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拔出尿管的最佳方法,提高病人在拔出尿管时的舒适度。方法选择2010年1~6月开胸及胃肠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4月开胸及胃肠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在膀胱空虚的情况下将尿管气囊中的水用注射器抽净,将尿管拔出。实验组采用多孔三腔气囊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先注入石蜡油5m1,再注入地塞米松5mg加2%利多卡因5ml,拔除气囊导尿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Z=8.758,P=0.000),拔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无痛拔尿管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病人拔管后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拔管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拔管前两组均夹闭尿管,待病人产生尿意后,常规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实验组再用1.0 mL注射器注入0.4 mL~0.6 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边排尿,边拔管,管随尿出,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1.67 %,血尿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00%,血尿发生率为15.00%.[结论]实验组尿管拔管方法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何艳 《全科护理》2011,(24):2183-2183
[目的]讨论两种方法拔除双腔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肉眼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将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3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拔管时观察组在拔管医嘱下达时夹闭导尿管直待到病人有尿意时,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抽出9 mL后,暂不拔管,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15 min~20 min后,将导尿管气囊中残存的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净,为病人准备好便器,将尿管边旋转边缓慢拔出,并协助立即排尿。对照组则常规拔除尿管,有便意时排尿。[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3%,血尿发生率为2%;对照组排尿疼痛的发生率为36%,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7%。[结论]观察组使用的拔管方法能有效降低排尿疼痛和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巧 《护理研究》2010,(3):803-80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拔管前两组均夹闭尿管,待病人产生尿意后,常规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实验组再用1.0mL注射器注入0.4mL~O.6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边排尿,边拔管,管随尿出,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1.67%,血尿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00%,血尿发生率为15.00%.[结论]实验组尿管拔管方法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改进拔除气囊尿管的方法,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方法 将200例符合拔除尿管指征的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传统组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拔导尿管流程要求,抽空导尿管气囊内液体后拔出尿管;实验组先抽空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根据导尿管型号小和留置时间的长短,向导尿管气囊注入0.2~0.8ml的氯化钠注射液后再拔出尿管。比较2组拔管时疼痛的程度、拔出尿管气囊表面的光滑度、首次排尿时间、肉眼血尿及尿潴留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拔尿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传统组,拔尿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早于传统组早,血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 结论 在气囊导尿管拔出前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液体,使导尿管气囊表面皱褶消失,能减轻拔管时引起的疼痛,避免拔管后发生血尿、膀胱刺激征和尿潴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37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分为A组(常规组)、B组(注药组)、C组(循证组)各125例。A组采用常规拔尿管的方法,B组采用注药拔尿管的方法,C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拔出尿管,比较3组患者拔管时的疼痛程度及拔管后的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结果A组无痛23例,B组65例,C组103例,C组拔管时疼痛程度低于A组和B组,C组拔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88.8%)高于A组(32.8%)和B组(66.4%)。结论循证护理结合临床实践能提供最佳的护理措施,减轻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的疼痛,提高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盛妍  潘裴彩  祝春燕  舒引玉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52-1153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留置导尿应用不同型号双腔气囊导尿管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时间先后将210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70例,3组患者导尿及拔管方法相同,双腔气囊导尿管型号A组用12Fr、B组用14Fr、C组用16Fr。观察患者留置导尿期间舒适度、导尿管阻塞、导尿管滑脱及拔管后自行排尿成功、肉眼血尿情况。结果A组留置导尿舒适度优于B组、C组,拔管后肉眼血尿发生率低于B组、C组,A组发生导尿管滑脱1例;3组导尿管阻塞、拔管后自行排尿成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留置导尿选用12Fr双腔气囊导尿管可降低因导尿管引起的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发生排尿异常的关系,以减少拔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 0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按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分为对照组630例,观察组370例,观察2组留置尿管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对于拔管后排尿异常者,实施对症护理.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为5.1%,观察组为12.7%,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采取对症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拔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排尿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发生排尿异常的关系,以减少拔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 0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按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分为对照组630例,观察组370例,观察2组留置尿管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对于拔管后排尿异常者,实施对症护理.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为5.1%,观察组为12.7%,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采取对症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拔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刘华  姚秋近 《全科护理》2020,18(24):3171-317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留置尿管病人最佳拔管时机,以减少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概率。[方法]以脑外伤、脑卒中及脑肿瘤住院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选取98例膀胱灌注量≤500 mL有尿意感,储尿期膀胱压力40 cmH_2O(1 cmH_2O=0.098 kPa)的病人作为入组标准。在平卧位、带管且气囊排空状态下,自行排尿将尿管冲出病人列入A组;有强烈尿意感但不能自行排尿,给予调整成坐位或如厕,观察其能否自行排尿并给予拔管病人列入B组;出现漏尿但未将尿管冲出病人拔管后列入C组。比较各组病人拔管成功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根据拔管成功例数分析,A组成功率最高(100%),B组成功率最低(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拔管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分析,A组无任何并发症,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其中尿常规显示感染指标较前升高的病人占1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为膀胱灌注量≤500 mL有尿意感,储尿期膀胱压力40 cmH_2O,在带管、气囊排空状态下病人能自行排尿且排尿量大于灌注量。  相似文献   

11.
