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烟在工业化国家是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最大的可预防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烟草将成为最大的一个健康问题,可导致每年约840万人死亡.烟草在肺癌、头颈部癌、泌尿道癌和胰腺癌的病因学方面尤其重要.减少染上吸烟习惯的青年人数量和帮助那些已经开始吸烟的人戒烟是预防癌症的关键.烟草或尼古丁依赖性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病症.双生子研究揭示了吸烟易感生的差异和持续性的不同与一些遗传因素有关.减少使用烟草和治疗尼古丁依赖性的可行干预措施为公共卫生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了疾病预防的一个良机.5种药物疗法(尼古丁口胶、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吸入剂、尼古丁鼻腔喷雾剂和安非他酮)及行为疗法既有效又安全,使戒烟率提提高了一倍,并且与副作用少于5%导致的退出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药物戒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大国,有3.5亿烟民,占世界吸烟总数的四分之一,另有9亿多被动吸烟。确凿证据表明吸烟与被动吸烟可引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我国每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数约100万。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愈来愈表明需要对吸烟所致的发病和死亡及社会经济负担的增加给予足够的重视,阻止青少年吸烟,促动并帮助吸烟戒烟是控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吸烟可引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其危害人所周知。因此,吸烟和戒烟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从目前国内外重视吸烟与健康的情况看,促使和帮助亿万烟民戒烟已成为一项重要社会任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公布的最新材料称,在停止吸最后一支香烟后的20分钟,人体便开始发生下列变化。 20分钟:血压降至正常,脉搏恢复正常,手和足温度恢复正常。 8小时:血中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氧水平升至正常。  相似文献   

5.
烟草的危害性已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行为性疾病因素,在全社会,一方面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为代表的卫生系统加大了对烟草危害性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一些公共场所也加大了对无吸烟场所的构建,形成了一种对戒烟行为的外在要求。随着宣传的深入,吸烟者已经从根本上认识了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宜都市在2006年5月参加了国际戒烟竞赛,为评价此次戒烟竞赛的效果,于2007年5月从1116参赛者中抽取了117人,对戒烟竞赛后一年进行了随访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访对象为宜都市2006年5月参加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福建省成人戒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全省≥15岁成人6 001人,用入户方式问卷调查。按2010年第六次普查人口进行加权计算,用戒烟率描述戒烟行为,用复杂抽样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吸烟者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成人吸烟者戒烟率为15.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吸烟者戒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家中室内有无禁烟规定。家中室内有禁烟规定者戒烟率更高(OR=2.21);44~65岁组比15~24岁组戒烟率更高(OR=7.10)。结论福建省吸烟成人戒烟率较低,应提高戒烟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制定有效的控烟策略,以促进吸烟者戒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伐尼克兰在临床实践中对戒烟门诊患者戒烟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吸烟者799人,每名患者首诊时进行标准的基线问卷评估,并在第1、第3和第6个月进行随访.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每名患者完成面对面的咨询和个体化戒烟干预.接受药物辅助戒烟者定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n=272),未用药者为单纯心理干预组(n=527).采用意向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7天时点戒烟率、3个月随访时的1个月持续戒烟率和6个月随访时的3个月持续戒烟率.结果 6个月随访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的7天时点戒烟率显著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34.6% vs. 23.1%;OR=1.75,95% CI:1.27~2.42;P<0.001),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的3个月持续戒烟率也显著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31.3% vs. 18.2%;OR=2.04,95%CI:1.46~2.86;P<0.001).1和3个月随访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无论是7天时点戒烟率还是1个月持续戒烟率均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结论 在真实临床实践的戒烟门诊中,给予戒烟者药物辅助戒烟可有效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8.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这种慢性肺部疾病的名称中包含了两个定语、或者说有两个限定。一是慢性,这不难理解。一是阻塞性,是说这种疾病是以呼吸的气流受到限制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9.
三分之一可预防、三分之一可根治、三分之一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虽然癌症每年在我国新发超过350万例,但已成为可防、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如何让公众更科学地防癌抗癌,避免误区,绕开陷阱?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交给公众一个防癌抗癌的科学锦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肺癌已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对于肺癌,目前还缺乏可以普遍推广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大多数肺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肺癌高发因素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如果改善空气质量和远离烟草,完全可以有效避免肺癌的侵扰,而控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87%的肺癌死亡都同吸烟有关(包括被动吸烟),控烟能减少50%以上肺癌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15~69岁常住居民吸烟和戒烟现状及其对烟草危害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烟草防控和戒烟宣传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抽取2132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面访调查。结果经加权调整后,甘肃省15~69岁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30.7%(95%CI=29.3%~31.5%),现在吸烟率为27.5%(95%CI=26.6%~28.7%),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1.6%(95%CI=20.8%~22.7%),戒烟率为12.1%(95%CI=10.8%~13.2%);现在吸烟者中考虑1年内戒烟的居民仅占16.2%;甘肃省15~69岁常住居民对吸烟会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和阳痿的知晓率分别为28.2%、34.0%和18.2%,对"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肺癌的知晓率分别为34.5%、52.8%和54.9%。结论甘肃省15~69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较高,戒烟率较低,对烟草危害认识不足,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不强。  相似文献   

