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比较国产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在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例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500 mg:5 mg,简称试验制剂)与格列本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2个相同剂量单药(简称参比制剂),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的浓度。结果:试验与参比制剂中格列本脲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为(1 184.8±369.4)和(1 110.5±437.2)μg·h·L-1,Cmax为(211.8±57.8)和(176.7±46.0)μg·L-1,Tmax为(3.38±0.94)和(3.43±1.03)h;2种制剂中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为(7 219.8±1 964.6)和(7 376.8±2 060.2)μg·h·L-1,Cmax为(924.7±206.2)和(1 01 1.9±331.7)μg·L-1,Tmax为(3.60±1.20)和(3.55±1.09)h。试验制剂中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9.5±17.0)%和(105.2±33.4)%。结论:国产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与组成复方的2个相同剂量单药的药动学比较显示相同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和格列本脲的液相色谱 质谱测定方法 ,研究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 (盐酸二甲双胍 2 5 0mg/格列本脲 1 2 5mg× 2片 )相对于联合使用的盐酸二甲双胍片 ( 5 0 0mg)和格列本脲片( 2 5mg)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 ,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交叉随机实验设计 :2 0名受试者交叉口服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 2片或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格列本脲片各 1片 ,服药后于 0 5、1 0、1 5、2 0、2 5、3 0、3 5、4 0、5 0、6 0、8 0、12、2 4、36h分别取血 ,分离血浆 ,分别依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的血药浓度。结果 测得口服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或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格列本脲片后 ,盐酸二甲双胍的达峰时间分别为 ( 2 0± 0 7)h和 ( 2 1± 0 9)h ,峰浓度分别为 ( 14 0 2 4± 349 2 ) μg·L-1和 ( 132 9 7± 315 4 ) μg·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 3 84± 0 6 1)h和 ( 4 2 6± 0 96 )h ,AUC0 2 4分别为 ( 72 92 7± 196 7 5 ) μg·L-1和 ( 74 16 2± 184 3 9) μg·h·L-1;格列本脲的达峰时间分别为 ( 3 1± 0 9)h和 ( 3 0±0 8)h ,峰浓度 ( 71 7± 2 2 7) μg·L-1和 ( 70 3± 2 0 7) μg·L-1,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 6 0mg ,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 :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的tmax分别为 (2 72± 0 2 1)h和 (2 74± 0 19)h ,cmax分别为 (5 5 1± 0 4 4) μg·L-1和(5 5 8± 0 2 7) μg·L-1,AUC分别为 (4 5 3± 2 9) μg·h·L-1和 (4 5 7± 3 0 ) μ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1±5 9) %。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交叉给药方法,2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1000mg加格列本脲片5mg(参比制剂)或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试验制剂:盐酸二甲双胍1000mg,格列本脲5mg)。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用LC-MS方法测定血清中格列本脲浓度。用3P97程序以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与参比制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36±0.69),(2.41±0.70)h;Cmax分别为(1.42±0.28),(1.36±0.28)mg·L-1;t1/2分别为(5.18±1.62),(6.25±1.42)h;AUC0-24分别为(10.22±1.53),(10.07±1.81)m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3±13.2)%。参比与试验制剂中格列本脲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70±0.60),(2.60±0.50)h;Cmax分别为(181.1±58.3),(214.3±8.01)ng·mL-1;t1/2分别为(6.79±1.96),(6.67±1.92)h;AUC0-24分别为(0.99±0.28),(1.14±0.42)m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2±23.9)%。