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少人工关节的并发症十分重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爱民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1):801-802
尽管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90%以上,但是因感染、脱位、松动、下沉、断裂、骨折等并发症而失败的患者逐渐增多,需要翻修、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也逐渐增多,这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严重的伤害。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材料、设计等人工关节本身的原因;二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或再次受伤等原因;三是不正规的人工关节置换等医源性因素。因此,重视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十分重要。现就相关问题发表个人的观点,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3.
283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83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6年。结果 共出现如下并发症:假体松动42例,髋臼磨损15例,股骨头假体术后脱位3例,切口感染5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假体柄穿出股骨上段1例,髋臼外缘骨折1例。结论 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手术操作、假体质量、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在关节成形术的基础和理念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虽然最早人体应用人工关节是Gluck于 1891年首先报告的 ,但是直到 2 0世纪 60年代Charnley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 ,确立了人工关节假体设计中的低摩擦原理 ,选择了金属 -高密度聚乙烯组合来替代金属 -金属组合和现代骨水泥技术 ,才使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出现较大的进步[1] 。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人工关节在基础研究、设计生产和临床应用三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 ,关节置换手术广泛开展。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5 0余万人因创伤、骨关节炎、肿瘤等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75岁以上髋部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处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正确防治合并症、并发症,加强康复治疗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75岁以上髋部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伤口自体血回输技术已经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 ,其有效性、安全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 ,术后一定时间内伤口引流血的细胞成分和生化指标是否发生变化 ,国内还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内回输的伤口引流血细胞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病情的影响。1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裴福兴  沈彬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1):649-650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的研究进展 ,促进了人工关节的飞速发展。人工关节的假体设计、手术操作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治疗等均日趋完善和成熟 ,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术后 1 0年的优良率达 95 %以上 ,极大地鼓舞了骨科医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损伤。更多的患者对人工关节置换的优良效果充满了信心 ,乐意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期《中华创伤杂志》组稿数篇探讨股骨颈骨折的关节置换效果和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磨损的相关研究 ,集中介绍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经验。从中可以学到不少新知识 ,但也有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手部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12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对照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各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随访2007—2011年在我科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58例患者,分析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发生早期并发症者共18例,其中感染1例,髋关节脱位6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7例,有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神经损伤2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部分与手术技术有关,对此应提高认识,严格围术期风险评估,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实施正确的手术操作和功能锻炼,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0~2006年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14例高龄(平均76岁)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1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24个月(平均6.5个月)的随访,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3~27天,平均14.2天。85.7%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结论 该手术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历经了4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疾病的临床标准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50余万人因骨折、骨关节炎、骨肿瘤等疾病而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我国,每年有3—5万人接受人工关节手术。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并发症患者的绝对数量也在成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已成为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本研究就目前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式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几年来,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欧美等国,更为突出。它可以达到减轻或消除膝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其满意的临床疗效使之成为一种成功的治疗手段。我国从80年代末期开始,北京、上海等地首先开展此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进...  相似文献   

13.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手术操作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3.1切口选择:大多数患者均以前侧纵行直切口为最佳手术入路。从髌骨上极上方6cm至下极下方6cm。此切口可以很好地暴露膝关节而无需做较大的膝内、外侧皮瓣游离,从而避免术后皮肤切口坏死或愈合不良。如果术前膝部已有以往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14.
周小平 《西南军医》2010,12(5):930-93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对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尽一致。早在2001年Geerts等即统计,下肢矫形术后若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下肢DVT发生率为40%-84%,其中近端DVT发生率为8%~24%,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得到普及应用。2002年2月-2005年6月,我们共行髋关节置换术67例,住院期间出现不同程度手术并发症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ACPO)是临床上一组表现为右半结肠急性巨大扩张,类似机械性肠梗阻,但找不到明确梗阻部位的存在,伴随肠道排空障碍十分明显的独特类型的功能性结肠梗阻。首先提及本病的是Ogilvie,1948年在对2例晚期腹腔肿瘤患者观察中发现患者盲肠及右半结肠巨大扩张,他认为这与肿瘤浸润腹腔神经节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受抑制失去对肠管运动的调控有关,故本病又称做Ogilvie综合征[1,2]。笔者就1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ACPO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强直畸形、错位,以致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肌力步态、关节畸形明显改善。我科自1993年11月至今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4例,通过早期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取代损坏关节,可解除患者的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开始至2005年对63例患者进行了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感染及并发症,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最新研究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7%;因此对围手术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我院自1992-2005年行人工关节置换术460例,有20例并发DVT,发生率为4.34%,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