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其中8例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腹膜后恶性肿瘤15例,病灶平均直径较大,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有远处转移、毗邻大血管被包绕或被侵犯,并常侵犯邻近的组织器官。腹膜后良性肿瘤5例,其表现与恶性者大致相反。结论: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能精确地进行定位诊断;其CT表现除对分化好的脂肪类肿瘤与非何杰金淋巴瘤进行定性诊断外,对于其他肿瘤为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neoplasm,PRN)临床少见,因临床症状无特征性,生长范围广泛,部位深在,依赖临床定性诊断有相当难度,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收集我院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表现,旨在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4~57岁。临床症状:全部因腹部包块、腹痛就诊。采用GE Hispeed NX-I螺旋扫描机,扫描条件120~140kV,250~280mA,矩阵512×512,Pitch:1,层厚间隔为5mm或10mm。本组病例全部进行平扫,20例作了增强扫描,增强均用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螺旋CT资料,4 例作平扫,28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32例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17例,其中间叶组织来源16例,11例为恶性,神经组织来源10例,3例为恶性,残余胚胎组织来源3例,均为良性,来源不明3例,均为恶性.CT定位正确28 例(87.5%),定性正确20例(62.5%).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螺旋CT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提供明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螺旋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组和 3D成像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3 3例腹膜后原发肿瘤螺旋CT定位正确 3 1例 (93 .9% ) ,区分良、恶性正确 2 7例(81.8% ) ,组织类型估计正确 11例 (3 3 .3 % )。MPR和 3D成像显示肿瘤和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及对周围器官的侵犯较直观、准确。结论 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定位诊断有较高价值 ,对定性诊断有较大帮助 ,对病理类型估计有一定限度 ,MPR和 3D成像对评价肿瘤对周围器官的侵犯及其可切除性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特点,试图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腹膜后肿瘤的CT图像,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腹膜后肿瘤的CT特点。结果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胃肠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4例,副神经节瘤2例,嗜铬细胞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皮样囊肿1例,脉管瘤3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其CT表现各不相同,CT定位腹膜后的准确率为71.42%(20/28),其中准确定性率为21.42%(6/28)。另有8例错误定位于腹膜后的脏器。结论腹膜后肿瘤种类多,其CT表现有很多重叠,但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膜后原发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材料与方法 对 2 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显示腹膜后原发肿瘤的敏感性为 10 0 % ,定位诊断正确率为 84.0 % ,良、恶性定性诊断率为6 8.0 %。肿瘤径线较大 ,腹膜后器官和相邻的血管受压移位 ,肿瘤与邻近腹腔内器官间的脂肪间隙中断或消失 ,以及与邻近盆壁和/或腹后壁间界限不清均为肿瘤定位、定性特征性CT表现。结论 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有一些重要的征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MR检查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腹膜后原发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和/或M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本组27例中,其中神经源性11例(神经鞘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副神经节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淋巴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淋巴管瘤2例,成熟畸胎瘤2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脂肪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本研究正确诊断腹膜后肿瘤21例(84%),误诊6例.结论 正确识别CT和MR特征性表现对原发腹膜后肿瘤定位、正确诊断或缩窄诊断范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22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8例,恶性14例。结合文献,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并对良、恶性肿瘤的CT鉴别作了探讨。笔者认为:CT对腹膜后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因其位置隐蔽,早期临床上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相当大,需与腹膜后继发性肿瘤,腹膜后器官的肿瘤以及腹腔肿瘤等特别,本文收集16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合文献,复习其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1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RPF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2例行平扫,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表现为腹膜后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影,包绕腹膜后大血管或输尿管。11例中2例为软组织肿块型,9例为弥漫型,11例均包绕后腹膜大血管或输尿管,6例有单侧或双侧肾积水。CT平扫为腹膜后软组织影,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近似肌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变的大小、范围、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对RPF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附4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叙述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同时,CT对于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点,旨在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诊断(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等的关系,同时,CT对于后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求,旨在提高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1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94—2001年6月收治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5/10),其次是腹部包块(3/10);肿块多位于上腹部;肿瘤长径6~45cm;病理类型以神经鞘瘤多见(5/10)。10例均行手术探查,8例肿瘤完整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仅做活检。获随访9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腹部平片、X线钡剂造影、肾盂造影等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B超、CT、MRI、DSA意义较大。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气管肿瘤20例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20例原发气管肿瘤,良性1例,CT表现为腔内光滑结节,窄基底,气管壁无增厚;低度恶性肿瘤6例,表现为宽基底腔内结节型及围管浸润型为主;恶性肿瘤13例,CT表现为腔内外生长型及隆突肿块型。临床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喘鸣、咳血丝痰。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显示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形态学特征,有利于病灶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行腹膜后上区扫描病例26例,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不能确切定位的病例再采用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重建。结果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26例轴位CT像中,很难定位的有5例(19.5%),采用冠状位、矢状位等多层面重建后,定位准确率为100%。结论16排螺旋CT重建效果好,在腹膜后上区定位诊断优于其他CT。  相似文献   

16.
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多发胶质瘤4例,其中恶性室宫膜瘤3例,表现为脑室内及额顶叶脑实质内实质性肿块或囊性病变,多发星形细胞瘤1例,病变分别位于额叶及小脑蚓部;双侧听神经瘤及多发脑膜瘤各3例、CT和MRI表现均较典型;脑膜瘤合并胶质瘤3例、脑膜瘤合并听神经瘤1例和垂体瘤合并胶质瘤1例。结论:结合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可对大多数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作出正确诊断,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14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验、教训。方法对我院1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部包块。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91.6%,94.2%。其中良性肿瘤44例,占38.6%,恶性肿瘤70例,占61.4%。本组良性肿瘤切除率95.5%,恶性肿瘤切除率85.7%。术后良性肿瘤复发4例,行根治术;恶性肿瘤复发31例,26例行根治术,5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RPT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PRPT的关键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侵犯脏器者应采用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不能切除和切除后再发者宜探查活检和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鼻腔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将 4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肿瘤分为 2组 ,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例鼻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中 ,17 2 0病变起源于鼻前庭或鼻前部 ,16 2 0鼻翼鼻背受侵 ,19 2 0病灶密度均匀 ,17 2 0骨质无异常或骨质呈虫蚀状或虚线样吸收。 2 1例鼻腔其它恶性肿瘤中 ,11 2 1全鼻道受侵 ,12 2 1双侧鼻腔受侵 ,17 2 1密度不均匀 ,16 2 1骨质破坏。结论 鼻腔NHL与鼻腔其它恶性肿瘤有明显不同的CT影像表现 ,其中病变密度、骨质改变、鼻翼鼻背受侵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