结论参比与试验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2种非那雄胺片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2 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 4 0mg受试品和参比品 ,以RP -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受试品和参比品的药动学参数分别AUC0 2 4 为 (15 97±s 6 10 ) μg·h·L- 1和 (15 6 9± 6 2 9)μg·h·L- 1,AUC0 ∞ 为 (16 80± 6 0 7) μg·h·L- 1和(16 75± 6 2 8) μg·h·L- 1,Tmax 为 (2 .4± 0 .3)h和(2 .3± 0 .3)h ,Cmax为 (2 80± 112 ) μg·L- 1和 (2 84±110 ) μg·L- 1,T1/ 2 分别为 (2 .9± 0 .8)h和 (3.3±1.0 )h。以进口分装非那雄胺 (商品名保列治 )片为参比制剂 ,非那雄胺片生物利用度F0 2 4 为 (10 3±18) % ,F0 ∞ 为 (10 1± 16 ) %。结论 :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3种亚叶酸钙制剂 (国产片剂、胶囊和进口片剂 )在 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同体交叉试验后 ,测定血浆中亚叶酸钙浓度 ,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国产片、胶囊和进口片单剂量 75mg ,po后 ,Tmax 分别为 ( 2 .5±s0 .3)h ,( 2 .5± 0 .3)h和 ( 2 .4± 0 .3)h ;Cmax为 ( 654± 146) μg·L- 1,( 599± 132 ) μg·L- 1和 ( 640± 163)μg·L- 1;AUC0~∞ 为 ( 7811± 1481) μg·h·L- 1,( 70 91± 1397) μg·h·L- 1和 ( 7898± 1855) μg·h·L- 1;T12 为 ( 8.7± 0 .6)h ,( 8.6± 0 .4 )h和 ( 8.6±0 .5)h。国产片、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 10 1± 14) % ,( 93± 11) %。结论 :3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标准参比制剂和被测制剂 12 0mg ,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两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AUC分别为 (190 4 1± 2 6 5 0 ) μg·h·L-1和 (186 2 4± 2 7 80 ) μg·h·L-1,Cmax分别为 (5 7 15± 7 4 1) μg·L-1和 (5 4 94± 10 0 0 ) μg·L-1,Tmax分别为 (0 97± 0 14 )h和 (1 0 1± 0 18)h。被测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 0 1± 9 5 1) %。结论 用NDST软件对两种制剂的AUC、Cmax、Tmax等进行双向单侧t检验 ,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国产班布特罗片剂和进口片剂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2 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 ,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血浆中班布特罗其代谢物特布他林的浓度。结果 经数据处理 ,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班布特罗片剂后班布特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0 -t分别为 (5 2± 2 1) μg·h·L-1和 (5 1± 2 0 ) μg·h·L-1,Tmax分别为 (2 9± 0 9)h和 (2 6± 0 7)h ,Cmax分别为 (6 0± 2 6 ) μg·L-1和 (6 2± 2 9) μg·L-1。特布他林 :AUC0 -t分别为 (191± 30 ) μg·h·L-1和 (197± 37) μg·h·L-1,Tmax分别为 (4 2± 1 0 )h和 (4 2± 1 0 )h ,Cmax分别为 (10± 5 )μg·L-1和 (10± 4) μg·L-1。国产班布特罗片剂单次给药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 8% (班布特罗 ) ,10 0 %±12 % (特布他林 )。结论 经统计学证明两制剂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产和进口阿那曲唑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 0名受试者随机分成 2组 ,交叉口服试验品与对照品各 1片 (1mg× 1片 )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方法线性范围为 0 .5~ 2 0 0 .0μg·L- 1血浆 (r =0 .9997,n =90 ) ,低、中、高浓度(1.0 ,10 .0 ,2 0 .0 μg·L- 1血浆 )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3.50 % ,10 0 .17% ,98.96 %。天内与天间精密度均小于 13%。结果 :试验片与对照片相比 ,其Tmax分别为 1.2h± 0 .5h和 1.3h± 0 .4h ,Cmax分别为10 μg·L- 1± 3μg·L- 1和 10 .2 μg·L- 1± 2 .5μg·L- 1,AUC0 T 分别为 386 μg·L- 1± 117μg·L- 1和385μg·L- 1± 117μg·h- 1·L- 1,T1/ 2 分别为 36h±14h和 32h± 10h。试验片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10 0± 9) % (n =2 0 ,以AUC0 T计算 )。结论 :试验片与对照片两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国产盐酸氨溴索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被试制剂国产盐酸氨溴索胶囊和标准参比制剂 (沐舒坦R○)的药动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被试制剂或参比制剂 90mg后 ,血浆中盐酸氨溴索的浓度 ,经 3p97计算程序拟合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比较其与标准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 :经 3p97计算程序拟合 ,两者在体内的过程皆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 ,采用梯形法计算的两者AUC0 -t均值分别为 (2 42 1.2± 76 1.3) μg·h·L-1和 (2 485 .9± 80 3 .9) μg·h·L-1,实测Cmax均值分别为 (385 .5± 98.3) μg·L-1和 (378.9± 90 .3) μg·L-1,实测Tpeak均值分别为 (1.5± 0 .3)h和 (1.6± 0 .4)h。