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评价Russell 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Russell 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 ,其中 19例采用顺行髓内钉 ,7例采用逆行髓内钉。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 ( 6~ 2 4个月 ) ,全部获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4.7个月 ( 3~ 8个月 ) ,肩关节功能优 18例 ,良 5例 ,一般 3例。肘关节功能优 2 3例 ,良 3例 ,1例病人出现近端交锁螺钉的肩关节撞击症状。无感染及医源性骨折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Russell 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临床采用近远端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AO的专用钻头在大结节内侧缘处钻孔顺行置入非扩髓交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9例;在鹰嘴窝上2.5cm处钻孔,由肘向肩顺行置入髓内钉的方法治疗闭合肱骨干骨折12例。结果21例骨折在3个月内全部骨性愈合。21例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后3个月已达正常对侧的85%,肘关节活动度达正常的90%,有3例近端置入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健侧差,发生肩关节撞击,骨折愈合拔钉后进行功能锻炼,2个月后恢复良好。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暴露骨折端、不破坏骨折周围骨膜血供、出血少、减少桡神经损伤可能性,骨折愈合快。但远端置入者较近端置入者对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并随访11~17个月。结果 24例中23例骨折愈合,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取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1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9例,均采用扩髓及静力型固定。结果:随访平均18个月(6个月~3.2年);骨折愈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4.3个月。感染3例均为开放性骨折,肢体短缩1例,成角畸形2例。骨折均愈合。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6例,良9例,中3例,差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临床应用中应重视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戴远大  陈雷  于春雷  王旭  袁金刚  黄利 《吉林医学》2009,30(17):1967-196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肱骨干15例。结果:15例随访8~15个月,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12~48周,平均24.5周,肩关节活动按Neer法评定,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活动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肱骨干A、B型骨折较好的方法,创伤小,符合微创生物固定理念。  相似文献   

6.
对1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随访5~18个月,结果10例骨折均愈合,无远期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肩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差0例。认为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云  肖景  张光明 《广州医药》2005,36(4):30-31
目的 研究运用不扩髓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肱骨中段骨折的病例,采用不扩髓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8个月~30个月,平均28.3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9周。所有关节活动度都为优良。结论 不扩髓逆行髓内钉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的观察,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0例用非自锁钉,12例用自锁钉,术后肘托带悬吊并早期肩、肘关节功能锻炼经6~24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诊结果:本组痛取得28例随访,骨折愈合及肩肘关节功能:优15例,良8例,差5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理想的方法,术中注意保护肩周结构,术后应早期肩肘关节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远端自锁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远端自锁肱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远端自锁肱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 7例 ,均扩髓及静力型固定。结果  7例随访 6~ 18个月 ,均愈合 ,肩关节功能按戴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肩关节功能均达到 90分以上。结论 远端自锁肱骨顺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肱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用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2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均静力型固定。结果5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年(6个月-5年),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个月。感染2例均为Ⅱ度开放性骨折,成角畸形2例,锁钉松动2例,膝痛5例,大隐静脉损伤3例,延迟愈合4例,无不愈合。根据,Johner-Wruh评定标准,优36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选用相当直径(≥9mm)的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骁伟  周枫  张云庆 《海南医学》2005,16(7):56-57,55
目的 评价应用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9年2月到2004年5月,本科应用肱骨髓内钉治疗68例急性肱骨干骨折,其中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7岁(年龄范围20-73岁)。11例(16%)为开放性,6例(9%)有术前桡神经瘫。66(97%)例一期愈合,2例(3%)植骨后愈合。3例(4%)发生医源性桡神经瘫,均为一过性。63例(93%)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1%)有钉尾撞击症状,全部病例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顺行肱骨髓内钉治疗急性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庄  徐根宝  尹峰  林研  李旭 《上海医学》2005,28(2):102-103
目的总结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行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其中新鲜骨折115例、病理性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3例,伴桡神经损伤4例。新鲜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病理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患者行切开复位植入自体骨并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124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3.9%,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0.5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测定,优良率为91.7%。4例桡神经损伤者术后6个月内功能恢复。4例术后残留肩部疼痛。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医源性骨折及腋神经损伤等。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可作为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病理性骨折、多段骨折、粉碎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我科于2000年5月一2001年12月采用非扩髓型肱骨内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共12例,手术均采用从大结节向远端顺行穿针法,对全部患者进行了术后平均5个月的随访。结果:骨折全部愈合,除1例患者肩关节活动稍差外.余肩肘关节活动均达优良。结论: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骨折,尤其在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中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劣。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年人肱骨干骨折患者69例,其中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1例,钢板内固定治疗38例。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感染、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髓内钉组11.8周,钢板组12.9周;平均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髓内钉组9.4周,钢板组10.8周;术后两组均未发生骨感染;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29例,良2例,钢板组优38例。以上结果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髓内钉组术后患肢肿胀时间(11周)超过钢板组(4周),初次术后及取内固定术中钢板组均有发生桡神经麻痹者(5例),髓内钉组则无;髓内钉组未发生骨不连,钢板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骨不连接。结论: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的内固定并愈合,但髓内钉内固定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分叉式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远端分叉式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切口一期愈合,无合并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于术后3个月愈合。结论:远端分叉式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并发症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成人肱骨干骨折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带锁髓内钉与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88例,分为带锁髓内钉组39例,钢板组49例.临床评价和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感染、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4~4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髓内钉组12.3周,钢板组13.4周;平均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髓内钉组9.9周,钢板组11.2周;术后感染率两组均为0;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秀34例,良好5例,钢板组优秀49例.以上结果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髓内钉组术后患肢肿胀时间(11周)超过钢板组(4周),初次术后及取内固定术中钢板组均有发生桡神经麻痹者(5例),髓内钉组则无.结论 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的内固定并愈合,但髓内钉内固定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运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67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3个月。结果:64例骨折愈合(其中4例迟缓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7月,平均愈合时间3.8月,根据术后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判定疗效,优32例,良26例,差9例。并发症16例:感染1例,锁钉退出2例,骨折不愈合3例,医源性粉碎性骨折3例,肩痛症或肩、肘关节功能受限7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疗效可靠,在正确使用下,熟练操作,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早期功能煅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导致股骨、胫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6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16例,其中股骨5例,胫骨11例;钢板内固定术后,股骨2例,胫骨4例;普通髓内钉固定术后,股骨1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1例;石膏外固定,胫骨3例;外固定架固定,股骨1例,胫骨4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静力锁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3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 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牢靠、利于关节早期活动、植骨的成骨作用可促进骨愈合等优点,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随访5~20个月,平均10.5个月。DCP组骨折于14~30周愈合,平均16.7周,包括1例固定失败行翻修手术者。LCP组骨折于13~19周愈合,平均13.8周。LCP组较D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DCP组优13例,良5例。LCP组优8例,良3例;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DCP组优14例,良4例。LCP组优9例,良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术前桡神经损伤者于术后14~28周基本恢复,平均18.3周。两组均无术中神经损伤。结论:切开复位结合LCP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