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德国EMETC—2000S型TCD诊断仪检测了3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发现椎—基底缺血性眩晕患者TCD异常率达84.3%,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为主,提示用TCD检测本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CD检测分析内蒙古巴盟医院邮政编码015000银方梅,田瑞英本文用TCD对200例头昏、眩晕患者检测。检测部位系颞窗探测双侧中动脉、前动脉、颅内动脉终未段、大脑后动脉,枕窗探测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根据TCD检测到的血流频...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本院525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简称VBI)的病人行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CD血流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VBI患者525人,平均年龄605岁,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耳鸣、共济失调等。采用美国MEDA...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附5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仪器为美国MedasonicsTCD仪,探头频率2MHz,对5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按年龄设置3组进行检测。结果TCD总异常率为78.7%,流速异常率为VA41.2%、BA35.2%、ICA31.9%。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颈椎病TCD异常率分别为94.0%、89.4%和80。0%。全组频谱形态异常率为47.6%,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结论TCD对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3例临床确诊为真性眩晕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简称TCD)测定其颅内动脉颈内系统及椎基系统主要动脉血流速度,以观察真性眩晕患者颅内动脉功能状态及血流分布情况,初步探讨TCD对眩晕的诊断价值。结果:2例为正常TCD,31例为异常TCD改变。颈内系统与椎基系统相比较,以椎基系统血流速度减慢为主,亦好供血不足为主。颈内动脉系统则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表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配对设计研究方法,对4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住院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析。结果发现CSA组,TCD检测异常率为68.29%,统计学处理,其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慢(P<0.01~0.001)。这证实CSA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表明TCD检测能够为CSA的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客观依据。本文还发现,CSA组TCD检测正常者转头状态下TCD频谱显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变,这表明转头可使其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加重,提示对CSA患者尚需考虑不同头位的TCD检测。部分CSA患者的TCD检测,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但统计学处理其血管搏动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TCD检测尚不能代替临床血压,血脂,眼底动脉及心电图等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7.
眩晕多系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为探讨针刺对由于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眩晕的有效穴位,笔者采用颈椎夹脊的针刺治疗方法,并以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脑血流测定仪观察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本组32例患者符合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7例,女25例;年龄50~78岁12例,30~49岁18例,30岁以下2例。病人在针刺前停用复方丹参、西比宁、维脑路通、脑活素等影响脑代谢及脑血流量的药物1周以上。方法:TCD检查:病人在针刺前均使用美国3FTD…  相似文献   

8.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降低(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减轻或消失。结论:旋转复位手法潜伏着导致椎基底动脉急剧供血不足或损伤椎动脉的危险。但如果选用得当,手法正确娴熟,不但能避免损伤和意外,而且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TCD与脑血流量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机选择51例发作期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作对照,同时做TCD及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检查。结果:TCD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者28例,占54.9%,脑血流量亦相应减少,两者呈正相关,r=0.74;TCDIE常6例,相应脑血流量正常5例;TCD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7例,占33.3%,其中5例脑血流量正常,12例减少。结论:TCD是评价推动脉型颈椎病血管状态及脑血流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术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速均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TCD诊断颈椎病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赵夏夏,尹玉成,王媛梅,程瑞萍,曹敏丽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为一种常见血管疾病。颈椎病在当前已成为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同等常见或更为重要的影响格基底动脉供血的疾病。我们对120例颈椎病作了TCD检测并与50例正常者...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动脉盗血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采用西德EMT公司生产的3D-TCD超声检测仪,对大动脉炎患者椎基底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血流参数、血流方向、频谱图形进行检测。结果:锁骨下动脉盗血时患侧椎动脉出现血流方向逆转,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的特定盗血频谱图形。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判断锁骨下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范围和盗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 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椎-基底动脉型,也称椎-基底动脉功能不全综合征(VBIS)。为椎-基底动脉一过性循环障碍所致[1]。我们对近3年来在我科就诊的57例VBTI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VBMA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意见。1资料与方法 57例患者中男36例,女21例,男:女= 1. 7:1。年龄43~76岁,平均 56. 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部MRI扫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诱发电位(BAEP)检查。采用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  相似文献   

14.
ELISA检测抗重组Sm—D与IBT,CIE检测抗Sm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组并纯化的Sm-D抗原,通过ELISA对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及非 CTD患者血清中的抗 Sm-D抗体进行检测,并与用免疫印迹(IBT)、对流免疫电泳(CIE)法检测抗Sm抗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抗Sm-D重组抗原的抗体仅在 SLE患者中出现,其阳性率为 65%; IBT法抗 29/28KD Sm的阳性率为 60%,抗 13.5KDSm的阳性率为45%; CIE法抗Sm的阳性率为55%。用IBT和CIE法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SS)中亦检测到29/28KD的Sm的抗体和出现Sm的沉淀线。显示以重组、纯化的Sm-D抗原为底物,通过ELISA检测抗Sm-D抗体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1(ET_1)在哮喘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哮喘及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CGRP和ET-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浆CGRP及ET-1含量均较缓解期及正常人显著增高,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CGRP和ET-1含量亦正常人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显著增高,呼吸衰竭(呼衰)时血浆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脂蛋白特点。方法 取健康老年组与CHD组做对照,分别做血清十项指标检测。包括TC,TG用酶法测定,HDL-C.apoA.B.CⅡCⅢ.E及Lp(a)用免疫比浊法测定。LDL-C依据公式计算。结果 健康老年组与CHD组比较,TC.TG.HDL-C.LDL-C.apoA,apoB,P〈0.001;apoCⅡ,P〈0.01。TG.TC分别与apoCⅡ.apoCⅢ极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随机选择720例病人进行TCD检测,以观察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情况。全组TCD总异常率为82.1%,其中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TCD异常率分别为96.1%、94.8%、87.6%。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全组血流速度异常率:VA36.3%、BA36.7%。频谱形态异常率:38.4%。尽管病种不同,但各病种间VA、BA血流速度升高或降低值均相近,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CD检测V-BA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灵敏、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早期诊断石生发,宋雷凤,李宝春姚志娟椎基底动脉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状多,体征少,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CT或MRI检查常获阴性结果,易漏诊。TCD、BAEP已广泛应用于本病之诊断。SPECT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但少见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超声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EDD)评价其血管内皮功能,并通过分析EDD与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相关关系,评价该方法检测内皮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DCM患者53例,按心功能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5例。高分辨力超声测定肱动脉EDD,ELISA法测定血冻vWF沈度,RIA法测定血浆ET-1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肥大刺激椎动脉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反射性收缩,管径变小,供血减少,而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门诊120例此类病人进行温热磁振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有眩晕、突发性昏厥,疑有颈椎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并经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证实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120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男44例,女76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方法:应用日本HM-ZSC-A温热磁振治疗仪1将电磁板置于颈椎部;2将电源打开,温度调50℃治疗20min/d,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