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7.9± 6 .7) %。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 ,被试制剂和标准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健康家犬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罗红霉素(Rox)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健康家犬 6只随机交叉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Rox缓释片与普通片 ,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 ,应用 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 ,对AUC0~∞ 、AUC0~T或AUC0~τ的对数值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等统计学处理 ,以 80 %~ 12 5 %为等效标准 ,评价缓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单剂量时Rox缓释片的Tmax、Cmax、AUC0~T、AUC0~∞ 和MRT分别为(2 2 5± 0 99)h、(4 2 6± 1 70 )mg·L-1、(2 8 73± 10 4 6 )mg·h·L-1、(34 6 4± 9 5 7)mg·h·L-1和 (15 84± 1 6 3)h ,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 (1 33± 0 2 6 )h、(6 32± 2 79)mg·L-1、(2 8 6 8± 8 16 )mg·h·L-1、(34 4 9± 5 6 3)mg·h·L-1和 (12 95± 1 5 6 )h。多剂量达稳态时Rox缓释片的Tmax、Cmax、Cmin、AUC0~τ、AUC0~∞ 、Cav、DF和FI分别为(2 5 0± 0 4 5 )h、(4 38± 1 2 5 )mg·L-1、(0 4 9± 0 0 6 )mg·L-1、(2 4 91± 2 38)mg·h·L-1、(39 71± 6 4 8)mg·h·L-1、(1 0 4± 0 10 )mg·L-1、370 4 2 %± 98 4 1%和 15 7 36 %±11 86 % ,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 (1 4 2±0 38 )h、(6 13± 1 2 6 )mg·L-1、(0 4 3± 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比较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  18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采用两周期随机交叉试验 ,分别口服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 (克拉维酸 12 5mg ,阿莫西林 5 0 0mg)。用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的浓度 ,计算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计算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分散片和普通片克拉维酸的Tmax为(0 89± 0 2 5 )h和 (1 0 1± 0 30 )h ;Cmax为 (1 92± 0 6 4 )mg·L-1和 (1 4 9± 0 6 5 )mg·L-1;AUC0→∞ 为 (4 347±1 5 4 2 )mg·h·L-1和 (3 395± 1 4 6 8)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 15 1 0 9%± 86 0 0 %。阿莫西林Tmax 为 (1 15±0 4 1)h和 (1 34± 0 4 0 )h ;Cmax(5 81± 1 4 0 )mg·L-1和(4 6 0± 1 37)mg·L-1;AUC0→∞ 为 (13 4 72± 3 114 )mg·h·L-1和 (11 937± 2 735 )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118 4 1%± 31 5 6 %。两者间除阿莫西林T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克拉维酸Tmax小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的克拉维酸Tmax(P <0 0 5 )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克拉维酸Cmax、AUC0→∞ 和阿莫西林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依帕司他胶囊和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 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于早晨空腹一次口服依帕司他胶囊或片剂5 0mg。 1wk后再交叉服药。用HPLC法测定依帕司他血药浓度。结果 :依帕司他胶囊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Tmax为 (1.7±s 0 .4 )h和 (1.6± 0 .6 )h ,Cmax为 (4 .0± 0 .9)mg·L- 1和 (4 .3± 1.1)mg·L- 1,MRT为 (1.6± 0 .3)h和 (1.6± 0 .4 )h ,T1/2 为(1.7± 0 .6 )h和 (1.4± 0 .3)h ,AUC0 8为 (10 .9±2 .1)mg·h·L- 1和 (11.4± 2 .8)mg·h·L- 1,AUC0 ∞为 (11.1± 2 .2 )mg·h·L- 1和 (11.5± 2 .8)mg·h·L- 1。依帕司他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0±2 2 ) %。结论 :依帕司他胶囊与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非那雄胺2种片剂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非那雄胺 2种片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 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非那雄胺受试片与参比片 ,剂量均为 5mg ,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中非那雄胺浓度。