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内、体外及模式生物等方法,初步研究蜂蜜的急性毒性和潜在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小鼠霍恩氏法、CCK-8(细胞计数试剂)法和秀丽隐杆线虫3种模式,对蜂蜜进行急性毒性研究。通过组合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蜂蜜的致突变性。结果 蜂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95%可信区间为雌性小鼠LD_(50)92.6 g/kg·bw(63.6~135.0 g/kg·bw);雄性小鼠LD_(50)92.6 g/kg·bw(57.0~150.0 g/kg·bw);蜂蜜人肾上皮细胞系293(HEK293)细胞急性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464.2 g/L;秀丽隐杆线虫急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76.9 g/L。7.5、15.0和30.0 g/kg·bw蜂蜜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χ^(2)=0.00,χ^(2)=0.39,χ^(2)=0.18,χ^(2)=0.00,χ^(2)=0.00,P>0.05);1.25、2.50和5.00 mg/ml蜂蜜处理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总突变频率(T-MF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加,增加倍数均在1倍以内;在加与不加S9混合液的条件下,8、40、200、1 000和5 000μg/皿5个浓度组的5种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相近,致变比(MR值)均小于2。结论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急性毒性分级判定为实际无毒;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均为阴性;应用体外细胞及秀丽隐杆线虫,初步得到急性毒性参考值;在本实验条件下,药食同源物质蜂蜜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基因重组Kringle 5蛋白的急性经口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医学毒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并采用霍恩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1周内试验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发生,采用霍恩法测定LD50>10g/kg。结论基因重组Kringle 5蛋白属实际无毒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硫酸铝钾[Aluminium potassium sulphate,KAl(SO4)2]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以及神经毒性。方法采用霍恩氏法测定KAl(SO4)2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即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用定期递增剂量法测定KAl(SO4)2经口染毒蓄积毒性,采用自身对照,并以平面翻正试验,断崖回避试验以及游泳试验测定KAl(SO4)2对小鼠的神经行为毒性。结果 KAl(SO4)2经口染毒对雄、雌小鼠LD50值分别是4 300和3 690 mg/kg;定期递增计量法灌胃28 d后,雄、雌小鼠蓄积系数分别是K=9.97、K12.8;行为毒理学试验中小鼠游泳试验随着染毒剂量和时间增加得分明显减少(P0.05),其他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在430~4 816 mg/kg和368~4 132.8 mg/kg剂量范围内,KAl(SO4)2对雄、雌小鼠蓄积毒性分别为轻度蓄积和无蓄积毒性,但对染毒动物的神经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辛玲歌 《中国药业》2014,(24):29-30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风湿骨痹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及最大给药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给予风湿骨痹口服液灌胃,通过预试验测定LD50及最大给药量。结果 LD50未测出;小鼠最大给药量为1236 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799倍,在此剂量下灌胃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风湿骨痹口服液毒性较低,在临床规定用法用量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开展食用色素红曲红的急性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红曲红的风险评估和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KM种小鼠24 h内一次经口灌胃给予10 g/kg·bw红曲红,观察动物的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148只SPF级SD种大鼠(雌雄各半),主试验组大鼠经口灌胃给予0.50、1.08、2.32和5.00 g/kg·bw的红曲红90 d,中期和恢复期卫星组大鼠分别经口灌胃给予5.00 g/kg·bw的红曲红45 d, 90 d后继续观察28 d。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出现动物中毒反应和死亡,获得雌性和雄性小鼠经口LD50>10 g/kg·bw;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红曲红对大鼠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尿常规、尿生化及病理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曲红急性经口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亚慢性经口毒性雌性和雄性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 g/kg·bw(本试验最高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破壁灵芝孢子油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方法分别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结果破壁灵芝孢子油对雌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10g/kg体重,为实际无毒级物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形实验未发现破壁灵芝孢子油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结论破壁灵芝孢子油是一种安全而且具有很高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黄蜀葵花提取物金丝桃苷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中,选用健康BALB/c小鼠4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5000mg/kg),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和死亡情况,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研究金丝桃苷的遗传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实验动物都存活,且行为活泼,未见明显异常。Ames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l00和TAl02试验菌株基因突变(P>0.05)。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P>0.05)。