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所用的麻腮风三联疫苗(combined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MMR)的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和腮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68例18~24月龄麻腮风初免儿童的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的血液样本进行相关抗体测定。结果:麻腮风疫苗加强免疫前麻疹、风疹、腮腺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3%、92.65%、1.47%,抗体活性量水平分别为1100mIU/mL、66IU/mL、13U/mL;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8.53%,抗体活性量分别为1988mIU/mL、105IU/mL、458U/mL;麻疹和风疹的抗体活性量水平较免疫前有1倍以上增长(t=-9.09,P<0.05;t=-3.35,P<0.05),腮腺炎则有35倍以上增长(t=-41.29,P<0.05),免疫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R疫苗作为18~24月龄儿童麻疹加强疫苗免疫效果非常明显,不但巩固了麻风二联疫苗的免疫屏障作用,还大幅度提高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有效控制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情。  相似文献   

2.
李凯 《当代医学》2016,(5):162-162
目的:观察及探讨辽宁省昌图县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选取麻疹疫苗初免及麻疹复种的儿童60例,行麻疹免疫初免、麻腮风疫苗复种,观察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时血清麻疹及风疹、麻腮风IgG抗体变化。结果麻疹初免儿童麻疹IgG抗体初免后阳性率、定量水平为100.00%、(2842.84±485.66)mlU/mL高于初免前1.67%、(11.49±4.30)mlU/mL(P<0.01);麻疹复种儿童麻疹IgG抗体免疫前阳性率为98.33%、免疫后为100.00%,定量水平免疫后(15753.81±4415.60)mlU/mL高于免疫前为(4892.15±544.30)mlU/mL(P<0.01),风疹 IgG抗体免疫后阳性率为88.33%高于免疫前1.67%(P<0.01),免疫后(459.75±134.77)/mL高于免疫前(4.23±1.42)IU/mL(P<0.01),麻腮风IgG抗体免疫后阳性率为92.67%高于免疫前5.00%(P<0.01),定量水平免疫后为(1426.83±539.70)U/mL高于免疫前(6.86±1.44)U/mL(P<0.01)。结论辽宁省昌图县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成功率均较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察布查尔县健康人群的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为评价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随机抽取体检的360例察布查尔县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分析,并应用酶联免疫法对腮腺炎、风疹和麻疹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抽取的360例健康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5.0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2.50%,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56.68%,不同年龄段的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与女性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患过麻疹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5.22%,而患过麻疹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0.59%。结论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麻疹、风疹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性较大,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抗体水平均较低,麻腮风联合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既有助于消除麻疹,也有利于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因此需要加强对抗体水平的监测为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葛备  朱月芬  王旭雯 《医学动物防制》2010,(10):950-951,961
目的了解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所用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了解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完善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57名18~24月龄儿童在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前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3 308.55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免疫后为9 752.15mIU/mL;人群总体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69%,抗体水平为1585.25 mIU/mL;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岁组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均为最低。结论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复种是有意义的,它能大幅提高麻疹抗体水平;要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以提高0岁组抗体水平;要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通过这些措施,形成整个人群免疫屏障,减少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5.
