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7,(1)
目的观察S-烯虫酯缓释块抑制城市雨水井蚊幼虫羽化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 S-烯虫酯在居民住宅雨水井中每月投放1次抑制蚊幼虫羽化,投放剂量为1 mg/L。评价方法是采集现场雨水井中的Ⅲ龄幼虫(蛹)带回实验室观察羽化情况。结果投药后10 d与30 d的蚊虫羽化抑制率分别为86.44%和86.42%,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χ~2=568.935 6,P=0.000 0和χ~2=354.751 1,P=0.000 0)。结论S-烯虫酯缓释块能够有效地控制城市雨水井中的蚊幼虫羽化为成虫,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垃圾箱房是每个社区必不可少的环卫设施,其卫生状况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垃圾箱房是城区蝇类的主要孳生场所,每年的苍蝇繁殖高峰季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垃圾箱房进行喷药灭蝇,既污染环境,又易使蝇类产生抗药性。本文针对苍蝇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垃圾箱房顶部设捕蝇笼,捕捉苍蝇,降低蝇密度,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3)
正我国农业农村部在2017年11月1日施行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第2.17规定生物化学农药,是指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农药:一是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而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或引诱等特殊作用;二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的,其结构应与天然化合物相同(允许异构体比例的差异)。在此之前有企业申请S-烯虫酯的登记,但被 相似文献
5.
影响捕蝇笼诱蝇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4种因素对捕蝇笼诱蝇效果的影响。方法捕蝇笼诱捕法。结果10、11月阳面捕获的蝇数多于阴面,4,6,8月阴面多于阳面,且其中6月和8月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5次试验中捕蝇笼放置在150m捕获的蝇数均少于着地,且6,8,10月3次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100g诱饵捕获的蝇数均少于250g,未发酵的诱饵捕获的蝇数也少于发酵的诱饵,前者4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8,10月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后者4,6,8,10月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11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实验的各个因素中,诱饵引诱力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放置部位的朝向及高低也是影响捕蝇笼捕蝇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传统捕蝇笼进行改良,增强捕蝇笼的防水性,提高捕蝇率,减少诱饵的异味,为使用捕蝇笼有效地控制苍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苍蝇的生活习性,结合传统捕蝇笼的特点,使用防水材料制作新式的捕蝇笼,然后进行现场诱捕实验,通过诱捕率、对异味的遮盖作用及防水性对新式的捕蝇笼进行评估。结果改良后的捕蝇笼捕蝇率有较大提高,防水性好,美观,可以遮盖诱饵的异味和蝇尸。结论捕蝇笼改良后捕蝇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测定捕蝇笼结合诱引剂诱捕效果;方法:模拟现场和现场实验;结果:模拟现场24h共捕蝇350只.现场共捕蝇649只;结果:捕蝇笼结合强力诱蝇剂具有很好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白纹伊蚊对S-烯虫酯的抗药性风险,预测抗药性发展速率,为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抗性选育方法获得用于抗性风险评估的品系,利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估算抗性现实遗传力(h~2),通过运用抗性现实遗传力预测白纹伊蚊对S-烯虫酯的抗性发展速率。【结果】经过15代的室内选育,白纹伊蚊对S-烯虫酯的抗药性倍数上升了11.93倍;白纹伊蚊对S-烯虫酯的抗性h~2为0.0234,有一定抗性风险。【结论】白纹伊蚊对S-烯虫酯有一定抗性风险,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型捕蝇器及诱饵的捕蝇效果,探讨蝇类监测标准化问题。方法在5种场所类型现场用L4(23)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比较2种捕蝇器、2种诱饵的捕蝇效果。结果新型捕蝇器捕蝇数大于对照捕蝇器,新型捕蝇器的配套诱饵诱捕蝇数是糖醋诱饵的2倍多,但低于腐鱼酱诱饵的1/2,所有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极显著的意义。结论新型捕蝇器及诱饵捕蝇效果好,且有节能环保、美观等优点,适宜于多种环境捕蝇;其配套诱饵无异味,诱蝇效果介于糖醋和腐鱼之间,可用于蝇类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3)
S-烯虫酯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通过干扰生长过程来阻止蚊幼虫和蛹羽化为成蚊,对其他生物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被称第三代杀虫剂和非杀生性农药。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生物安全法》的国家。当南盐沼蚊从澳大利亚输入到新西兰后,对新西兰的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潜在风险时,新西兰利用本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强有力的管理体制、高效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运作、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国外区域合作,采用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生物化学杀虫剂—S-烯虫酯,经历长达十年艰苦卓越的灭蚊工作,终于根除了输入性蚊虫,获得了良好的健康、环保和社会效益,在蚊虫防治史上堪称范例,对我国当前的蚊虫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2)
