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军 《医药世界》2010,(9):1015-1016
目的探讨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联合应用在治疗药物性肝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组26例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对照组24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及时联合应用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衰竭,可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和治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浆置换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肝衰竭具有暂时的支持作用,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3.
王厚安 《医药世界》2010,(5):422-42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将辽宁省丹东市传染病医院2005-12-2009-03收治的45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浆置换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肝衰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爱武  黄强 《海峡药学》2011,23(2):129-130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肝病科2008年9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早期肝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中期患者有效率为50%,晚期患者均无效死亡。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获得病情恢复时间。血浆置换进行得越早,疗效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8例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愈及好转出院36例,治愈及好转率75.00%,死亡12例,病死率25.00%,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 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对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82.1%(23/28)),平均住院为28d,对照组好转率为53.3%(16/30),平均住院日为41d。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中毒性鼓肠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别为(586±188)μmol/L和(212±96)μmol/L,血氨分别为(57±12)μmol/L和(39±19)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32±4)%和(72±18)%,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不如治疗组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42例肝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结果治疗后PT、INR、AT-Ⅲ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Fbg、APTY、TT、PTA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部分改善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罗小瑾 《江西医药》2007,42(3):227-228
目的 探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5年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21例,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甲胎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及其变化等因素,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愈或好转15例,存活率71.4%.(1)年龄越大,疗效越差,大于60岁的患者有效率为43.9%.(2)慢性肝衰竭早期、中期存活率分别为92.3%、62.5%.(3)血清总胆红(TB)升高、甲胎蛋白(AFP)高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血清白蛋白(Alb)降低与血浆置换的疗效有关.(4)PE停止治疗3d后,复查肝功能、TB反弹率,无效组明显高于有效组.结论 年龄、临床分期、原发病的严重度是影响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动态监测肝衰竭患者的TB是提高PE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6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共146例次,观察并总结治疗中及治疗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后24h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1.2%),以低钙致口唇麻木最常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不良反应发生少,是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各种肝脏疾病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满意的特殊治疗方法.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ALS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早期肝衰竭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能明显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全身情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血浆置换是血液净化常用的可靠手段之一,用于肝衰竭早期的人工支持治疗,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物质,补充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为其肝细胞再生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48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48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为62.2%(92/148);临床症状无好转48例;死亡8例。治疗后TBi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PT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和PTA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早期患者临床好转率为85.7%均高于中期的59.5%和晚期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3次以上(包含3次)血浆置换的患者TBil下降幅度为65.93%高于连续3次以下的4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8例患者共进行血浆置换治疗436次,出现不良反应58次(13.30%)。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疗效明显,连续多次治疗对降低TBil效果更好,治疗早、中期肝功能衰竭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HBsAb阳性血浆,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b阳性血浆,并尽量选择同时HBeAb和HBcAb阳性的血浆,进行肝衰竭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的治疗。每次3 000ml血浆置换量。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HBsAg和HBeAg的血清学转换率,12月时的生存率及HBV-DNA的阴转率。结果置换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12月时,HBsAg和HBeAg的血清学置换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的生存率也有非常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HBsAb阳性血浆,用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时,HBsAg和HBeAg血清学转率明显提高,生存率明显提高,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程玲  武正菊 《北方药学》2015,(3):173-173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21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未加用任何保肝药。每月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轻度肝功损伤则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结果:肝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肝损害者肝功能治愈率达80%,有效率100%。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14.
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对中毒患者肝衰竭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中毒患者肝衰竭时的不同效果。方法筛选出各种不同毒物中毒患者分别接受血液灌流(HP组)和血浆置换(PE组)治疗后,比较其肝脏功能指标的改变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肝脏替代治疗以及毒物清除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液灌流组中,患者血内白蛋白下降较血浆置换组明显(P<0.05)。结论对于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都能有效地进行肝脏替代治疗和清除毒物。  相似文献   

15.
刘丽 《淮海医药》2011,29(5):409-410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PE)对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PE)对50例不同时期的肝衰竭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指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78.00%,其中早期87.50%,中期8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在预防抗痨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及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200例门诊初治肺结核病人分二组,一组在抗痨的同时加用甘草酸二铵,另外一组抗痨同时不加任何保肝药物。结果:治疗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草酸二铵在预防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及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的改善肝功能,提倡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炎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傲  石小枫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28-353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药物性肝炎344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基础病、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等总结其发病规律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基础病主要为肺结核、糖尿病、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精神性疾病等;引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以中药、抗结核药、抗生素为主;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尿黄、眼黄、身黄、恶心、皮肤瘙痒等;停药及保肝治疗后治愈率93.9%,肝衰竭发生率6.1%,死亡率0.9%,发生肝衰竭以抗结核药为主,其次为中药.人工肝支持治疗药物性肝炎,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结论:应高度重视药物性肝炎,注意了解药物的成分、适应证、禁忌证,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主要有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及是否合并乙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