12.
吴承菊  邢华  杨洁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95-1996
目的初步评价盐酸安非他酮戒除烟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3名受试者口服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150~300mg/d,疗程7周,观察12周。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及12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周时的戒烟率为20.9%(9/43),12周时为34.9%(15/43)。随着服药时间延长,日吸烟量逐渐减少。烟草依赖自评量表结果显示12周时,各种戒断症状的发生率较4周时明显下降。观察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6.2%)、呕吐(2.3%)、异常梦境(4.7%)和情绪改变(7.0%)。没有受试者因为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盐酸安非他酮对戒除烟瘾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陈晓农 《健康》2012,(5):12-13
戒过烟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吸了戒,戒了吸,反反复复。烟民们不禁感叹:戒烟好难啊!事实真是如此吗?让我们看看老烟民周先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王卓群  冯国泽  杨焱  姜垣  南奕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339-2341
[背景]国际戒烟竞赛(Quit & Win)是一个帮助众多吸烟者戒烟的积极方法.2006年是我国第6次参加国际戒烟竞赛,共有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和1个特别行政区的95244人参加此次戒烟竞赛.参赛者分别通过各地卫生机构、互联网、报刊杂志、书信等途径报名.为评价参赛者戒烟效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于2006年6月期间开展了竞赛一月随访.[方法]在戒烟竞赛开展1个月后,以5%的比例抽样对21个省(市)3,657人进行随访.[结果]1月戒烟率为56.2%;复吸的影响因素分析,24.3%的人受到烟草广告或烟草促销的影响.[结论]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对参赛者戒烟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参赛目的对戒烟成功与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6年参加国际戒烟竞赛者1个月和1 a后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竞赛的全省4619名报名者于1个月和1 a后通过电话、邮寄等方式进行等距抽样随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资料及吸烟情况、戒烟情况和复吸情况。调查数据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并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持续戒烟1个月者占51.9%,持续戒烟1 a者占38.0%。单因素分析中,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个月的主要因素是参赛目的(χ^2=75.799,P=0.000);影响持续戒烟1 a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χ^2=9.953,P=0.019)、参赛目的(χ^2=52.227,P=0.000)、戒烟措施(χ^2=7.882,P=0.019)。多因素分析中,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个月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戒烟态度、参赛目的,OR(95%CI)分别为0.98(0.964-0.997),1.198(1.195-3.080),2.812(2.152-3.675);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 a的主要因素包括婚姻、吸烟量、戒烟态度、参赛目的、戒烟措施,OR(95%CI)分别为1.915(1.085-3.381),0.720(0.546-0.951),0.529(0.330-0.847),3.171(2.233-4.501),1.901(1.294-2.793)。参赛者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等。结论2006年福建省开展的国际戒烟竞赛活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今后仍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并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力量,以减少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40岁吸烟人群烟草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广泛开展戒烟干预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以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40岁居民吸烟和烟草依赖的相关变量。应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我国≥40岁现在吸烟和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烟草依赖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分析现在吸烟者22 380人,现在每日吸烟者19 999人。≥40岁现在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1.1%(29.3%~32.9%),其中男性为32.0%(30.2%~33.9%),高于女性17.6%(13.4%~21.7%);乡村为32.7%(30.2%~35.2%),高于城镇;40~59岁年龄组重度烟草依赖率较高,为33.3%(31.3%~35.2%)。≥40岁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5.0%(33.0%~37.0%),男性为35.8%(33.8%~37.8%),女性为22.0%(16.8%~27.2%)。在现在吸烟人群和每日吸烟人群中,文化程度越低,重度烟草依赖率越高;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18岁及以后开始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吸烟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非患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吸烟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略低于非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部和东部地区、40~59岁年龄组、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运输和商业服务职业、文化程度低、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患重度烟草依赖的风险高。结论 我国≥40岁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水平较高,戒烟干预服务客观需求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戒烟干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田玉成  唐涛 《中国保健》2007,15(16):74-74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卫生工作由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过渡,在人们关注生物因素对人们健康影响的同时,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致病作用都与人类对自身、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不当有关.随着重大疾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传染病的新发与复燃,劳动职业病的发生、菌毒种的变异,耐药菌株的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个人预防控制等,都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建立在预防为主的工作模式上,科学合理的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才能使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使人们摆脱疾病,享有健康.  相似文献   

18.
19.
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的内涵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健康危险因素的影响,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疾病社会负担测量方法探讨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疾病的社会负担对总疾病负担的影响。方法 以脑卒中为例,用失能调整寿命年指标对其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并以住院患的陪护情况为代表尝试测量其部分社会负担。结果 在所研究人群中,以每千人失能调整寿命年表示的脑卒中患本人的疾病负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70和9.38,而患住院期间的陪护负担分别相当于其本身疾病负担的2.2%和2.8%。结论 疾病负担测量中应考虑社会负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