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的262例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分析抑郁与各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了解ACS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和抑郁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ACS并抑郁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阵室速、室颤、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0.8%、11.4%、19.4%、21.4%、13.3%、9.4%和8.2%。抑郁均为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ACS并抑郁患者SDNN、SDANN、SDNNIDX、RMSSD、PNN50、HF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VLF、LF显著高于非抑郁组。抑郁严重度指数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相关。结论ACS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发生改变且抑郁与心率变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强化降脂治疗能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法将11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无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否,在入院24h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辛伐他汀组(n=56),后者开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发病当日和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脂,并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结果入选时二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时辛伐他汀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总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将入选时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辛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总心血管事件亦显著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在ACS的早期应用能显著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的ACS患者546例。根据他汀类药物初始治疗剂量分为普通治疗组(n=431)和强化治疗组(n=11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预后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长随访时间为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随访期间共有13例(2.38%)患者死亡,其中因心脏原因死亡12例(2.20%),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0.18%)。强化治疗组心绞痛[6.96%(8/115)和28.54%(123/431)]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8.26%(21/115)和32.71%(141/431)]发生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OR=1.533,95%CI 1.131~2.077;P=0.006)及年龄(OR=1.003,95%CI 1....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的统计数字,在所有年龄组人群中,受糖尿病困扰的患者为1.71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迅速增至3.66亿人,糖尿病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也将由2.8%增长至4.4%;中国作为糖尿病的高发区,2000年糖尿病患者约2000万人,2030年预计将升至4000万人以上^[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2-6]。目前,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已获得广泛共识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对青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基于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OSA-ACS的亚组分析,纳入研究对象为青年男性ACS患者。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ACS患者,均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患者分为中/重度OSA组(AHI≥15次/h)和无/轻度OSA组(AHI<15次/h)。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即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复合终点。绘制两组发生MACCE的Kaplan-Meier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青年男性ACS患者发生MACCE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青年男性ACS患者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他汀类药物应用基础上短期内使用依洛尤单抗能否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CCU收治的1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依洛尤单抗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87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基本临床信息、超声心动图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基线血脂水平和PCI术后1个月血脂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MACEs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期间MACEs和再发心肌梗死累积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83(0.54,1.54)mmol/L∶1.71(0.98,2.30)mmol/L,P=0.004]。经过6个月随访,试验组5例(12.2%)发生MACEs,对照组13例(14.9%)发生MACEs,两组患者在MACEs、死亡、卒中、靶血管再灌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再发心肌梗死0例,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9例(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累积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39)。结论:ACS患者在他汀类药物应用基础上短期内使用依洛尤单抗能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同时能降低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行PCI的10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及对照组。分析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指标、PCI治疗情况的差异,采用COX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MPV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高血压率、糖尿病率、吸烟率、MPV、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使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吸烟、MPV升高、CRP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MPV对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最佳截点为10.68 fL,预测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72.2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MPV增加的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MPV正常的ACS患者(P0.05)。结论 MPV升高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PV超过10.68 fL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病人76例,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水平,并观察病人住院期间和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6例ACS病人中,血清cTnI值增高(≥0.16ng/mL)者32例,在30d随访中cTnI增高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cTnI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cTnI值增高是ACS病人预后预测因素,并且是ACS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S病人76例.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Tn Ⅰ水平,并观察病人住院期间和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6例ACS病人中.血清cTn Ⅰ值增高(≥0.16ng/mL)者32例,在30d随访中cTnⅠ增高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cTnⅠ正常组(P〈0.05)。结论 血清cTnⅠ值增高是ACS病人预后预测因素,并且是ACS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1例男性,64岁的患者,因"发作性胸痛18h"入院,心肌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稳定,入院第九天因大便后出现左心衰竭,第十天发生心脏电风暴,予以胺碘酮、除颤等治疗。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脉远段90%狭窄,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经对症治疗,心脏电风暴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ACS的318例患者分为坚持进行中低强度体育锻炼组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对照组,随访2年,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了解、观察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对ACS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ACS坚持进行中低强度体育锻炼组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分别为33.1%、5.2%、9.1%、46.8%、3.9%、3.2%和2.6%.ACS坚持进行中低强度体育锻炼患者时域指标,高频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极低频功率,低频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坚持进行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878例ACS患者基线时各指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所有测得的血糖结果.