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病有所医,无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吉林省逐步设立了五道健康保障线。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吉林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期间,在统筹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基础上,设立大病兜底第四道防线,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至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至80%。同时,通过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年底,江西省因病致贫家庭总户数为18.2万户,较2015年减少了10.76万户。这得益于该省建起的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其中,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强化了健康扶贫的兜底保障作用。赣州市是全省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设区市,人口将近1000万。2015年,该省在赣州市选择9个贫困县试点大病商业补充保险,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全市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医疗保障惠民政策。以保障民生为落脚点,医保扶贫达到新高度。通过“四位一体”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医疗保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实现“985”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380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184万,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数达72.97万。该省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精准施策,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该省建立了"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医疗救助体系。一是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主体作用。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50%以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省颁发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配套文件,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结合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开拓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机制,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入手,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全面开展医疗健康扶贫,大力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缓解农村贫困人口看病贵问题,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以"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近年来紧紧围绕健康扶贫"三个一批"重点工作任务,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三医联动、提升软硬件能力,有效破解了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资金保障范围,健全"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机制。截至2019年底,通过"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机制累计报销5.55亿元。二是分类落实大病慢病管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6月,贵州省铜仁市共筹集到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基金15102万元,有1657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生医疗费用8433.12万元,得到合医、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等补偿7400.24万元,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专项救助1489.39万元(其中:医疗费用兜底655.55万元、交通费176.43万元、生活费657.41万元),实际补偿比105.41%。个人获得最高医疗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农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及疾病负担情况,为在脱贫攻坚阶段完善健康扶贫政策,预防脱贫人口因病返贫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收集华东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用可解脱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农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的一般人口学、住院费用水平及明细、医保报销数据等资料,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贫困人口较非贫困人口自付费用均值降低35,926.94元,报销比例为96.20%,较非贫困人口组高26.77个百分点,其中大病保险支付比例、民政救助支付比例,较非贫困人口组分别高12.05个百分点、8.34个百分点。[结论]该省健康扶贫政策大幅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医疗费用负担对于非贫困农村居民属灾难性医疗支出,贫困人口消耗了更多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为确保城乡居民同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惠民政策,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今年出台系列医疗保障新举措,精准施行健康救助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统筹层次,将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全力推进医保支付改革。7月下旬正式施行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新政策,将切实减轻全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广胜作为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打造"健康河南"、解决好1亿中原百姓的健康问题任务艰巨。2016年,河南省将在健全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2016年,河南省将全面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基本医保报销后仍要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由大病保险提供二次报销。这项福利再次为重大疾病患者看病减负,也让医保发挥强大的兜底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新年伊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出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保障实施方案》,从1月1日起将贫困人口29种慢性病、24种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障纳入政策性全兜底。《方案》对贫困人口的"病种救助范围、增加报销药物品种、救助门坎及封顶线、兜底门诊保内自付费用、救助住院保内费用、慢病贫困人口‘二对一'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毕节市赫章县是贵州省10个扶贫重点县之一。近年来,赫章县利用扶贫开发契机,积极开展医疗精准扶贫,通过"三个三"措施,构建因病致贫返贫"防火墙",有效阻断群众滑入"贫困陷阱"。2017年,该县城乡居民医保住院累计补偿8.6万人次,产生医疗总费用2.76亿元,补偿金额1.71亿余元;大病保险累计理赔1435人次,理赔金额850万元;民政医疗救助累计2925人次,救助金额1105万元。三重医疗保障后,贫困人口的实际补偿比达69%。  相似文献   

13.
<正>新政新规:今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开展分类分批救治,精准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三个一批"是指:2017年至2020年,对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确保健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红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总数为66万,贫困人口约5.6万。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析,该县发现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1%,其中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致贫的占43%,因灾难性医疗支出或大额医疗费用致贫的占18%。该县制订了健康扶贫方案,兜底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支出。该县既注重减轻救助对象的就医经济负担,又注重加强救助对象的全程健康管理,让健康扶贫更规范。一是健康全管理,对健康扶贫  相似文献   

15.
齐木 《健康大视野》2012,(14):32-35
大病保障是衡量要注重创新机制要搞好基本医保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要下决心抓紧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以及商业补充保险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推行医疗保障改革,目前已建成了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社会慈善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省以下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已经合二为一。建立大病保险制度,是为了防止参保人因高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指导性文件,浙江省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改最大的突破应该是新农合,而新农合的核心问题有两点:如何实现分级诊疗和如何保障大病医保报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建立大病保障机制非常适合。 河南省已经探索通过按病种保障和按费用保障相结合的新模式,初步建立了以新农合基本保障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机制。 河南省大病保险原来是20多种,今年,要把包括儿童常见大病在内的大病保障病种扩大到35种。需要住院治疗的,在省、市、县医疗机构的限额内实际医疗费用按65%、70%、80%的比例进行补偿;在门诊治疗的,统一按限额内医疗费用的80%进行补偿。对于困难群众,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医疗救助基金再按住院和门诊费用的15%给予救助。  相似文献   

18.
阎洧涛 《中国卫生》2014,(10):112-113
<正>在农村居民医保体系中,新农合医疗是第一层楼,大病保险是第二层楼。2014年7月25日,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公布《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试行)》,这个《方案》的公布意味着之前试行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将正式推开,覆盖全省18地市,惠及全省8262万名参合农民,大病患者能享受到新农合报销后的"再次报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分析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现状,为完善新疆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新疆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运用访谈法收集有关农村贫困医疗救助的统计资料.结果:因病致贫是新疆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疆农村贫困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占97.2%.贫困人口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利用量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持续增长,主要依赖中央政府财政投入;以资助参合为基础,以住院救助为重点;人均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偏低,资金的供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但同时出现救助资金沉淀现象.结论: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改善贫困人口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继续完善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的衔接,逐步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从扩面转向提质增效2006年,笔者曾撰文提出,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当时,我国医保制度还不健全,老百姓大病费用负担沉重。经过不断地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3+2"模式(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3项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两项补充医保)的医保制度,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但由于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