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对临床462例患者全血标本进行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及对照目测分类.结果中性粒细胞两者相关系数(r)为0.96,嗜酸性粒细胞为0.86;嗜碱性粒细胞为0.89;淋巴细胞为0.82;而单核细胞为0.63.除单核细胞外,两种分类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核细胞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除单核细胞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用仪器分类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相当于目测分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方法仪器检测338例非白血病标本共4组,其中WBC减少组86例,WBC正常组127例,WBC增高组12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39例;同时进行血涂片人工分类。结果仪器与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在WBC正常、增高或减低各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者相关性良好(r〉0.900),而单核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两者相关性较差(r〈0.700);嗜酸性粒细胞在WBC正常、增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00)。在WBC正常、增高或减低各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镜检法明显高于仪器法(P均〈0.001);而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则镜检法明显低于仪器法(P均〈0.001)。结论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可准确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并且可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中准确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而单核细胞分类两者结果差异较大,且仪器对有异常细胞存在的标本又可能不分类,说明高档次的血细胞分析仪也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其异常细胞的检测能力仍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工法和仪器法检测不同人群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同时检测300份血标本,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仪器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结果均比人工显微镜检测结果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仪器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结果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为标准,评价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新生儿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分别检测83例新生儿血液标本做比对。结果仪器提示有核红细胞阳性率为84%,而镜检阳性率为72%,仪器与镜检分类相关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镜检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87、0.70,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29和0.18。结论 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的有一定误差,尤其是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类相差很大,建议必须人工镜检进行白细胞分类并根据有核红细胞数对白细胞计数做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VCS技术对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GEN-S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VCS技术对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方法分别采用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对182例正常对照组和8612例患者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百分率(MO%)>12%R共327例各种疾患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GEN-S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的五种白细胞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疾患组当仪器分类MO%>12%时,肝病组、肾病组、癌症化疗组、肺病组的MO%结果仪器法显著高于手工法(P<0.01),肾病组、肺病组和癌症化疗组的淋巴细胞百分率(LY%)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肝病组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结论贝克曼库尔特GEN-S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结果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但对白细胞分类MO%>12%的标本应手工复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色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8月100例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五色流式细胞术可分类计数外周血16种白细胞,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技术比较,成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无明显改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分类方法计数5种成熟白细胞结果均具有一定相关性(γ=0.934、0.885、0.846、0.924、0.672,P0.01)。结论五色流式细胞术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技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相关性良好,且可提供更多的白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国Beckman Coulter 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进行病情监测。方法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镜检法对单核细胞百分率(MO%)在15%~20%和大于20%的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与人工分类是否一致,进而对仪器法的可靠性作出评价。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的5种白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在15%~20%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分类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MO%20%的血标本,仪器法所测MO%结果高于手工分类法(P0.01),其他细胞两种分类方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结果正常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准确,但对MO%15%的血标本需手工复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从不精密度、可比性、临床诊断敏感性这三个方面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评价.结果 该仪器的批内、短期和长期不精密度分别在0.91%~15.53%之间.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与人工显微镜法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6 4,0.941 8,0.700 7,0.931 3和0.811 1.200份临床病例类型与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各类白细胞的临床符合率分别在5%~100%之间.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精密度及临床诊断敏感度,与人工显微镜分类有较好的相关性等特点,它可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进行初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异常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72例非白血病肿瘤患者标本共3组,其中WBC减少组57例,WBC正常组59例,WBC增高组56例;同时进行血涂片人工分类。结果仪器与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在WBC正常、增高或减低各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二者相关性良好(r〉0.900),而嗜碱性粒细胞二者相关性较差(r〈0.700)。在WBC正常、增高或减低各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镜检法明显高于仪器法(P〈0.01);而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则镜检法明显低于仪器法(P〈0.01)。结论与镜检法作对照,血细胞分析仪仅可作为白细胞分类的一种过筛手段,其异常细胞的检测能力仍然存在缺陷。需要通过显微镜镜检来进行修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XE-5000研究参数白细胞分类结果与镜检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能分类时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XE-5000白细胞不能分类的血液病患者66例和非血液病患者66例,分别进行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分类.对XE-5000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者结果的关系.