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头溢液是乳腺导管内多种良、恶性疾病的表现之一,发生率3%~8%[1],临床上将其分为2类:一类为隆起样病变,即占位性病变;另一类为渗出性病变,占乳头溢液疾病的大部分[2],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管炎性病变等,是一类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疾病.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5月应用乳腺纤维导管内视镜诊治乳腺导管内渗出性病变72例80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疾病有三大症状: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及乳头溢液,其中乳头溢液的发病率约为3%~8%[1],仅次于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在临床上,我们把除产褥期和哺乳期生理性功能以外,乳头自发性出现液体溢出的症状[2]称为乳头溢液。从病因的角度,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癌等引起的乳头溢液,为隆起性病变,另一类由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炎等引起的乳头溢液,为渗出性病变,渗出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3.
<正>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三大症状之一,乳头溢液中约10%~15%由恶性肿瘤引起[1],对于无肿瘤性的乳头溢液,如乳腺囊性增生、乳管炎、乳管扩张等良性乳头溢液,临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笔者自2010年3月~6月采用十大功劳木液灌注治疗本病1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为2010年3月~6月我院乳腺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中乳头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导管扩张21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8例,炎性疾病5例,乳腺癌14例.结论:乳头溢液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B超检查对乳头溢液诊断有较大价值,对于血性溢液和45岁以上单孔溢液乳管造影异常,尤其是伴有乳腺肿物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导管扩张21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8例,炎性疾病5例,乳腺癌14例.结论:乳头溢液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B超检查对乳头溢液诊断有较大价值,对于血性溢液和45岁以上单孔溢液乳管造影异常,尤其是伴有乳腺肿物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丁志明  王军 《天津中医药》2014,31(10):638-640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临  相似文献   

7.
通过临床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探讨乳腺导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统计分析乳头溢液性质、溢液量,部位及乳管内窥镜下表现,从而丰富乳头溢液辨病内容,提高临床诊断率。结果:乳腺增生病以正常乳管表现居多,其次可见乳管扩张I型及乳管僵硬狭窄II型。乳腺导管扩张症以乳管扩张I型居多。乳管内乳头状瘤(病)镜下76.16%见占位改变,多呈圆球形、结节聚集,白色、黄色多见,占据大部分管腔,其中2例乳管内窥镜诊为疑似癌,病理证实为早期癌。结论:乳头溢液是多种乳腺疾病乳管内改变主要症状之一,研究初步表明,其溢液性质、量及乳管内窥镜相应表现可为诊断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外科手术标本均经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38.3%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10.6% ),乳腺癌8例(17.0% ),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21.3% ),导管扩张症3例(7.5% ),导管扩张并导管炎4例(5.3% ).8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全乳切除术或皮下乳腺全切除术,4例选择性病变导管及其周围少许腺体切除术,其余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细胞学检查、钼靶导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手术治疗及术中冰冻活检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是女性乳腺疾病中位居首位的疾病,其发病率占65% ~70%;主要是因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增生和复旧不全的乳腺结构和数量的异常改变[1],临床多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及乳头溢液.目前对乳腺增生伴乳头溢液的患者大多采用药物治疗,因用药周期长,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增加患者的焦虑使病情反复[2],治疗效果不理想.乳管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nipple discharge)性乳腺疾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长垣县中医院外科进行的11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0例乳头溢液患者中,乳管扩张症者6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者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癌2例,乳腺癌2例.乳腺导管镜检查报告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3.5%.结论乳管内窥镜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少,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为乳腺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病理性乳头溢液(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PND)指女性非妊娠期非哺乳期有液体自乳头溢出。PND的发病原因可分为乳房内和乳房外2种,乳房内常见病因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腺癌等,引起乳头溢液的乳房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内分泌及药物因素[1]。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一种既非感染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乳房  相似文献   

12.
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的囊肿性乳腺结构紊乱性疾病,是乳腺增生的一种病理类型。临床以乳房疼痛、可触及结节、肿块及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30-40岁育龄妇女,其病变比率为3%-6%。我院外科采用自制乳痛灵胶囊合化核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5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管内冲洗配合中药口服治疗乳腺导管炎所致的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首次治疗在乳管镜下反复冲洗,将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取20 mL配好液体进行冲洗,若第2周溢液仍存在,则直接在平头针下进行冲洗,每周1次,冲洗后均配合服用中药乳泣汤,观察治疗前后乳头溢液改善情况.结果:1周后痊愈26例,2周后痊愈4例,3周后痊愈1例,无效1例.结论:此法对导管炎所引起的乳头溢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发生率为3%~8%,约48%是由导管扩张伴炎症引起。以往对该类疾病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给患者带来组织创伤和经济负担。本组对53例乳头溢液患者经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后,进行乳管镜中药药物冲洗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基础病变为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主要临床特征为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晕区反复出现肿块及窦道,乳房脓肿,乳头凹陷等。本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发现PCM发病呈年轻化,McHoney等[1]报道,本病症状可在婴儿期出现,儿童病例中最常见发病年龄为3岁,且男女比例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溢液性乳腺疾病患者造影所见。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4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0例,单纯性乳导管扩张20例,炎症5例,上皮样增生3例。结论乳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卓睿  柴妤  董洁  石雪枫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02-2104
目的:研究乳管镜下乳头溢液导管腔内结构、病变性状,探索治疗炎症性乳头溢液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其中152例诊断为导管扩张及导管炎症的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53例经病变乳孔冲洗土黄连液2mL,对照1组48例冲洗庆大霉素80000U,对照2组51例冲洗0.9%生理盐水2mL治疗,每周1次,连续8次,随访3个月后乳管镜复查,观察疗效。结果:冲洗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50例停止溢液,总有效率94.34%。对照1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两组总有效率23.53%。经统计学分析,土黄连液组疗效优于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土黄连液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性乳头溢液操作简便、无损伤、无不良反应、无并发症,临床疗效好,避免了对炎症性乳头溢液行手术切除带来的组织创伤和精神负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乳管内发现新生物者行手术治疗,对它们在乳管内视镜下的特点予以分析,总结乳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间相互关系。结果:624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其中156例导管内发现新生物:单发性乳头状瘤136例;乳头状瘤病10例;导管内癌10例。其中28.2%的病灶位于总导管;45.6%位于导管的Ⅰ级分支,17.9%位于Ⅱ级分支,位于Ⅲ级分支和Ⅳ级分支病灶仅占6.9%和1.4%。病灶距乳头开口的平均距离为2.5cm。16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130例为乳头状瘤,6例为导管炎,10例为乳头状瘤病,10例为导管内癌。乳管镜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1.9%,乳头状瘤病100%,导管内癌100%。结论:乳管内视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管内新生物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托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晕部常见的炎性病变,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属中医学粉刺性乳痈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势缠绵,易形成乳瘘、引起乳发,且有传囊之变,滋水淋漓,久不愈合。  相似文献   

20.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晕部常见的炎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乳晕部肿块、乳头内缩、乳头溢液、乳窍有粉刺样或油脂样分泌物,属中医学粉刺性乳痈治疗范畴。本病病位局限,病势缠绵,易形成乳瘘、引起乳发,且有传囊之变,滋水淋漓,久不愈合。 1 主要病因病机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认识很不统一,没有明确病因。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乳头内缩或凹陷畸形,造成乳腺导管瘀滞不畅,分泌排泄功能异常,乳腺管上皮增生,导致乳腺导管扩张,乳管内脂类降解产物分解,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复刺激乳管及乳晕中组织,产生炎性病变所致。本病反复发作,日久形成炎性瘢痕,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