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各国医疗支出的重要负担.有关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是发现新的致病机制、指导临床预防及探索药物靶向治疗途径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逐渐增多。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笔者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对其进行阐述,以便能更好地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3.
刘军 《西部医学》2009,21(4):585-586,589
目的探讨呼吸道中上气道与下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的相关性,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病史采集,选择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鼻炎组(即上气道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哮喘组(即下气道组);其中100例患者两者兼有。结果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都可检测到相应的变应原;哮喘组变应原阳性率均高于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两者兼有患者中,先患有变应性鼻炎后有支气管哮喘者,或两者同时发病者,比率为68%;先患有支气管哮喘后有变应性鼻炎者,比率为32%。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是支气管哮喘的危险人群,上下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具有密切相关性;了解上下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的相关性,对上下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是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其中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而微量元素在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特将近年来关于微量元素与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并探讨其与本病中医辨证分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呈上升趋势,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AR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实验研究的前提。近十年来,该模型建立方法日趋成熟,对于相关评价指标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文中就该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概述近几年国内外治疗方法,从而明确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完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Allergic rhinitis is the most prevalent of the atopic disorders, affecting 25% to 35% of persons, depending on the population studied. Considered by non-sufferers to be a trivial disease, allergic rhinitis delivers a significant personal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Antihistamin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y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seasonal/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The new generation antihistaminics are all safe, with negligible sedative effects, excellent tolerability and have no influence on cardiac parameters. Montelukast when used as monotherapy is efficacious and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Combination therapy (montelukast plus levocetirizine) is a more effective strategy than mo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相似文献   

8.
鼻炎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鼻炎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以10%TDI橄榄油溶液滴鼻造成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经鼻腔给中药鼻炎喷雾剂治疗,并以立复汀鼻喷雾剂为对照,观察药物对大鼠症状评分、病理改变、鼻黏膜及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鼻炎喷雾剂能有效地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改变,减少鼻黏膜及血清中组胺含量,从而达到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结论中药鼻炎喷雾剂具有明显抑制或消除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及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1年-2007年收治的16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变应性症状、体征出现的比例以及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结果阳性者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出现的百分率。结果16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21.6%(35例)的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58.0%(94例)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应性症状和体征,其中Ⅰ型(58例)和Ⅱ型(72例)各分期患者中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出现的比例随分期的加重而增高。结论变应性鼻炎及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海极翼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对41例变应性鼻炎儿童进行治疗,观察术后及术后3、6、12个月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有效率为100%,但随时间推移存在下降趋势,6个月后有效率下降最明显。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具有安全、微创的优点,是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静  任艳鑫  隋军  李晓江  高伟 《医学综述》2008,14(8):1205-1208
变应性鼻炎是外源性抗原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具有变应性素质的患者与超敏原初次接触后致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与该超敏原接触时,患者机体产生各种细胞、蛋白质及细胞因子参与或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目前,人们正从各个层面研究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治疗,文章综述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的多发病,外界六淫邪气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暑邪为外感六淫之一,暑邪侵袭机体可引起机体脏腑的病变,若脏腑病变,功能失常,则可诱发过敏性鼻炎,故暑邪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治疗中亦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将从病因病机、治疗等角度论述暑邪对过敏性鼻炎发病及治疗的影响,以充实中医"六淫致病"的理论依据,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多数AR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后可发展为鼻息肉,导致疗效更差,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已知AR可导致多种精神及心理紊乱,如抑郁、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等,甚至可能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AR的治疗指南中尚无心理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该文就AR所导致的心理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心理干预治疗的必要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李天春 《黑龙江医学》2010,34(9):674-676
本文就近10年来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对存在鼻内结构异常,保守药物治疗无效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多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法有:选择性神经切断术、鼻腔综合手术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等。根据具体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外科干预,采用选择性神经阻断或鼻腔结构重塑等手术方法,可以使鼻黏膜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异常功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变应性鼻炎是由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手术治疗并不能直接改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状况,属于创伤性治疗。对于无明显鼻内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例选择应谨慎。AR作为一个复杂的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对于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s now a well known entity in asthmatic patients. Despite the familial occurrence of bronchial asthma, the familiar occurrence of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s a rarity. Here 2 cases of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a family (brother and sister), treated with prednisolone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are reported. The clinicans should have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to investigate all the members of a patient with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who are having history of asthma or rhinitis.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和鼻鼻窦炎常常与哮喘并发,其间的关系探讨已久。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三者存在高患病率的特征,且常常互相伴发并互为危险因素和提示不良预后。解剖生理存在解剖发育上的异同,参与疾病的形成。病理生理角度环境因素等介导"共同气道"的慢性炎症。其间由免疫机制等因素构成上下气道的连续性表现。文章从以上方面对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和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神经炎症在上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10年来,上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是其主要病因。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的研究数据都显示上下气道具有统一性,其与全身各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神经炎症在上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亦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作者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Allergic rhinitis causes an impairment of the mucociliary function in the nose. It is hoped that treatment of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would be able to revert mucociliary function to normal.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pre and post treatment mucociliary transport time in 3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Ninety-two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andomised into 3 groups and started on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s. At the end of 8 weeks, the group treated with only intranasal beclomethasone showed some, though n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mucociliary function.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the mucociliary function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treated with beclomethasone and loratidine or loratidine alon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过敏性鼻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ible protein-2,TNFAIP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检测TNFAIP2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CD31)的表达,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成功建立OVA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表现为小鼠挠鼻次数、血清OVA特异性IgE浓度、鼻黏膜局部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聚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NFAIP2 mRNA和蛋白及CD31mRNA在过敏性鼻炎小鼠鼻黏膜局部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TNFAIP2和CD31mR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 TNFAIP2参与了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且可能与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各类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应原情况,以利于进行更有针时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36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皮炎)患儿进行特异性IgE(包括食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惠儿的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荨麻疹、皮炎患儿的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变应原以食入性为主,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患儿的变应原以吸入性为主.变应原测定可以帮助寻找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应的变应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