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VE)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EV71感染HFMD并发VE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n=30)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30)。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皮疹、发热、精神萎靡)消退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出院时患儿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儿PedsQLTM4.0各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EV71感染HFMD并发VE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加快其临床症状消退进程,对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与住院满意度等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重症哮喘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重症哮喘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研究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心率恢复时间、呼吸稳定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研究组心率恢复时间、呼吸稳定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针对重症哮喘患儿予心理护理干预,在提升家属满意度的同时改善患儿相关指标,缩短心率恢复时间、呼吸稳定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患儿凝血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依密封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41,在常规护理上予以专项护理干预)和常规组(n=41,予以常规护理),比较其凝血指标、炎性指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凝血功能相关指标(PT、Fbg、aPTT)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凝血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炎性指标(WBC、CRP)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炎性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90.24%(37/41)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的73.17%(30/41)(P0.05)。结论专项护理可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儿凝血功能,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护理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88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病变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4)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4)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口腔并发症发病率(4.55%)均低于对照组(18.18%),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儿病程,减少口腔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49-5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症患儿110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包括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口腔溃疡改善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好,对疝气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适宜基础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口腔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及喂养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58例早产儿,随机分组,观察组(n=29)给予对症喂养护理,对照组(n=29)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日龄5d体重、日龄10d体重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就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对其开展科学护理干预配合,可强化早产儿预后效果,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发热、喘息、肺哮鸣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提升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记奖励法对外科手术住院患儿围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标记奖励法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围手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穿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记奖励法应用于外科手术住院患儿的围手术期静脉输液治疗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利于提高穿刺工作效率及成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研究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手足口病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实施早期预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P=0.039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能有效缩短的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2例儿科住院患儿,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41,优质护理)与对照组(n=41,常规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促进康复,改善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0例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退热时间、腹泻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3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4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肠炎治疗时对其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n=56)和综合护理组(n=56),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结局、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治疗效果(总体有效性、依从性、干预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沟通交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依从性,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发热患儿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复发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的病情复发间隔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12%,两组对比(χ2=3.8961,P=0.0483)。结论临床对发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儿体温,减少患儿发热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某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2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6),分别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81.58%,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96.05%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77.63%,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00例,2011年5月后在之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将实施护理干预前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6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儿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