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蓉  李凌云 《临床荟萃》2012,27(10):883-885
目前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GERD正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GERD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ttett食管(BE).近年来,食管阻抗-pH联合监测开始在GERD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对RE,NERD患者进行24小时pH及阻抗监测的各项指标特点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GERD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3.
《新医学》2001,32(12):716-718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pH监测在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而内镜检查阴性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无上消化道症状的1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食管24h pH监测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42例内镜阴性者经食管24h pH值监测检出36例(85.71%)符合GERD诊断标准,有反流症状患者酸反流次数、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值〈4 总百分比、pH值〈4 立位百分比、pH值〈 4卧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5、6.38、6.12、7.34、7.86、6.06,P均〈0.05)。老年患者24h pH监测GERD栓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X^2=6.36,P〈0.05)。结论食管24h pH值监测是诊断内镜检查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食管pH监测和内镜检查在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GERD患者121例行内镜及pH检查,对照组18例行内镜和pH检查。结果:内镜食管炎检出率51.2%(74/121),pH检测,阳性率87.6%(106/121)。对74例内镜诊断的食管炎与pH检测进一步分析显示食管酸暴露时间越长,内镜下炎症程度及症状越重。而32例内镜阴性的症状性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多为轻中度,pH<4的总时间%的值亦偏低,但其数值与食管酸暴露数值有重叠。故不能以内镜阳性作为诊断GERD的客观依据,必须结合使用其他方法才能回答有否反流。结论:24h pH确实是诊断GERD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莉  刘新光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0):951-95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颇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与食管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酸等症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等合并症。GERD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除可具有食管本身损伤及食管症状外,还可引起呼吸道、咽喉、耳鼻及口腔等食管以外的组织器官损伤和症状。由于胃、十二指肠反流而产生的胃肠道以外的相应症状,称之谓GERD食管外表现。有研究…表明,在6215例GERD患者中,具有食管外表现者占32.8%,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占具有食管外表现的GERD患者的34.9%,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患者占30.5%。患者的性别、年龄、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GERD症状持续的时间及吸烟等因素,均与食管外表现的发生有关。GERD伴有食管外表现的患者,可以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也可以没有反流症状,因而给诊断增加了难度。而且,即使24h食管内pH监测结果阳性,亦很难确定食管外表现与GERD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酸碱度24小时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树坤  殷飞 《临床荟萃》2003,18(20):1161-1162
196 9年Spencer首先应用 pH电极进行食管pH值动态监测 ,Johnson和DeMeester分别对正常人和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做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 ,定量分析食管酸暴露程度的临床意义。目前 ,食管的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成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诊断的“金标准”。 2 4小时pH动态监测的可重复性 (84 %~ 93% )、敏感性和特异性(96 % )均好。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可用来评价症状与 (酸 )反流的相关性 ,对于判断内镜检查无食管炎 ,但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者 (NERD)及可疑症状 (如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声嘶等 )是否由反流引起…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问卷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宣平  柯美云 《临床荟萃》2003,18(20):1162-1163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一种常见的酸相关性疾病 ,且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最近有调查显示 ,普通人群烧心症状的发生率高达 2 8%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GERD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表现多变 ,至今尚无统一的金标准 ,部分患者诊断仍困难。现有的检查方法中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胃镜和 2 4小时食管 pH值监测 ,但敏感性均不高。Patti等对 82 2例GERD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内镜检查和 2 4小时pH值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 1%、70 %。内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2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GERD患者经胃镜或24 h食管pH监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与食管炎症和反流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酸反流严重程度上及食管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而内镜检查主要用予诊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GERD的检查包括食管测压、24h的pH监测、食管滴酸试验等,但这些检查一般医院仪器缺乏及相对的侵人性而未能普及。作者通过多年的胃镜检查发现,翻转胃镜下观察贲门与胃镜间隙有宽有狭,有的患者贲门紧包绕胃镜,有的患者贲门与胃镜有较大间隙,本文探讨这一表现是否与GERD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0-21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烧心、胸痛、咽喉炎、食管炎等,内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也有部分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2.