小鼠微核试验中,金丝桃苷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金丝桃苷对于BALB/c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金丝桃苷没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暴露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后小鼠半数死亡数(LD50)值、生长指数,血液、血生化指标变化以及病理观察,探讨小鼠急性DON染毒的毒性效应,并通过检测染毒小鼠的淋巴细胞分群等指标,关注小鼠染毒DON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昆明小鼠50只,20只用于上下法测定小鼠LD50值,另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 mg/kg·bw)、高剂量组(10 mg/kg·bw),每组10只,灌胃给予DON 1次,恢复喂养14 d后取材,观察指标为血液与血生化、主要脏器(心、肺、胸腺、脾、肾和肝)称重、脏体比与组织病理学观察,包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蛋白表达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结果上下法测定昆明小鼠DON的LD50值为17.5 mg/kg·bw。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高剂量组小鼠部分血小板(PLT)增高、淋巴细胞(LYM)降低,血生化指标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明显下降,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EA)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小鼠肝、肾、脾相对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unel实验可见高剂量组小鼠肝、肾、脾、胸腺出现凋亡细胞增多,同时高剂量组小鼠脾NK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B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17.5 mg/kg·bw,一次急性染毒DON可以诱导肝、肾、脾、胸腺的细胞凋亡,造成小鼠的免疫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活化p5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利用化学物质的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对体内急性毒性进行预测。方法:MTT比色法检测7种新化学实体对CHL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RC(Registry of Cytotox-icity)预测模型对急性毒性LD50值进行预测,并使用小鼠急性毒性上下法进行验证。结果:各化合物(1~7)细胞毒性IC50值分别为0.43、0.49、0.18、0.67、3.03、1.68、1.79mg/mL;根据RC预测模型,急性毒性LD50的预测值分别为2376.4、2478.3、1574.8、2087.6、4897.3、3331.8、3300.7mg/kg。经上下法检测,4号化合物的LD50值为1634.0mg/kg,其余6种化合物的LD50值均大于2000.0mg/kg。分别以预测值和实测值为依据对化合物毒性进行分级,二者相比,仅3号和4号化合物毒性分级略有差异,其它5种化合物的毒性分级基本一致。结论: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可用来预测体内急性毒性,减少实验动物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急性毒性体外检测方法,初步评估其预测化学品急性毒性的能力。方法体外培养U251细胞,对11种已知急性毒性的化学物质进行中性红摄取试验,获得不同浓度受试物与细胞共孵育24、48和72 h的细胞毒性(IC50)与急性毒性(LD50)的关系,并与Registry Cytotoxicity(RC)模型曲线进行比较;对21种化学品进行中性红摄取试验,根据RC模型预测急性毒性LD50值,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将分级结果与体内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U251细胞共孵育24、48和72 h的细胞毒性IC50与相应的急性毒性LD50存在相关性(R224 h=0.857,R248 h=0.895,R272 h=0.929;P0.05),且结果回归模型在RC模型可接受区间内,本试验体系可应用RC模型预测急性毒性;21种化学品的急性毒性LD50预测值与体内急性毒性LD50值进行比较,分级一致率分别为76.2%(24 h,16/21)、66.7%(48 h,14/21)和71.4%(72 h,15/21)。结论在本试验体系下,U251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能够较好的预测化学品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1.
章伟  吴友良  赵小风 《中国药业》2007,16(15):16-17
目的 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药的急性毒性作用,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按照〈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中方法进行试验.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药小鼠一次性灌胃最小致死量(MLD)大于5000mg/kg,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439.35mg/kg,95%可信限为399.99~482.58 mg/kg.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毒性小,使用安全范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FK系列化合物是我所在研的一类新药。可能作用机制是FK506/FK复合物作用于2种钙释放通道ryanodine受体和IP3受体,使钙内流增加;或激活TGF-β1受体,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目前尚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其毒性作用还不清楚。本次研究利用短期毒性筛选方法对其可能毒性进行初步筛选,及早发现和淘汰不适合继续开发的化合物。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5种新化学实体对CHL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利用细胞毒性IC50值对急性毒性LD50值进行预测;上下法检测化学物质对小鼠的急性毒性;Ames波动试验和体外微核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利用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法,对其致畸性进行预测。结果FK(Z48、3081、308、L04和1205)系列化合物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0.67、1.79、1.68、3.04和3.62mg/ml。急性毒性LD50的预测值分别为2087.6、3300.7、3331.8、4904.3和>5000mg/kg。上下法检测5种化合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除Z48为1634.0mg/kg外,其余均大于2000mg/kg。以急性毒性LD50预测值和检测值为基础对化合物进行毒性分级,二者相比,仅Z48分级略有差异,其他4种化合物的毒性分级基本一致。提示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对化学物质的体内急性毒性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无论有无S9的代谢活化,5种新化学物质均未显示出遗传毒性和明显的致畸作用。结论短期毒性筛选体系可从不同的毒性终点对新化学实体进行比较和筛选,为候选化合物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技术体系。5种FK系列化合物毒性均较低,从毒理学角度考虑,均适合做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13.
