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护、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性,为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多元化供给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农村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中有生活照护需求的占58.3%、有医疗护理需求占17.0%、有精神慰藉需求占34.4%。农村老年人空巢率为54.2%,61.8%的空巢老年人有生活照护需求、18.6%的空巢老年人有医疗护理需求、26.3%的空巢老年人有精神慰藉需求,均高于非空巢老年人。倾向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对生活照护需求有影响,性别对精神慰藉需求有影响。使能因素中:空巢、婚姻状态、经济来源对生活照护需求均有影响,经济来源对医疗护理需求有影响,空巢、婚姻状态对精神慰藉需求均有影响。需要因素中: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近一年内住院情况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均有影响。健康行为中:规律饮食、定期体检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均有影响,吸烟对医疗护理需求有影响。[结论]河北省农村空巢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高于非空巢老年人,对生活照护需求最高;倾向、使能、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宁波市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现况,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现场调研宁波市8个社区的40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访谈法调研4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结果:60~69岁社区老年人主要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养老服务,70~79岁社区老年人主要需要基本的医疗康复和安全保障,8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主要需要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在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活动的调查中,有43%的社区老年人选择一般愿意。在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有53%的社区老年人选择基本满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供给情况显示,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提供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但对精神慰藉和身心健康服务提供不足。结论:社区老年人轻度功能障碍者所占比例最大。不同年龄的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不同。同时,社区老年人对社区组织活动参与意愿不高,对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基本满意。因此,需要全面深入评估社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并针对性地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智慧养老以信息为依托,可以针对老年人生活照料与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通过分析智慧养老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智慧养老服务内容与作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启示与思考,以期为国内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调查问卷,采取分层便利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87%的调查对象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有需求,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中医药信任度、自行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象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信任度是影响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74.07%的调查对象需求最高的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结论]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度处于较高水平,需求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需求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方法于2015年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我市宝安区松岗街道1 000例≥60岁老年人进行养老现况及养老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人最喜欢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434例(44.97%),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涵义知晓率仅为74例(26.11%)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养老问题是生活照顾问题370例(38.34%),最希望得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定期常规健康检查386(40.0%),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仅占154例(15.96%),有和子女完全分居意愿的69例(7.15%),最希望从子女处得到的支持为情感支持424(43.94%),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障现状的满意度63.94%;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情况为影响社区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社区老年人养老在经济上不是主要问题,社区老人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不足,不能满足日渐增多的独居老人、高龄体弱老人的养老需求;老人对于养老医疗需求是主要的,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主城区988位高知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保健(3.50±2.13)分、居住环境改造(2.85±2.22)分、精神生活(2.13±2.01)分、生活照料(0.82±1.63)分;独居、患慢性疾病、自觉健康状况较差、对老年生活满意度感觉一般的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较高;独居、小学学历、低收入、采取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改造、精神生活服务需求较高。结论 高知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居住环境服务需求较高,应根据老年人特征与需求完善社区医疗与养老环境建设,推动社区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与分析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6—12月对武汉市3个城区社区居家养老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收集的信息和数据。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5%。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总得分为86.46±8.95,其中各维度护理服务需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保健服务需求(7.47±3.64)、养生咨询服务需求(6.49±4.51)、心理慰藉服务需求(4.17±3.98)、基础生活护理服务需求(13.46±4.58)、专业护理服务需求(12.98±5.43)和康复指导服务需求(12.28±4.38)。不同生活自理能力、患病种数、月收入和文化程度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总体需求较大,主要集中在健康保健服务需求和养生咨询服务需求。生活自理能力、患病种数、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是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制定上门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的方法 ,对杭州市某社区603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内容涉及一般情况、健康状况、上门服务及日间照料服务需求.结果 社区老年人中有477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占79.1%),其中患病率较高的分别为高血压(56.22%)、骨关节病(21.06%)、冠心病(15.75%)、糖尿病(14.59%);104(17.2%)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功能下降,42(7%)人明显功能障碍.上门服务的三大类项目家政类服务、生活照料类服务、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最高的分别是,居室清洁卫生(35.8%)、送餐(27.9%)、上门测血压(36.8%).日间照料服务项目中,需求较高的分别是日间生活照料服务(占75.3%)、健身活动(占61.9)、提供膳食服务(占60.4%).不同自理程度老人的服务需求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杭州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基本相符,在服务形式上,日间照料服务比上门服务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1,501名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老夫妻同住或一人独居的)占37.3%;子女与其居住在同一城市但做不到每月探望1次的占28.2%;没有收入靠子女供养的占37.2%,其中,农村老人靠子女供养的占54.4%;85.7%的老年人报告患有1种或多种慢性病;对自己的养老生活很满意和满意的占37.8%;养老生活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养老金不足(45.1%)和身体多病(27.8%);老年人对社会的最大愿望是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63.9%);对社区最大的希望是为社区困难老人提供帮助(67.8%);对子女最大的愿望是尊重老人(62.4%);老年人婚姻状况越好(伴侣健在)、居住在城区、养老费用充足、生活自理能力强、看病越方便的老年人,其对养老生活的满意度越高(P0.05)。结论福建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面临养老金不足、自身多病以及子女不在身边等困难,需要社会和社区在养老政策、就医服务、慢性病防治以及对老年人的照看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为制定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0岁以上老年人3 601名,通过入户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养老方式选择以及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544份,有效应答率98.42%。老年人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43.68%,93.28%的老人与配偶和(或)子女同住,6.30%的老人独居;4.77%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30.11%的老年人部分自理需要照顾。