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pG-ODN2216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pG-ODN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极化作用,以及培养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 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与CpG-ODN2216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释放水平.结果 CpG-ODN2216能刺激淋巴细胞向TH1、Tc1转化,对TH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IL-2、IL-4和IL-10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G-ODN2216可以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向TH1、Tc1极化,并诱导PBMC产生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介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及细胞免疫应答的模式并探讨其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和各型乙肝患者的PBMC在体外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其: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相比,各型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各型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应答的模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TH1/TH2漂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外周血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ELISPOT法检测TH1/TH2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结果胃癌病人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降低,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升高,TH1/TH2比值降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IL-12和抗IL-4单抗组,TH1细胞阳性率增加,TH2细胞阳性率降低,TH1/TH2比值升高;加IL-4和抗IFN-γ单抗组TH1细胞阳性率降低,TH2细胞阳性率升高,TH1/TH2比值降低(P<0.05).结论胃癌病人TH1细胞受抑制,TH2细胞亢进,导致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受抑制.利用IL-12诱导TH1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恢复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4.
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Mosm ann等[1]根据T辅助淋巴细胞(CD4 )分泌的细胞因子谱的不同,将CD4 细胞分为TH1和TH2亚群。测定TH1和TH2亚群的变化,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为临床调整TH1/TH2失衡提供正确的治疗措施。由于目前尚无区分TH1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所以只能根据细胞亚群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间接检测TH1和TH2细胞的数目和功能[2]。以往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 etry,FCM)检测TH1/TH2细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单标记法对细胞膜表面分子和胞内的细胞因子进行染色,以FCM分析通过群组信息来确定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3];二是用三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在循环毒毒蛇咬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循环毒毒蛇咬伤患者108例,根据国际蛇伤诊断标准分为轻度蛇咬伤组82例与重度蛇咬伤组26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蛇咬伤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偏低(P<0.01);细胞因子IL-4、IL-6、IL-10、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蛇咬伤组两两比较,重度蛇咬伤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轻度蛇咬伤组(P<0.05),IL-4、IL-6、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蛇咬伤组(P<0.05)。结论循环毒毒蛇咬伤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的T淋巴细胞数量的改变和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紊乱,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T_H1、T_H2、T_H17及Treg细胞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T_H1、T_H2、T_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中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GF-β、IL-2、IL-4、IL-6、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存在TH1、TH2、TH17及Treg细胞的比列失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分析其在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AS患者和48例体检健康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R3、IFN-γ、TNF-α和IL-4水平,并分析血清DcR3水平与AS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患者血清DcR3、TNF-α和IL-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且活动期AS组DcR3水平高于稳定期AS组(P0.05);AS患者血清IFN-γ/IL-4(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cR3与IL-4、TNF-α、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0.31、0.41、0.38、0.65,P均0.01),DcR3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38,P0.01),与IFN-γ和血小板计数(PLT)无相关性(r=-0.12、0.23,P均0.05)。结论 AS患者血清DcR3水平显著升高;AS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增高,其中TH2类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34/CD134L共刺激分子对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在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活动期HSP患者10例,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成:(1)对照培养组;(2)单纯刺激组;(3)抗CD134组;(4)地塞米松(Dex)组。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结果 (1)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前,活动期HSP患者PBMC培养液上清分泌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FN-γ低于健康对照组;(2)在PHA刺激下,活动期HSP患者PBMC分泌的IL-4又较刺激前明显增加;(3)抗-CD134单抗可使经PHA刺激的HSP患者PBMC分泌IL-4水平显著下降,导致IFN-γ水平增高,免疫应答朝TH1方向偏离;(4)Dex能显著抑制PHA刺激的原代培养PBMC中IL-4、IFN-γ的分泌水平。结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具有多重性,对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不均衡;抗-CD134单抗对减轻HSP患者PBMC的异常活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亚群细胞上CD137的表达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RA患者及34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iFN-γ+(TH1)细胞和CD4+IL-4+(TH2)细胞上CD137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中TH1+CD137+和TH2+CD137+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在RA组中TH1+CD13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TH2+CD137+水平.TH1+CD137+在RA活动组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正常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95.57±11.56、69.12±7.85和53.22±6.83,P<0.01);而TH2+CD137+在RA稳定组的水平明显高于活动组和正常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62.91±8.56、56.32±6.93和51.90±4.13.P<0.01).RA活动期TH1+CD137+细胞百分率与急性期指标ESR、CRP及活动期指标Stroke指数正相关(r=0.865,P<0.01;r=0.854,P<0.01;r=0.103.P<0.05);而稳定期TH2+CD137+也与RA活动期指标RF星正相关关系(r=0.306,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亚群细胞上CD137的表达存在异常.同时CD137的表达异常与RA患者不同病程和病情活动度相关.提示CD137参与了RA免疫反应的发展.尤其是在疾病的活动期,CD137有助于CD4+T细胞向TH1细胞的偏移,从而加速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而在稳定期,CD137可能通过刺激体液免疫来维持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病其免疫学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H1/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CD4^+TH1细胞和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的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 单位:武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对象:选择1999—03/2000—03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为患者组,男2例,女13例,其中12例受检者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为阴性。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或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男4人,女26人。纳入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 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总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进行检测,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②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活化的分泌细胞因子的TH细胞;细胞内有红色斑点的细胞为阳性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细胞为TH1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的细胞为TH2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TH1细胞、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③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数据间差异性。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TH1/TH2细胞定量分析结果。 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和健康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外周血的总T细胞(即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百分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患者组外周血的TH1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177;5.25)%,(14.93&;#177;3.82)%,P〈0.05];而其外周血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 结论: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方法 选取RA患者活动组25例、稳定组20例及健康人对照组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检测其外周血CD4+T细胞IL-17及FoxP3的表达。 