《中南药学》2015,(9):922-925
目的探讨BALB/c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预测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可行性,为建立细胞毒性试验预测急性毒性试验平台,开展化合物急性毒性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1种受试物,开展BALB/c 3T3中性红摄取试验,以IC50结果与急性毒性试验LD50进行线性回归,将拟合的曲线与RC模型曲线进行比较。同时,将受试物的IC50值代入RC模型方程获得急性毒性LD50的预测值,依据GHS急性毒性分级法进行分级,与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和分级进行比较,同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对照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结果符合试验质量控制的要求。受试物拟合曲线与RC模型曲线几乎平行,11种受试物中,LD50预测值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级一致的有9种。BALB/c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IC50值与急性毒性试验LD50值存在相关性(Pearson r=0.997,P<0.01)。受试物分级结果与实际分级具有等级相关性(Spearman r=0.905,P<0.01)。结论在本试验体系下,BALB/c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能够较好地预测急性毒性。既可以作为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快速初筛,又可为动物试验起始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汉黄芩素的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黄芩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大小。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黄芩素,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并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汉黄芩素对小鼠经口服及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行动迟缓、异步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7.62 g/(kg.d),95%的可信限为6.55~8.86 g/(kg.d),腹腔给药的LD50为6.08 g/(kg.d),95%的可信限为5.89~6.27 g/(kg.d)。结论汉黄芩素毒性较低,该试验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HJC-1和G6-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水稻表达蛋白的急性经口毒性。方法选择体重18~22 g、SPF级健康昆明种小鼠,禁食16 h后,G6蛋白以1693.3 mg/kg.BW剂量,HJC-1蛋白以751和1 502 mg/kg.BW2个剂量经口灌胃染毒,连续观察2周。结果 G6蛋白和751 mg/kg.BW剂量的HJC-1蛋白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期内无死亡;1502 mg/kg.BW剂量的HJC-1蛋白雌雄各死亡1只。结论 G6表达蛋白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1693.3 mg/kg.BW;HJC-1表达蛋白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751 mg/kg.B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NatA-50是否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从基因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小鼠微核试验显示,小鼠经口按5.0、2.5和1.25g/kg连续7d灌胃给予NatA-50,未见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目增加;NatA-50的5个剂量组5000、2500、500、250和25μg/皿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加和不加大鼠干微粒体酶(S9)代谢活化剂,都未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98、100和1024菌株突变菌落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体外CHL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11.40、5.70、2.85、1.43和0.71μg/ml4个浓度,有无S9代谢活化剂参与,对CHL细胞均未发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效应,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NatA-50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检测汝康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依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1],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大鼠30天喂养试验对汝康胶囊进行检测.结果:小鼠经口LD50>21.5g/kg·bw,属无毒级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天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液学及血清...  相似文献   

18.
肖志勇 《中南药学》2009,7(9):678-681
目的了解薏苡仁多糖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薏苡仁多糖的小鼠经口LD50〉20g·kg^-1;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结论薏苡仁多糖基本无毒性。  相似文献   

19.
1-28 富马酸奎的平的致畸变与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药富马酸奎的平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方法(1)致畸试验传统致畸试验方法.选用未交配过的Wistar种大鼠,体重220~280g,剂量为178.82、71.53、35.76mg/kg(人用量的25、10、5倍),于受孕第6~15d经口灌胃.(2)Ames试验预培养平板掺入法,选用TA97、TA98、TA100、TA1024菌株,根据斑点试验,检测浓度确定为867.00、173.40、43.35、8.67、0.87μg/皿.分别做加S-9与不加S-9试验.(3)染色体畸变试验CHL细胞体外培养染毒法,根据LC50,染毒浓度定为250.0、150.0、60.0μg/ml,做活化与非活化系统试验,分别于24和48h收获细胞.(4)微核试验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染毒剂量为216.75、86.70、34.35mg/kg(分别为1/2、1/5、1/10LD50),经口灌胃.给药后24h脊髓阻断处死动物,取材制片.结果与结论富马酸奎的平高、中剂量对孕鼠有轻微毒性作用,对胎鼠骨骼和脏器未产生致畸作用;3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确定用于治疗妇女细菌性阴道炎的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的安全性,对其体内外毒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上下法评价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的体内毒性。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定性)和噻唑蓝(MTT)比色法(定量)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体外细胞毒性,并评价相对增殖率。结果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ig给药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5.0g/kg,表明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的急性毒性较低。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质量浓度低于7.0μg/mL时,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随着剂量的加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同时细胞在形态学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结论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