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粉英  宋冬冬  汤小均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59-160,163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术后48h泌乳量、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O.05),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排气时间缩短,腹胀消失或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恢复,母乳喂养,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12月收住剖宫产产妇230例为观察组,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以2007年6~12月住院的剖宫产产妇21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常规护理,记录两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72h泌乳情况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产后72h沁乳量明显增加(P〈0.005),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增强(P〈0.01或〈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促进母乳喂成功,增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促进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250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舒适护理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产妇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产妇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疼痛、抑郁及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控制剖宫产术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12月剖宫产术的480例手术产妇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疼痛教育、心理护理、提供轻松舒适环境、预防及减轻疼痛技巧指导),2007年1月至6月剖宫产460例为对照组,进行疼痛程度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24、72hVAS评分低;下床早、24及48h睡眠时间长、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梁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248-249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产妇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都给予传统剖宫产手术,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而治疗组给予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结果治疗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母乳时间都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d与术后20d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产妇恢复,缓解疼痛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戴莹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34-135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选取2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治疗组产妇给予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48h疼痛评分平均(2.76±0.83)分,出院时抑郁评分(43.52±3.91)分;对照组患者术后48h疼痛评分平均(5.42±1.52)分,出院时抑郁评分(43.52±3.91玢。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及心理抑郁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治疗组产妇中有96例产妇成功进行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而对照组100例产妇中仅82例成功进行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2%,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优质护理可以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改善产妇抑郁情况,增加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对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肿瘤患儿疼痛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价。方法56例肿瘤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疼痛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实施干预护理后,2组入院治疗后疼痛均较入院前明显缓解,其中干预组入院1周、2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饮食控制、规范服药、活力、总体健康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肿瘤患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手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8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h、4h及6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疼痛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后产妇下床活动以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在某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4)和干预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则给予综合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胃肠蠕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且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产妇给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预后,加速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王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53-55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行剖宫产产妇60例,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行一般单纯常规护理,术后对两组产妇疼痛效果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产妇的术后疼痛度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率(33.3%)明显小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41.65±3.17)明显小于对照组(54.86±4.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出院前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的手术室护理中对减轻产妇术后痛苦和术后抑郁度具有明显的疗效,因此舒适护理值得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快速康复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行剖宫产的GDM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中血糖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中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较对照组17.14%更低(P <0.05)。术后术后12、24、48、72 h观察组疼痛评分(VAS)均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离床、排便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对GDM产妇剖宫产术中血糖水平控制、术后并发症减少、疼痛缓解及护理满意度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将94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及重度疼痛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剖宫产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2-1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心理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186例产妇均择期或行急诊剖宫产术,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106)接受系统的剖宫产护理加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80)接受剖宫产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排尿时间,统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宫产术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64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与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在积极护理干预下对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2011年至今治疗的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为(22.5±2.9)h,术后拔尿管后排尿时间为(1.0±0.5)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5.4)h和(2.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拔管后成功排尿、24 h内下床活动、产生压疮情况以及分泌乳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产妇术后的康复情况大大改善,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临床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英 《海峡药学》2011,23(1):111-112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6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500μg(100μg·mL^-1),以0.9%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负荷注射剂量为1.5μg·mL^-1,维持剂量0.5~1.0μg·mL^-1。观察组额外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减轻,术后3d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都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分别为97.50%和8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天的24h用药量平均为(48.6±9.11)mL和(65.3±15.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镇痛药物能明显降低骨折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记录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情况等,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24h内恢复排气和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剖宫产手术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及早恢复排气和自主排尿情况,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我院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乳汁分泌时间、72h内泌乳有效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乳汁开始分泌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72h泌乳的总有效率和纯母乳的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乳汁开始分泌的时间,提高乳汁的分泌率,提高剖宫产后纯母乳的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宫颈癌手术患者60例,均行子宫切除术。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护理措施。方法实施剖宫产的11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护理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72h10例(17.54%)出现轻微疼痛和中度疼痛,而对照组中有45例(78.95%)患者出现术后疼痛,且有15例(26.32%)出现中、重度疼痛,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