结果 :非那雄胺受试片和参比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 (5 0±s 11)和 (5 3± 12 ) μg·L- 1,Tmax为 (2 .4± 0 .8)和 (2 .3± 0 .8)h ,T1/2 为 (6 .2± 0 .9)和 (6 .4± 0 .7)h ,AUC0 2 4 为 (317± 91)和 (30 7± 86 ) μg·h·L- 1。非那雄胺受试片对参比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4± 14 ) %。结论 :双单侧t检验显示 2种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口服雷贝拉唑的2种制剂,剂量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2种制剂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雷贝拉唑片和雷贝拉唑胶囊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50±s470)和(1149±750)μg·L-1;tmax分别为(3.3±1.1)和(3.2±0.8)h;t12ke分别为(1.7±0.9)和(1.6±0.7)h;AUC0~t分别为(4211±3225)和(4373±3578)μg·h·L-1;AUC0~∞分别为(4340±3568)和(4478±3732)μg·h·L-1。2制剂间无显著差异(P>0.05)。雷贝拉唑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3±29)%。结论: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郑谊  常馨予  夏东亚  郭涛  肖勇 《中国药房》2008,19(32):2500-2502
目的:研究回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片的药动学。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回族、汉族各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片1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硝唑的含量。用DAS程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族、汉族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片1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5±4.05)、(19.04±2.42)μg·mL-1,tmax分别为(2.10±0.66)、(2.15±0.47)h,t1/2分别为(16.81±1.56)、(16.94±2.40)h,AUC0~72分别为(483.51±116.83)、(454.37±59.74)mg.h.L-1,AUC0~∞分别为(514.25±130.78)、(486.14±65.63)mg.h.L-1。男、女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7.16±1.28)、(22.12±2.79)μg·mL-1,tmax分别为(2.20±0.59)、(2.05±0.55)h,t1/2分别为(17.32±1.97)、(16.43±1.97)h,AUC0~72分别为(406.83±44.40)、(531.05±84.54)mg.h.L-1,AUC0~∞分别为(437.11±54.73)、(563.27±100.06)mg.h.L-1。结论:替硝唑片在回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参数不存在种族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国产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盐酸尼卡地平 (Nic)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选择 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两种Nic缓释胶囊 ,采用GC ECD检测 ,内标法定量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 两种缓释胶囊空腹给药 ,其单剂量及多剂量达稳态后经时血药浓度均呈双峰曲线 ,国产胶囊单剂量给药的主要参数 :Cmax1( 14 2± 8 2 ) μg·L-1,Cmax2 ( 16 9± 5 8) μg·L-1,Tmax1( 0 79±0 45 )h ,Tmax2 ( 5 0 8± 0 79)h ,T1/2Ke( 5 49± 2 5 3)h ,AUC0~ 2 4 ( 97 9± 2 4 8) μg·h·L-1。多剂量给药的主要参数 :Cmax( 36 7± 6 1) μg·L-1,Cmin( 7 3± 1 6 ) μg·L-1,Cav( 18 9± 3 2 ) μg·L-1,FI( 1 5 6± 0 2 6 ) ,AUC0~ 36( 341 4±48 5 ) μg·h·L-1。国产Nic缓释胶囊单剂量及多剂量给药与进口制剂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各为 97 5 %± 19 3 %和98 2 %± 16 5 %。结论 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替扎尼定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8名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国产或进口替扎尼定片4mg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 ,用 3p97软件包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国产片和进口片口服吸收的药 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Tmax分别为 (1.3±s 0 .5 )h和 (1.2± 0 .4 )h ;Cmax 分别为 (10± 7) μg·L- 1和(10± 6 ) μg·L- 1;AUC0 10 分别为 (16± 11) μg·h·L- 1和 (17± 12 ) μg·h·L- 1;T12 β分别为 (1.1± 0 .6 )h和 (0 .9± 0 .4 )h。国产片相对于进口片的生物利用度为 (94± 14 ) % ,经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 (1 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 ,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国产片与进口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