结果 血液病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59、0.654、0.846和0.417(P<0.01).非血液病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908、0.416、0.420(P<0.01)和0.069(P>0.05).两种方法相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呈高度正相关,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中度正相关.结论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结果可靠,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为分类提供一个可行方法,临床可参考研究参数分类结果出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GEN-S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VCS技术对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采用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对182例正常对照组和8612例患者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百分率(MO%)>12%R 共327例各种疾患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GEN-S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的五种白细胞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疾患组当仪器分类MO%>12%时,肝病组、肾病组、癌症化疗组、肺病组的MO%结果仪器法显著高于手工法(P<0.01),肾病组、肺病组和癌症化疗组的淋巴细胞百分率(LY%)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肝病组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结论 贝克曼库尔特GEN-S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结果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但对白细胞分类MO%>12%的标本应手工复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250例全血标本进行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及对照目测分类。结果 无异常提示150例,中性粒细胞两者相关系数(r)为0.935;淋巴细胞为0.935;单核细胞为0.574;嗜酸粒细胞为0.724;嗜碱粒细胞为0.113。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两种分类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有异常提示100例,发现警告真实值为83%,假警告为17%,50例白血病标本仪器检查结果均提示有异常细胞或无法分类。结论 无异常提示,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用仪器分类的结果相当于目测分类。说明该仪器对分类正常者是一种较理想的过筛工具,同时也说明仅靠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类仍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两种结果的可比性,为现代化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一份标本,连续测定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用质控物,连续测定23天,观察其批间精密度;将90例血标本的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9,0.9775,0.8053,0.8695,0.5243(P<0.01).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准确等优点,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刮血法和吸血法两种采血方式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同时使用刮血法和吸血法采集60例门诊患者手指末梢血,用MINDRAY BC53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进行血细胞形态学人工镜检和血小板手工计数,比较两种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刮血法对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影响,同时增加仪器假报警;吸血法采集末梢血对血细胞分析结果影响小,且可以减少仪器假报警.结论 吸血法采集末梢血更适合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分析,并与健康人群比较,探讨白细胞分类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或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PCR核酸检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静脉血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做白细胞分类,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其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白细胞分类中单核细胞比例和计数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或筛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分类白血病反应。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为:(28.6±5.7)×109/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49.9%±10.6%,淋巴细胞15.2%±4.3%,单核细胞2.2%±1.2%,嗜酸性粒细胞0.4%±0.3%,嗜碱性粒细胞32.3%±10.2%。镜检分类为:中性粒细胞85.6%±11.8%,淋巴细胞12.9%±5.1%,单核细胞1.5%±1.4%,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其中中毒中性粒细胞为36.5%±7.6%。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为:89.6%±1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83.1%±12.5%,积分395±63。结论MAXM血细胞分析仪把类白血病中毒中性粒细胞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两种结果的可比性,为现代化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一份标本,连续测定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用质控物,连续测定23天,观察其批间精密度;将90例血标本的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9,0.9775,0.8053,0.8695,0.5243(P<0.01)。结论Sysmex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准确等优点,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检测外周血细胞的结果差异与相关性。方法收集150例门诊标本,分别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镜检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并用瑞氏染色镜栓分类,比较处于低值、参考范围与高值标本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仪器法和手工法在参考值范围标本内的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关性良好。但是,在血小板低值标本和白细胞高值标本,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分类仪器法和手工法结果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结论CD-1700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降低与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多的标本须通过手工镜检复查,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T-1800i测定血常规单核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避免误诊、漏诊。方法采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分类,对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及时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当患者血液中存在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原始及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等细胞时,仪器分类会出现单核细胞的假性增高,而且比例越高,结果差异越大。结论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当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时,其分类结果不可靠,必须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加以纠正,避免异常血细胞漏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ysmexXT-1800i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对XT-1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的328份标本进行手工血涂片、染色及显微镜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仪器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分类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6、0.969、0.826、0.884、0.446;仪器无报警提示的标本分类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r值分别是0.996、0.984、0.868、0.887和0.529。结论对有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都应进行手工血涂片、染色及显微镜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