结果 活动组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17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稳定组又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活动组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oxP3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及健康人对照组(P<0.01),但稳定组FoxP3表达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且这种变化与疾病的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及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变化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40例URSA患者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PD-1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IL-2、IFN-γ)/Th2(IL-4、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102例正常已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1)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D-1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下降(P均<0.05)。(2)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明显下调(P均<0.05)。(3)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D-1、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4)URSA患者外周血PD-1含量和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r=0.67,r=0.81,P均<0.05);与Th1型细胞因子呈负相关(r=-0.55,r=-0.73,P均<0.05)。(5)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者(P<0.05)。结论 PD-1可能通过下调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URS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_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APS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_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PAP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抗心凝脂抗体(a 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和狼疮抗凝物(LA)]的关系。结果 PAPS患者外周血T_H17细胞百分率为(1.98±0.78)%,血浆IL-17水平为(60.72±18.71)pg/m 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且T_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1)。PAPS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患者a 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近期(≥3月)无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PAPS患者相比,新近(≤1月)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血浆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T_H17细胞及IL-17与PAPS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提示T_H17细胞及IL-17参与了PAPS脉管症状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60-2661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价值。从收治的充血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抽取22例作为A组,光滑型口腔扁平苔藓22例作为B组,并选取2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IL-4mRNA与IFN-gamma mRNA的表达水平、IL-4与IFN-gamma的表达水平、IFN-gamma/IL-4 mRNA与蛋白表达量比值。A、B组IL-4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IFN-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口腔扁平苔藓患者IL-4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IFN-gamm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口腔扁平苔藓患者IFN-gamma/IL-4 mRNA与蛋白表达量比值及IFN-gamma/IL-4蛋白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Th1/Th2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有关,可作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AS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ytometric beadarray,CBA)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A的水平。结果 AS组TH1和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而TH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IL-2、IL-6、TNF和IFN-γ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但IL-4、IL-10和IL-17A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AS患者TH细胞亚群失衡,表现为TH1和TH17细胞比例及IFN-γ、TNF、IL-2和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细胞因子水平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T淋巴细胞IFN-γ(TH1)、IL-4(TH2)的表达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5例发病期和缓解期UAP患者血液标本以及20例正常健康时照标本血清IL-6和TNF-α用放免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和IL-4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分析技术检测。结果 经配时资料t检验,发作时患者血清中IL-6(762.8±318.4)pg/ml、TNF-α(3.1±1.6)ng/ml,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14.8±2.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02.6±196.4)pg/ml、(2.0±0.5)ng/ml、(8.8±2.4)%]和缓解时[分别为(462.4±216.8)pg/ml、(2.1±0.4)ng/ml、(9.4±3.0)%],P〈0.01。患者发病时淋巴细胞表达IL-4(2.6±1.4)%与正常对照组(2.2±1.4)%和缓解时(2.4±1.5)%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UAP患者发病过程中IL-6和TNF-α显著升高,同时表现TH1细胞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7.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病其免疫学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 TH1/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CD4+ TH1细胞和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的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武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9-03/2000-03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为患者组,男2例,女13例,其中12例受检者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为阴性.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或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男4人,女26人.纳入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总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进行检测,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②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活化的分泌细胞因子的TH细胞;细胞内有红色斑点的细胞为阳性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细胞为TH1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的细胞为TH2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TH1细胞、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③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数据间差异性.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TH1/TH2细胞定量分析结果.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和健康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外周血的总T细胞(即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百分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患者组外周血的TH1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5.25)%,(14.93±3.82)%,P<0.05];而其外周血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1、TH2细胞与外科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许多因素参与TH1、TH2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维持。在机体遭受创伤、烧伤、出血、手术等应激性打击以后,TH1、TH2细胞反应类型便受到神经-内分泌和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在上述外科应设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的示现并不是单纯的免疫抑制,而是从TH1诱导的反应转向TH2诱导的反应占优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癌组织中TH17细胞(CD3+CD8-IL-17+)的比例并分析其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在宫颈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标本,15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标本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和癌组织中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PBMC中CCR5、CCR6、CXCR4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测定癌组织标本中RANTES、CXCL12和CCL2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均升高(P<0.01和P<0.05),尤以宫颈癌晚期为著。宫颈癌患者PBMC中TH17细胞表面CCR6显著升高(P<0.01)。癌组织中CCL20 mRNA水平亦升高(P<0.05),RANTES、CXCL1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存在高TH17细胞水平,且随病程的进展呈现强势表达状态,监测TH17细胞水平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状态,有助于病程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TH细胞检测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淋巴细胞是高度异质性的群体,根据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分化抗原的不同,分为CD4^ 和CD8^ T细胞,这种分类对于区分T细胞的异质性有一定的价值。但随着对T细胞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介导的。1986年Mosmann等根据小鼠的CD4^ T细胞克隆产生细胞因子类型的不同,将CD4^ 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种类型,随后Romagnani等人证实人体内也存在相应的TH1和TH2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