(1)将878例ACS患者患者分为生存组和住院期间死亡组,组间比较临床情况.(2)全部患者按照其住院期间血糖平均值和标准差各自分为四组(四分位法),组间比较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以基线指标、血糖控制指标为自变量,住院期间死亡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对于住院期间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1)生存组与死亡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2)全部患者按随血糖变异性分组时,随血糖变异性增大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组间差异明显.按照平均血糖分组时,结果同上.(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变异性升高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变异性和血糖水平均与近期预后不良相联系.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监测和对血糖稳定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方法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吴忠市新区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132例,男性81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40~75岁,分为稳定型心绞痛35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UAP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32例(NSTEMI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9例(STEMI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的正常体检者共35例(正常对照组)。检测PTX-3、hs-CRP水平,并随访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P组、NSTEMI组和STEMI组患者PTX-3、hs-CR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97例ACS患者随访1年MACE的发生情况,33例发生MACE。通过ROC曲线计算血浆PTX-3、hs-CR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最佳界值(cut off value)分别为PTX-3=6.05μg/L,hsCRP=8.21 mg/L,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58。结论 PTX-3水平能够预测ACS患者MACE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4月~200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729例ACS患者,按照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轻度病变组(冠脉狭窄<50%且不伴血管闭塞,n=51)和显著病变组(冠脉狭窄≥50%伴或不伴血管闭塞,n=678),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最长随访时限为5年。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随访成功率为95.34%(695/729),其中轻度病变组49例,显著病变组646例。显著病变组MACE发生率高于轻度病变组(32.67%vs.18.37%,P=0.038),显著病变组在随访期间共有18例(2.79%)患者死亡,轻度病变组无死亡发生,两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6)。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年龄均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预测因子(糖尿病:OR=1.5,95%CI:1.13~2.08,P=0.006;年龄:OR=1.0,95%CI:1.00~1.03,P=0.037)。结论 ACS患者冠脉狭窄越严重则MACE发生率越高,糖尿病是MACE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方法对782例AC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平均(8.0±5.8)m的随访测评,应用综合性医院情绪测量表(hospi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scales,HADS)、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分析AC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与基线期相比,ACS患者的抑郁评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7.07±5.37)vs(6.28±5.51),P〈0.05],焦虑评分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的构成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ACS后抑郁程度虽然呈现自然下降趋势,但构成比例降低却无统计学意义,故仍需早发现,早治愈。关于ACS后的焦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相应的分析软件对与59名健康体检者和161例确诊为ACS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测HRT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HRV时域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窦性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将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HRT、HRV指标和HRT异常的发生率在各组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ACS患者HRT和HRV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AP组及AMI组TO明显增高,TS显著降低(均P〈0.01);UAP组及AMI组间TO和TS无显著差异。UAP组及AMI组HRT异常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X^2=5.385,P〈0.05;r=9.227,P=0.01)。UAP组及AMI组HRV指标SD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AMI组SDNN较UAP组降低(P〈0.05),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患者的TO与SDNN呈负相关(r=-0.26,P=0.031),与rMSSD、PNN50不相关,TS与SDNN、PNN50、RMSSD呈正相关,其中和SDNN的相关性最强(r=0.301,P=0.047)。结论HRT可作为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新的心电学筛选指标。ACS患者HRT、HRV变化从不同方面反映心脏迷走神经的功能受损,二者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失眠现况,分析导致ACS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ACS患者的失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筛选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符合标准的ACS住院患者771例,入院7d内病情稳定后完成基线社会人口信息学资料、睡眠质量问卷、广泛性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C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15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EC-2评估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根据CLEC-2评价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CLEC-2组(n=32)和低CLEC-2组(n=1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患者血浆中CLEC-2水平,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其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浆CLEC-2评价AC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12~0.958),最大约登指数为0.643,最佳截断点为158.63 pg/mL,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92.37%。两组在年龄、ACS家族史、CLEC-2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CLEC-2组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CLEC-2组(71.88%对7.63%,P<0.001),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CLEC-2组[17.25(15.40~19.10)个月对23.34(22.91~23.77)个月,P<0.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CLEC-2水平与ACS患者MACE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CLEC-2是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1年4-11月行PCI的ACS患者128例,分别于PCI术前2天和术后2周进行抑郁评分。术后2周HAMD≥7分的患者分入抑郁组,〈7分的患者分入非抑郁组。结果抑郁组共43例,发生率为33.59%。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伴发抑郁症。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二者为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130例(急性心肌梗死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SAP组)、健康体检者89例(健康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7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跟踪随访130例ACS患者的病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IL-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IL-7水平均显著升高[(1.84±0.47) pg/ml、(2.11±0.63) pg/ml比(4.87±0.52) pg/ml、(5.15±0.71) pg/ml,P<0.05或P<0.01],健康对照组与SAP组,UAP组与AMI组之间IL-7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中IL-7的水平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2,95%CI:1.061~1.418).结论:白细胞介素-7作为机体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其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异常升高,可能具有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