麻疹、风疹和腮腺炎(以下简称麻、风、腮)是婴幼儿和青少年间常见的三种传染病.为探讨这三种疫苗免疫效果,我们在1-6岁学龄前儿童接种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病毒疫苗后,进行了麻凤腮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市35所乡镇幼儿园(1-6岁)14650儿童,以往资料未接种过麻风腮疫苗的儿童.所有检测对象分别进行麻风腮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免疫的效果。方法:选择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8月龄时接种1剂MMR,无腮腺炎疫苗史与风疹疫苗史儿童100例,行MMR免疫,在免疫前后采集手指末梢血0.2ml,对麻疹IgG抗体、风疹HI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行MMR免疫前,麻疹IgG抗体与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达100%,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59%。行MMR免疫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然为100%。几何平均滴度为1:2653,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15.4%;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为100%,GMT为1:612.7,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51.2%;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97%,GMT为1:33.5,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71.2%。结论:MMR免疫效果佳,有利于对风疹、麻疹、风疹综合征消除,同时对腮腺炎进行控制,应在接种麻疹疫苗基础上,对免疫策略进行调整,从而采取MMR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选中 《大家健康》2014,(7):169-170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免疫的效果。方法:选择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8月龄时接种1剂MMR,无腮腺炎疫苗史与风疹疫苗史儿童100例,行MMR免疫,在免疫前后采集手指末梢血0.2ml,对麻疹IgG抗体、风疹HI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行MMR免疫前,麻疹IgG抗体与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达100%,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59%。行MMR免疫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然为100%。几何平均滴度为1:2653,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15.4%;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为100%,GMT为1:612.7,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51.2%;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97%,GMT为1:33.5,相较于免疫前,≥4倍增长率为71.2%。结论:MMR免疫效果佳,有利于对风疹、麻疹、风疹综合征消除,同时对腮腺炎进行控制,应在接种麻疹疫苗基础上,对免疫策略进行调整,从而采取MMR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始兴县幼托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状况,为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和腮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始兴县抽取1个街道和4个乡镇,调查辖区内所有幼儿园的3~6岁未患过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采集末梢血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Ig G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幼托儿童2 583人,麻疹、风疹、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0%(2 477/2 583)、96.63%(2 496/2 583)、88.62%(2 289/2 583)。3种抗体阳性率城区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阳性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结论始兴县3~6岁幼托儿童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较高,但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低,今后应继续做好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或调整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察布查尔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免疫水平状况,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为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效率提供帮助。方法:2016年采集察布查尔县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360份。麻疹抗体阳性率75.00%,几何平均滴度(GMT)1:531.01;风疹抗体阳性率62.50%,抗体含量均值为31.13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248.69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8月龄-20岁年龄段显著高于小于8月龄和20岁以上年龄段;风疹抗体阳性率8月龄-20岁年龄段显著高于其他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阳性率1.5岁以下儿童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继续加强对抗体水平的监测工作,巩固免疫规划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河源市2018年监测人群接种含麻疹和白喉成分疫苗的免疫水平,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门诊患者或者体检人员血清3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和白喉抗体水平,分析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结果麻疹组、白喉组分别纳入296名和297名调查对象。其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5.14%,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2.9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943.08 mIU/mL。白喉抗体浓度达到部分保护水平阳性率为95.62%;达到安全保护水平阳性率为63.64%;达到长期保护水平阳性率为21.5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0.76 IU/mL。性别间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23);各年龄组间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4、37.74,P均0.001);性别间白喉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P=0.045)。各年龄组间白喉抗体浓度达到部分保护水平阳性率、达到安全保护水平阳性率、达到长期保护水平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04,P=0.040;x~2=60.81,P0.001;x~2=35.00,P0.001;x~2=62.22,P0.001)。结论河源市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5.14%,与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白喉抗体浓度达到安全保护水平阳性率为63.64%,与控制白喉发病的要求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海省湟源县和贵德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调查全年龄组健康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 G抗体。结果湟源县和贵德县两县共调查364人,其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87.36%,保护率为61.81%,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 997.76 m IU/ml;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84.07%,风疹GMC为988.61 m IU/ml;不同年龄组和免疫史不同,抗体水平不同。结论湟源县和贵德县两县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不高;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接种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海市健康人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状况,评价疫苗接种质量效果,及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为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乌海市367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进行脊灰、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Ig G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 367人中,抗体总阳性率最高的是脊灰和甲肝,均为98.37%,最低的是百日咳,为56.95%;不同年龄组间HBs Ab、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腮腺炎、白喉和破伤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7,22.01,8.63,P0.01);不同地区间HBs Ab、脊灰、麻疹、风疹、腮腺炎、百白破、白喉、破伤风和甲肝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海市健康人群免疫状况良好,脊灰、麻疹、甲肝、风疹、腮腺炎、破伤风和白喉Ig G抗体阳性率均≥80%,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但乙肝、百日咳免疫水平较低,应加强疫苗接种和定期开展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深圳市大浪辖区5~12岁的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该疫苗未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将腮腺炎疫苗纳入该年龄组的免疫规划程序及控制相关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大浪辖区2007年3月1日前出生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分析该年龄段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在600名调查儿童中,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9%(594人);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61%(365人),未种率为39%(235人)。