市医一院诊断为慢性肾炎,经住院治疗,病情无好转,后到省军区医院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经住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来血尿持续不退,伴食欲不振,腰酸腿困,自汗怕冷,体倦乏力,恶心欲吐,大便溏稀,头晕眼花,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数据库中有关IgA肾病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其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有关IgA肾病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对...  相似文献   

20.
顾悦  王思瑜  张圆圆  郭登洲 《中医学报》2020,35(8):1691-1696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是IgA肾病最常见的病因,湿热常伴随疾病全过程,IgA肾病的大多数患者由黏膜感染诱发,湿热是通过肺脾肾三脏由表入里,日久化生而成。因此,清除体内的湿热需要以肺脾肾三脏为切入点,即从上焦肺论治,重视祛除外邪;从中州脾胃论治,重视和解之法;从下焦肾脏论治,强调治病求本。目前,中医对IgA肾病湿热证的认知和治疗有其独特体系,但是对湿热形成的病理过程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各个医家遣方用药各成一派,导致中医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因此,加强对IgA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研究和疗效机制研究,提高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的精准性,提高IgA肾病湿热证治疗的客观化与规范化,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