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及康复疗效。方法 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护理及康复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术前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按照康复护理计划。结果对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6~18个月,均牢固愈合,疗效确切。结论加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指导康复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以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7岁(55~84岁)。经随访效果满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价(Harris)优良31例,优良率88.5%。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结果 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痊愈,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做好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多发、常见的骨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降低,以致转子间骨折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青壮年转子间骨折亦增加。临床上主张手术治疗。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37例,女18例;年龄22~72岁,平均48.5岁。致伤原因:跌伤25例,交通伤11例,井下砸伤10例,坠落伤9例。左侧38例,右侧17例。多发伤10例,多发骨折9例。心血管病2例,支气管哮喘1例。术前患肢皮牵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及PFNA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有2例原有脑血管疾病,肌力下降未能配合功能锻炼,其余74例术后3~7 d可站立部分负重或日常行走。住院时间10~25 d,平均15 d,均达到临床愈合。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高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手术风险大,PFNA稳定性强,内固定牢固,出血少,创伤少等特点,且患者能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负重活动,从而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 56例均顺利通过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2例,经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大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PFNA与InterTan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2014年1月采用PFNA或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的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28例为PFNA治疗,36例采取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1年后髋关节功能等。结果 PFNA组较InterTan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两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1年后Harri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PFNA和InterTan两种内固定设计均符合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要求,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其中PFNA组件更少,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对需要减少手术时间的老年患者更为有利,InterTan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适合复杂骨折、不稳定骨折且相对较年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82岁,平均66.5岁。受伤原因:步行跌伤13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AO分型:A1型3例,A2型12例,A3型3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4min(55~85min)。平均失血量260ml(150~450ml)。术中6例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12例无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平均部分负重时间8d(6~23d)。平均随访9.5个月(7~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4~8个月),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1例主钉入点偏外导致140内翻。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可以有效地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生于老年人[1].现将荥阳市中医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0人,年龄38~105岁,平均年龄72.8岁,男性56例,女性64例,左侧68例,右侧52例,119例为新鲜骨折,1例为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总结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规范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之骨折适应征.方法作者从1992年11月-2004年3月,采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43例,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结果随访3月-2年,优良率达87.4%,疗效比较满意.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外固定方法.该手术方式适用于年龄>65岁,骨折类型为Ⅰ型[1]及不能耐受切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评定亚洲型PFNA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4.3±0.8)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05.4±0.2)mL,随访时间为2~17个月,1例患者于随访时间范围因心衰死亡,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60例患者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91.3±11.4)分。结论亚洲型PFNA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平均发病年龄70岁[1],非手术治疗须长期卧床,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治疗和康复困难.合理的手术治疗,早期活动,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我院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203-20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80例行PFB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后1、2、3d隐血出血量,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手术时间、合并症、是否放置引流管等相关因素对隐形出血影响。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隐性出血量显著多于术后第2、3天,呈逐渐减少趋势,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骨折类型为Ⅳ~Ⅴ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手术时间≥1.5h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出血量相对增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折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手术时间均为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隐性出血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出血易发生于术后24h内,临床中对高龄、骨折类型为Ⅳ~Ⅴ级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手术时间1.5h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检测血常规,积极预防隐性出血所引起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4.
马学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77-2177
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Gamma钉及动力髋钢板螺钉、起重机架外固定三种方法治疗转子间骨折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5~84岁,平均55岁。转子间骨折20例,转子间粉碎骨折6例,股骨上端骨折10例。入院后均行股骨髁上牵引,于5~10天内分别  相似文献   

1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在无明确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主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手术首选[1-9].笔者应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77~89岁,平均80.5岁.右侧18例,左侧1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液指标.方法 依据年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12例分为四组:A组61例,年龄60~69岁,B组149例,70~79岁,C组171例,80~89岁,D组31例,≥90岁.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五项.结果 D组大粗隆、Ward's三角和总体骨密度低于A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了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指标以及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且手术固定牢靠.53例患者在手术后随访4~17个月,平均随访8.9个月,患者骨折部位均成功愈合,没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评分:小、固定 可靠,31例术后经3~1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功能评分:31例为优,20例为良,手术优良率高达94.44%.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65.0岁。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2例,其中优29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Ender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运用剪刀体位护理干预的价值,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护理,对照组47例患者行截石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47例患者行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术后恢复(肛门排气、首次下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阴部不适、患侧肌肉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予以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 ,人均寿命的延长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过去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 ,如牵引等 ,效果欠佳 ,卧床时间长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随着内固定物与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目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 。自 1995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我院手术治疗 6 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6 0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2 5例 ,女 35例 ,年龄 6 0~ 6 9岁 2 1例 ,70~ 79岁 34例 ,80~ 89岁 5例 ,年龄最大 89岁 ,平均 7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