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不同介入方案治疗后生命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HCC)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生命质量的情况. 方法 采用国内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QOL-LC V2.0),对88 g,l经RFA治疗,72例经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组)以及49例TACE+RFA(联合治疗组)治疗HCC患者,分别进行生命质量评定. 结果 RFA组生命质量总分中位数(167.6)高于TACE组(145.7)(P<0.01);RFA组和联合治疗组在症彤副作用领域的得分中位数47.5、45.0,均优于TACE组的37.2(均P<0.01);RFA组躯体功能领域得分高于TACE组趋势(P=0.047);TACE组和联合治疗组Child-Pugh分级提高的比例均高于RFA组(均P<0.01);TACE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新生率明显高于RFA组(均P<0.05). 结论 RFA作为一种肝癌局部微创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在获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避免严重副作用,减少躯体功能损伤,有较高的整体生命质量.适当地选择TACE与RFA联合治疗与单纯TACE相比,可减少肝功能损伤,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肝癌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肝癌患者进行癌症疲乏量表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以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肝癌患者对自身生存质量及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不满意者占半数以上,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P <0.05)。结论:肝癌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两者相互影响,如何使肝癌患者的疲乏与生存质量都得到改善,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和分析行手术切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2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4例、TACE治疗的患者55例、PRFA治疗的患者63例,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2.0版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5天以及术后第2、4、8周5个时间点进行生活质量各指标的测量。结果 PRFA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等方面,于术后第4周恢复最好,显著优于手术组(P<0.05)。除社会功能外,三组患者在术后第8周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PRFA及TACE较手术治疗更使患者受益。对于同时符合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指征的患者,选择微创治疗可使患者近期获得更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 d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青年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其癌因性疲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入住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疲乏简化量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30)实施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为27.93±10.5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家庭平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疾病认知程度、病程时长、化疗次数、TACE手术次数及初诊时临床分期是中青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因性疲乏认知得分及总分与EORTC-QLQ30总分呈负相关[(r=-0.182,P<0.01),(r=-0.14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次数、TACE手术次数、疾病认知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是影响中青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步行锻炼缓解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采用掷硬币法将71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6例),研究组每天2次6min步行锻炼,共6个月;对照组无特殊运动要求。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的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得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测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与分组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步行锻炼有助于缓解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对于肝癌患者是可行和易于接受的,建议今后将其纳入到肝癌患者的康复护理常规中。  相似文献   

7.
袁洋  姚利  钟思佳  施瑞怡 《全科护理》2023,(23):3285-3288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首次化疗的159例肺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收集首次化疗、第6次化疗后PFS及生命质量得分。结果:159例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CRF得分为(4.04±2.06)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Pearson分析显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低。癌因性疲乏发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病人生命质量,临床上应重视,建立相关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古永华  娄玖玲  王延歌 《全科护理》2021,19(14):1952-195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Piper疲乏评估修订量表对2017年12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9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19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发生癌因性疲乏76例,发生率为38.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独居、居住地、家庭年收入、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的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证实术后癌因性疲乏与独居、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相关性最为显著,与性别、年龄、居住地、家庭年收入具有一定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独居、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与术后癌因性疲乏具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多样,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对策,以实现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或减轻其影响程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对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姑息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C30(QLQ-C30)、Piper疲乏量表(PFS)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PFS得分为(5.43±1.27)分,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为(57.22±11.25)分。随着患者疲乏程度的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低(P0.05)。Pea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癌因性疲乏与整体生活质量、功能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呈负相关(P0.05),与症状评分、疲劳、呕吐、疼痛呈正相关(P0.05),与其余6个单项测量项目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处于中度疲乏水平,生活质量处于较差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应采取多角度干预措施减轻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70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治的大肠癌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其疲乏和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患者74例,28例出现疲乏(Pipers总分>0),疲乏发生率37.84%;疲乏组生存质量低于无疲乏组;生存质量中功能领域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以及总健康情况均与疲乏存在负相关,而症状领域的疼痛、疲倦、食欲丧失则与疲乏存在正相关.结论 癌因性疲乏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影响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人员制订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癌囚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应用Piper疲乏量表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为76.4%,整体疲乏和行为/严重性、情感、感觉等维度的中重度疲乏发生率分别为68.1%、63.9%、76.4%、65.3%,认知/情绪维度的轻中度疲乏发生率为41.7%,疲乏得分排序为情感维度>行为俨重性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在多个维度上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疲乏与生活质量两者相互影响,应采取减轻疲乏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性疲乏(CRF)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性疲乏护理干预,即CRF评估、循证、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认知干预、建立自护模式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疲乏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测定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总分为(4.66±1.12)分,对照组为(5.52±1.6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总体健康评分得分为(60.82±9.12)分,对照组为(54.05±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5,P〈0.01)。结论按照科学的护理程序,评估CRF,根据患者的CRF原因与信息反馈情况,制定具体的癌性疲乏护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癌性疲乏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C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2021年7月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疲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其心理健康,增强康复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负性情绪,并且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北京某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化疗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15名乳腺癌患者,通过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在疲乏总分[2.4(0,9.0)]、行为[1.7(0,10.0)]、情感[1.8(0,8.4)]、感知[2.2(0,10.0)]、认知情绪[1.8(0,10.0)]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化疗前[0(0,8.9),0(0,8.5),0(0,10.0),0(0,9.4),0(0,9.3)],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874,-5.892,-5.668,-5.712,-5.363;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除精神健康外)得分与新辅助化疗前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精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等7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表现在患者随着疲乏的加重,得分呈降低趋势。结论新辅助化疗会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同时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癌因性疲乏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中文版对71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测量。结果喉癌患者术后总疲乏得分为(23.93±7.65)分,其中情感疲乏得分率(55.99%)最高,其次是躯体疲乏(36.87%)和认知疲乏(22.80%);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70.24±11.51)分,CFS总疲乏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FACT-H&N量表总得分呈负相关(P<0.05);将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FS的躯体疲乏维度和情感疲乏维度进入方程(P<0.05),F=14.757(P<0.001),疋=0.398。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较为严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喉癌术后患者的疲乏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疲乏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QQ平台、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等一整套延续护理,采用简易疲乏量表( BFI)和乳腺癌患者特异量表( FACTB)测评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两组患者间的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性疲乏量表中认知、情感、感觉和行为评分分别为(3.24±1.51),(3.15±1.42),(3.13±1.58),(3.11±1.31)分,对照组分别为(4.02±1.81),(4.23±1.72),(4.15±2.01),(4.14±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4,2.98,2.46,2.8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87.24±6.53)分,对照组为(82.67±5.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0,P<0.01)。结论通过QQ平台、电话访问、家庭访视对患者实施动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用药指导等一整套的延续护理服务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实施射频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稳定的精神支柱,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