腮腺炎疫苗主要未种原因:48.51%(114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是免费疫苗,接种人员没建议接种;23.40%(55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是免疫规划内疫苗,没时间接种;28.08%(66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重要。97%的调查儿童家长表示如果将麻腮风疫苗(MMR)纳入国家规划内免费疫苗,愿意让其小孩接种该疫苗。结论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免费接种范围不能覆盖腮腺炎发病的主要人群(5~12岁儿童),自费接种或无正确的接种指引是腮腺炎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将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规划范围扩大到2007年3月1日前出生儿童,覆盖5~12岁儿童,建立起腮腺炎的人群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3年银川市健康人群8种疫苗相关疾病进行了抗体水平监测,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银川市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银川市600名健康人群采微量静脉血,分别用酶标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等7种疾病的Ig G抗体,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结果监测600名健康人群中,HBs Ag和HBs Ab阳性率分别为2.33%和80.33%,8种疫苗针对疾病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麻疹,为99.5%,最低的是百日咳,为35.5%;不同年龄组间HBs Ab、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风疹、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性别间,HBs Ab、脊灰、百日咳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区和乡镇健康人群中HBs Ab、白喉Ig G抗体阳性率,两区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健康人群免疫状况良好(HBs Ab、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均达到80%),但部分种类疫苗抗体水平较低(百日咳Ig G抗体阳性率小于60%),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疫苗种类及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技术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武振军  胡皓  李燕  高源 《海南医学》2016,(10):1701-1703
目的:了解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银川市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银川市195名0~6岁儿童进行HBsAg、HbsAb、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风疹及腮腺炎IgG抗体8种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名儿童中,HbsAg和HbsAb阳性率分别为0和69.7%,8种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脊髓灰质炎,占97.4%,最低为百日咳,占15.4%;不同地区间,0~7岁儿童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0~7岁儿童HbsAb、风疹和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0~7岁流动儿童8种血清学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间0~6岁流动儿童麻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回族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良好,但部分种类疫苗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疫苗种类及重点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接种技术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1年深圳市大浪辖区5~12岁的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该疫苗未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将腮腺炎疫苗纳入该年龄组的免疫规划程序及控制相关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大浪辖区2007年3月1日前出生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该年龄段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在600名调查儿童中,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9%(594人);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61%(365人),未种率为39%(235人).腮腺炎疫苗主要未种原因:48.51%(114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是免费疫苗,接种人员没建议接种;23.40%(55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是免疫规划内疫苗,没时间接种;28.08%(66人)认为腮腺炎疫苗不重要.97%的调查儿童家长表示如果将麻腮风疫苗(MMR)纳入国家规划内免费疫苗,愿意让其小孩接种该疫苗.结论 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免费接种范围不能覆盖腮腺炎发病的主要人群(5~12岁儿童),自费接种或无正确的接种指引是腮腺炎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将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规划范围扩大到2007年3月1日前出生儿童,覆盖5~12岁儿童,建立起腮腺炎的人群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徐亮  唐建红  邱灿林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913-914,922
目的对2007-2011年韶关市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麻疹、风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gM抗体捕获ELISA法对韶关市2007-2011年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n=345)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5年来韶关市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29.56%(102/345),风疹总阳性率17.39%(60/345)。2007-2011年度麻疹阳性率分别为39.81%、52.44%、27.45%、6.2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6,P〈0.01);风疹阳性率分别为0.97%、9.76%、29.41%、0.25%、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5)。麻疹、风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8月龄到30岁,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风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结论 2007-2011年麻疹阳性率逐年降低,说明防控措施有力,而风疹阳性率有升高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飒  陈艳  郭淑霞  张红 《农垦医学》2011,33(1):71-72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个社区中12~18个月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血清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χ2=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无差异(χ2=0.077,P〉0.05),常住儿童和暂住儿童抗体阳性率有差异(χ2=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定期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腮腺炎抗体水平的测定,抗体阴性者应进行腮腺炎疫苗的补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麻栗坡县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组人群麻疹(Measles virus,MV)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边境地区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地区境内、境外1~50岁人群共800人,采血进行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综合阳性率为88.25%,其中境内人群为91.75%,越南籍人群为84.75%,境内高于境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P0.05);境内有免疫史者麻疹抗体阳性率93.14%,GMT为1587.11mIU/ml,免疫史不详者麻疹抗体阳性率80.00%,GMT为894.22mIU/ml,有免疫史者高于免疫史不详者,两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F=7.29,P0.05)。结论麻栗坡县境内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境外,切实提高含麻组分疫苗二剂次接种率是巩固边境地区麻疹防控工作,实现如期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腮”疫苗,英文商品名:M—M—RⅡ)是一种无菌冻干制品,通过皮下注射使用。适用于在12个月或以上个体,能够同时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产生免疫。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是三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分别是由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粘病毒)和风疹病毒(粘膜病毒)引起,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