圣阳安中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定义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约30%患者在内镜下可见食管粘膜任何长度的破损,包括糜烂、溃疡、狭窄等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s食管;70%左右的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沾膜损坏的表现,称为内镜阴性的GERD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目前治疗NERD以抑酸及促胃肠动力为主,但抑酸药只对大约一半的NERD有效,当抑酸药无效时应考虑其他综合治疗。作者以圣阳安中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NER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锡玲 《临床荟萃》2003,18(20):1160-1161
虽然 4 0 %~ 6 0 %的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即所谓的内镜阴性反流病 (endoscopynegativerefluxdisease ,ENRD)或称为非侵蚀性反流病 (non -erosiverefluxdisease ,NERD) ,内镜检查在GERD的诊断及治疗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均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其目的是 :①确定有无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esophagitis)及其程度 ;②与其他疾病做鉴别诊断 ;③对症状长期存在的患者进行Barrett食管筛选 ,或确定GERD的其他并发症 ;④内镜治疗前的必要准备。笔者只对GERD的消化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70-45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内镜和病理结果可将GERD分为三类:(1)反流性食管炎(RE):有反流症状兼有食管黏膜破损者;(2)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NERD):有反流症状但内镜下未见食管破损者;(3)Barrett食管(BE):食管黏膜上皮被胃柱状上皮所替代。GERD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一种类型,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临床上表现为反酸、反胃、胃灼热感或合并有胸骨后烧灼痛等症状,内镜下可以看到食管下段的黏膜糜烂、破损或者充血。治疗目前多采用促胃肠动力、保护黏膜及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本科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既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而缺乏临床客观证据。GERD症状复杂多样,特别是非典型症状(呼吸道症状),因此临床中监测胃食管反流事件成为目前GERD诊断的关键。动态p H监测因具有持续检测的优势已成为诊断GERD的主要客观诊断方式,包括经鼻导管式24 h食管p H监测、食管p H胶囊48 h监测、24 h多通道阻抗联合食管p H监测、24 h咽喉反流监测,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症状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诊断程序,以达到经济有效和最短时间内确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分为非侵蚀性反流疾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及侵蚀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R).近年来,针对GERD出现了各种诊断方式,并进一步提高了GERD的诊断水平,本文就GERD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在2010年的GERD外科治疗指南中指出:存在下列1种情况即可诊断GERD,即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内镜下发现黏膜损害、活检提示Barrett食管、非恶性的消化道狭窄、pH检测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对非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150例(病例组),对照组1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病例组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组3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118...  相似文献   

19.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7-1177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1 RE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1.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见表 1。表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 ) 0Ⅰ级点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f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临床信息、胃镜表现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比较难治性GERD和非难治性GERD的反流特点,探讨难治性GERD的预测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因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咽痛等症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疑诊为GERD的74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胃镜结果等.监测患者的食管下段pH和食管阻抗变化.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无效或者deMeester评分下降少于50%;非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症状改善明显;非GERD诊断: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损害,且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反流次数和deMeester评分不足以诊断GERD.计数资料正态分布者用r±s表示,菲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25th,75th)表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是否为GERD、是否为难治性GERD分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反流特征性因素.结果:(1)难治性GERD患者与非难治性GERD患者的酸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GERD患者的deMeester评分较非难活性GERD患者高,长酸反流次数较非难治GERD患者多(P=0.032,P=0.008);(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难治性GERD与长酸反流次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5).长酸反流次数增加1次,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增加36%;NERD患者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4.54倍;(3)不同类型GERD的反流特征: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次数大于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而近端反流百分比显著大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Barrett食管患者(P=0.006).结论:(1)长酸反流次数多和NERD是难治性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2)NERD患者比糜烂食管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GERD.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百分比的升高可能与其对PPI的反应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