林志梅 《全科护理》2013,11(22):2025-202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放置及拔管技巧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拔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尿管放置及拔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拔管方法,可降低病人的不舒适感及拔管时的疼痛感,同时降低拔管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无痛拔除尿管的方法。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手术且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7例。观察组在术毕麻醉清醒后,夹管训练2~3次,待膀胱再次充盈有尿意时,将气囊中的生理盐水抽尽,再往回注0.3ml生理盐水,在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对照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在气囊壁塌陷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排出体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及尿道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80%、19.16%,对照组拔管后的尿道刺激性疼痛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在膀胱充盈有尿意且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让尿管随尿液一起排出尿道的方法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拔管后尿道疼痛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罗丽云  陈丽旋  詹丹萌 《全科护理》2011,(20):1793-1794
[目的]观察普外科中年男性病人不同方法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留置尿管的中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无菌液状石蜡5 mL后也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及置管后疼痛程度、肉眼血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盐酸丁卡因胶浆可明显减轻围术期中年男性病人的疼痛程度及肉眼血尿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洪黎霞  闵立霞 《全科护理》2011,(17):1549-155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拔管时气囊放气的方法。[方法]将6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气囊按1次放气,实验组分3次放气,在放气的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放气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呛咳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次放气能减少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拔管放气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呛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情况。方法:由病区护士长或护士收集住院病人的导管留置资料,共调查住院病人2783例。结果:①住院病人应用导管共41种,2278根,有12例导管发生非计划拔除,占0.52%。存在非计划性拔除的导管分别为:胃管、气管切开管、静脉留置针和PICC置管,脱落率分别为5.10%、3.60%、0.28%、0.50%。②有关管道脱落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自己拔管比例较高,所占比例高达同类管道总数的5.10%,非人为原因脱落3例,占同类管道总数的1.91%。③脱落后果分别为:病房护士置管6例,占66.67%,再次手术置管和重新静脉穿刺各1例,分别占所有处理方法的11.11%,另有1例无须处置,3例脱落后果缺失。④各科室导管非计划性脱落比较:神经外科的胃管、静脉留置针的脱落率和脱落密度均较高。结论:与国际相关报道相比,该院非计划性导管脱落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留置胃管和神经外科病人留置管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男性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我科室留置尿管的102例男性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将尿管固定在患者下腹部,以便于观察尿的颜色和尿量,导尿后每天清洁尿道口后予氯霉素眼水滴尿道口.注意插管操作,指导患者提肛肌等功能锻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无菌导尿护理.结果 实验组发生尿路感染伴发热2例,拔管后尿道口粘连1例,膀胱刺激征6例.感到重度不适1例(2.0%),中度不适11例(21.6%),轻度不适19例(37.3%),无明显不适20例(39.2%).实验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尿道口粘连、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舒适度明显较高.结论 护理干预对男性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胃管固定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留置鼻胃管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法,试验组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固定法,观察两种胃管固定方法对病人在留置胃管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在病人舒适程度、感觉活动不便、担心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食管癌病人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经皮置入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将100例放置PICC与CVC的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进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普通透明敷贴,改进组采用安舒妥Ⅳ3000敷贴固定导管。观察2组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不同固定方法导致的局部感染,皮肤过敏,皮肤破溃,导管脱落,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成角及不适感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舒妥Ⅳ3000敷贴固定PICC与CVC导管的改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