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5.83%,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精神或心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及关节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患病率依次为31.94%、13.54%、2.51%、2.51%、0.90%、2.20%、3.02%、4.23%和17.41%。78.89%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并有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11.91%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自评健康状况与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存在相关性;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费用可接受范围在1 000元以下的占70.67%;希望提供医疗服务项目的前五位依次为定期体检(37.69%)、疾病诊治(17.17%)、预防保健(16.72%)、健康教育(9.70%)、康复护理(6.90%);希望提供的服务形式前五位为患者直接到机构(54.25%)、医生定期上门服务(29.18%)、提供专业护理入户服务(8.26%)、医生预约上门服务(2.64%)和开设老年病社区讲座(2.07%)。 结论 海口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居家养老是首选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应根据服务需求建立切实有效的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形式、多途径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个社区中的老年人199例,问卷法调查一般情况、患病及用药情况、社区养老服务使用现状、社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情况、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情况。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被调查老年人医疗保健(68.8%)的需求居于首位,并要求社区服务人员进行考核(63.8%),对养老服务新模式例如日托所和老年公寓的接受度较高(80.9%)。结论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对社区服务人员提出进一步要求,同时,对新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接受度也在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状况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筛选获得4738名高龄老年人,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特征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基于Andersen理论模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诱因性因素、赋能性因素、需要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不同特征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高龄老年人样本群体中,针对养老服务需求,83.5%的高龄老年人选择上门看病服务,76.4%选择健康教育,65.0%选择精神慰藉,62.5%选择社会娱乐活动,62.4%选择处理家庭邻里纠纷,59.7%选择法律援助,59.4%选择起居照料,56.4%选择日常购物。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差异,社区对高龄老年人起居照料、精神慰藉、日常购物、社会娱乐、处理家庭纠纷、上门看病、健康教育的供给分别为5.5%、8.6%、10.9%、17.7%、24.8%、36.3%、39.1%。同时,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城乡差异,农村高龄老年人对上门看病服务的需求比城市高(P0.05)。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主要与诱因性因素中的年龄、居住地、受教育年限,赋能性因素中的居住方式、房屋产权、生活富裕程度,以及需要因素中的自评健康、孤独感、日常活动能力有关(P0.05)。结论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是上门看病、健康教育、精神慰藉、社会娱乐活动、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法律援助、起居照料、日常购物。但是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现象严重,尤其是起居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受到诱因性因素、赋能性因素以及需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使用信息技术服务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老年人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包括健康保健和通讯交流方面。[结论]为了满足老年人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需要推进社区信息技术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以便政府和社区为失能老年人制定相关保健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640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640名失能老年人中有长期护理需求意愿的550人(85.94%),不清楚的90人。其中需要1项长期护理服务意愿106人(16.56%);需要2项长期护理服务意愿202人(31.56%);需要3项及以上长期护理服务意愿242人(37.8%)。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大、内容多,应针对失能老年人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以社区为主的居家照护体系,大力发展机构照护为补充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广西511名老年人生活与健康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需求的共性,为政府医疗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做好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于2007年06月到10月对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院及社区医疗点就医的65岁以上所有城市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广西511名城市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不高,经济来源以离退休金居多,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习惯有待改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大多数老年人(94.9%)患有慢性病,最大的困难是缺钱看病,其次是做家务活难,再其次是有病无人照顾、养老无保障,还有少数的老人觉得精神空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缺钱看病难、家务繁重、精神空虚、养老无保障、行动不便等。最希望得到的帮助依次为医疗、护理、有人陪伴、文化娱乐、家庭和睦、改善住房、心理咨询等。[结论]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老年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正确、合理的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习惯,重视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多渠道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不同ADL老人的养老意愿以及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养老意愿和需求调查表等,对72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老年人ADL正常组415例(占57.3%),功能下降组120例(占16.6%)、功能障碍组189例(占26.1%)。不同程度ADL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47,P0.01)。不同程度ADL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52,P0.01)。结论不同程度ADL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项目不同,建议社区工作者应根据老年人的ADL状况,为其提供切合需要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安阳市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现状、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养老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入户走访安阳市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安阳市居家老年人172人(男73人、女99人),平均年龄为69.99(s=7.85)岁;慢性病病人占54.7%;月收入≤1 000元/月占51.2%。74.4%的日常娱乐以听广播和看电视静态活动为主;80.8%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能力有限、传统观念及对现有养老机构服务、设施不满意等;选择养老机构主要考滤的影响因素分别是生活照料占80.2%,收费标准占69.8%,医护服务占68.6%。居于前3位的养老服务需求依次为医疗服务占85.5%、日常照料服务占79.5%、文化娱乐占79.1%。结论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医护服务为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需求;经济能力是制约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精神慰藉在健康养老服务中不可被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年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PSM)分析。结果:我国城镇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水平较低;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的挤压效应,对需求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不同养老规划内容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影响不同,流动资金和风险防范类规划的影响更大;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挤压效应和对需求的促进效应在低受教育水平老年人中更强。结论:政府应当重视养老资源供需不对接问题,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关注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供与老年人需求对等的养老服务,关注老年人风险防范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ADL模型探讨老年人的异质性养老服务需求,以期为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提供策略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2家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人一般资料和异质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37份。结果:长期照护型老年人更需要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健康照护型老年人更需要文化娱乐的满足;短期照护型老年人在获得基本的日常照护基础上也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结论:大多数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类别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