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期康复干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干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康复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第20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和第20天心功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术后第20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0项指标评价P均<0.0001,术后监护时间也较对照组平均缩短了7.5h,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9%.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康复,缩短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130例。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实验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止痛剂的应用剂量与时间、自行排痰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术后止痛时间、自行排痰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传莲  范秀珍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82-16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程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CCU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无严重合并症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程序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3 d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配合、腹胀、腰背酸痛、排尿困难情况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3d康复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动脉压( MAP)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卧床配合及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并可减轻患者术后腰背疼痛不适症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锻炼;康复组除上述护理外,同时还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而制订康复计划,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康复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莉  倪红 《华西医学》2009,(8):1977-197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66例。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实施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LVEF、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室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Ⅰ级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心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对AMI患者术后进行护理,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显著,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肺切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肺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呼吸训练、咳嗽训练、体位疗法训练、关节运动训练等,比较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康复组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老年肺切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肠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康复路径指导其康复.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4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康复路径表指导患者康复,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过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情况、依从性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与并发症认知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康复护理后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饮食遵循、控烟戒酒、康复训练、自我监测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增强,对并发症的认知水平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相关指标(卧床时间、开始下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CD-RISC1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术后采取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精细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护理团队为主导预康复策略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预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护理团队为主导预康复策略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改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王晓燕 《中国康复》2016,31(6):442-445
目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2组均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照第1周绝对卧床,第2周在卧床体息为主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活动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制定个体化早期康复方案进行早期康复。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肌酸肌酶、肌钙蛋白I(TNI)、脑尿钠肽(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指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酶、TNI、BNP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应用扩血管药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例数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安全可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支持的全面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支持的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0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AMI行介入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两周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路径实施10 d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 d心脏康复程序有利于患者心脏的康复,而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12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实施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ERAS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可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患者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救护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I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次PC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救护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管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控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控尿率,改善围术期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