本文阐述了诱蝇笼在灭蝇中的作用,对户外诱蝇笼的结构、类型、标准与要求,以及诱蝇笼安装点与饵料的选择,后续维护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3)
目的比较商品诱饵聚蝇2000与传统的糖醋诱饵和腐鱼豆渣诱饵监测蝇类密度的差异,探讨商品诱饵用于蝇类监测的作用。方法捕蝇笼诱捕法。结果聚蝇2000诱饵平均密度为13.94只/笼,介于腐鱼豆渣(190.18只/笼)和糖醋(5.76只/笼)之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0.855 3,P0.05)。3种诱饵诱集的优势种依次是大头金蝇、亮绿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元厕蝇6种,其中腐鱼豆渣优势种为前3种,糖醋诱饵为后3种,聚蝇2000诱饵是中间的亮绿蝇、棕尾别麻蝇和厩腐蝇,其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χ~2=5 181.545,P=0.000)。3种诱饵的季节消长曲线有一定相关性(r=0.82,P=0.007)。结论聚蝇2000克服了糖醋诱饵分类统计的样本量小、腐鱼豆渣诱饵分类计数工作量大的缺点,监测蝇种数量、季节消长曲线与糖醋和腐鱼豆渣诱饵相吻合,可作为捕蝇笼法诱饵用于蝇类密度监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腐烂鱼肠鱼鳃、红糖食醋以及腐败鸡蛋3种诱饵对不同蝇种的引诱力差别,以筛选媒介蝇类监测的最佳诱饵。方法采用诱蝇笼法,选取5个实验点同时使用3种饵料进行诱集,诱得的蝇类在实验室进行鉴定。结果3种诱饵诱集的蝇种区别不明显,诱集个体数量上按多少排列依次为腐烂鱼肠鱼鳃饵、腐败鸡蛋饵、红糖食醋饵,分别占捕蝇总数的66.99%、32.07%和0.94%;不同诱饵诱集的优势种差别较大,腐烂鱼肠鱼鳃饵诱集的优势种为大头金蝇和家蝇,红糖食醋饵为铜绿蝇,腐败鸡蛋饵为大头金蝇和瘦叶带绿蝇;丽蝇科和蝇科趋向于被腐烂鱼肠鱼鳃饵吸引,而丽蝇科、麻蝇科和花蝇科更喜好腐败鸡蛋饵。结论红糖食醋饵诱集数量过少,难以反映季节变化;腐烂鱼肠鱼鳃饵诱集少数种类个体数量过多而掩盖了其它种类的真实密度;腐败鸡蛋饵诱集数量适中,种类较均衡,可以作为蝇类监测用饵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捕蝇笼在九寨沟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的灭蝇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处临时安置点,在其帐篷周边的外环境安放捕蝇笼,分别于6、24、48 h及5 d后观察其灭蝇效果。结果 6 h平均捕蝇数为24.8只/笼,垃圾收集点、厕所、临时厨房、帐篷周边、垃圾房蝇类捕获数分别占34.68%、22.18%、18.95%、17.34%和6.85%;24 h平均捕蝇数为70.7只/笼,其中丝光绿蝇和铜绿蝇占44.98%,家蝇占30.12%,棕尾别麻蝇和大头金蝇占24.05%,其他占0.85%;48 h日平均捕蝇数为93.85只/笼;5 d日平均捕蝇数为59.14只/笼。结论在九寨沟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外环境使用捕蝇笼灭蝇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生态环保又十分有效,在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大型活动有人员临时聚居场所外环境灭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蝇类防治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捕蝇笼诱捕成蝇具有使用方便、有效、不污染环境、防治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被人们采用。其诱捕成蝇的效果好坏不但与其使用的诱饵、捕蝇笼的质量、布放场所蝇密度的高低有关,同时据报道,不同的颜色对成蝇的引诱力也有所不同,成蝇对黄色、白色的趋向力要强于其他的颜色。基于此种理论,在讨论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时,将市场上广泛采用的绿色捕蝇笼改为黄色。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种决策的科学性,为提高捕蝇笼诱捕效果提供试验数据,我们选择某猪场进行2种颜色捕蝇笼对成蝇进行诱捕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垃圾填埋处理场的灭蝇效果,我们于2006年4—10月在新会区西坑垃圾填埋处理场,采用诱蝇笼进行诱捕蝇类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善青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0,1(2):83-85
作者于1987年对我国北方常见的6种蝇类的自然羽化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家蝇的全年自然羽化率高峰在6、8两个月,厩腐蝇为6月份,丝光绿蝇为5、6两个月,大头金蝇为6月份,巨尾阿丽蝇和红头丽蝇为5、8两个月;蝇类自然羽化率高峰总是出现在成蝇季节消长高峰之前。作者认为,以自然羽化率为指标,可推测成蝇种群密度高峰出现的时间,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蝇、灭蝇措施,亦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9.
徐友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3(6):435-437
目的:研究和了解大头金蝇的羽化心性,寻找和利用大头金蝇的薄弱环节而进行防制。方法:从现场采集大头金蝇Ⅲ龄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化蛹,进行羽化过程和昼夜羽化规律观察。结果:大头金蝇蛹1d内的羽化大多不同。结论:大头金蝇蛹羽化至成蝇是否可以分成5期,将值得商榷,即Ⅰ期为乱爬期,Ⅱ期为伸展期,Ⅲ期为变色期,Ⅳ期为始飞期,Ⅴ期为成虫期,在前3期中,大头金蝇在羽化场所的表面停留时间(42-148min)很长,在蝇类防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灭蝇袋和捕蝇笼在城市外环境灭蝇效率的差异,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蝇密度表示捕蝇效率,计算Shannon-Weiner指数蝇种属的多样性,用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性。结果 共计捕蝇3 608只,其中灭蝇袋捕蝇3 036只,捕蝇笼捕蝇572只。灭蝇袋法密度为(0.346±0.202)只/(袋·h),捕蝇笼法密度为(0.059±0.039)只/(笼·h),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5.105,P<0.01)。灭蝇袋和捕蝇笼均捕获蝇类12属。灭蝇袋法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621,捕蝇笼法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859,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5.97,P<0.01)。结论 灭蝇袋的灭蝇效率显著高于捕蝇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