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Weiss等发现在等容舒张期(IRP)中,左心室压力变化服从指数下降规律,即心室压力曲线如同指数函数曲线一样,满足方程P=P_oe~(-t/T)。P_o为计时开始时的压力,t为时间,e是自然对数的底  相似文献   

2.
压力负荷时右室的收缩压峰值(RVSP)及右室压力—阶导数(dp/dtlmax-R)显著升高,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及左室压力—阶导数(dp/dtlmax-L)显著降低,但左右室间上述指标不相关。右室容量负荷时两室压力峰值R—阶导数最大,最小值均增加,但RVSP与LVSP不相关,说明右室依赖其自身收缩的加强克服压、容负荷。压、容负荷时右室舒张末压RVEDP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相关,说明右室对左室影响发生在舒张期。左室压力负荷使两室压力峰值及其—阶导数最大、最小值均增大,两室上述指标间显著相关,表明左室收缩参与右室压力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5例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及30例正常人作等容握力试验前后的心尖搏动图(ACG)及颈动脉脉波图(CPW)观察结果。发现ACG中a/EO,ICT,ES_2,IRT及CPW中收缩时间间期各项指标及EF均无特异性变化,但患者组握力试验后ACG波形有明显变化。以E点后第二波峰顶点作为“X”点,则握力后XO/EO>1者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0%,提示ACG在等容握力试验后XO/EO>1在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有可能作为冠心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并对其机理、操作方法及注意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本室测定了一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的心缩间期(STI)、心尖搏动图(ACG)及其一阶导数、心阻抗图(ICG)及其一阶导数,以研究高血压病时血流动力学的无创性测定及其意义。对象与分组 41例正常人、10例临界的高血压患者,90例高血压患者均选自同一年龄组的脑力劳动者。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及超声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无缺氧和缺氧的离体豚鼠心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芎嗪对整体动物的作用是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对离体动物心脏的作用则相反。该药作为一种钙拮抗剂,对缺氧性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在心肌缺氧前和缺氧时川芎嗪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用改良的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豚鼠冠状动脉,缺氧前灌流液PO2达450mmHg,缺氧时其PO2为150mmHg。连续记录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变化最大速度(LV dP/dt max)、心率(HR)及冠脉流量(Q)。按照Weiss等提出的方法测定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值(ms)。 20只豚鼠,雌雄不拘,体重340±50g,分为两  相似文献   

6.
在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心得安、甲氧胺和右旋糖苷改变动物的血液动力学状态下,测定了22只麻醉狗的左心室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等9个指标,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研究了T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T与HR、dp/dt_(max)和晚期舒张时间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解剖M型超声测定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解剖M型超声测量30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的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及射血时间(ET),计算左心室的Tei指数,并结合其他传统指标一起来综合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ei指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上升趋势,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Tei指数呈一定增长的趋势,与心功能受损状态密切相关。应用解剖M型超声测定Tei指数可以简捷、有效地综合评价左心室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有关心脏舒张过程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在这一领域中,左心室舒张时间间期(DTI)的分析是一个重要课题。在人的整体水平上研究左室DTI 比较困难,准标的血流动力学方法不能无保留地用于人体,主要资料有赖于动物实验。在无创技术中.目前广泛应用心尖搏动图(ACG)分析DTI,但近年的实验证明ACG 的“O”点与二尖瓣开放并不一致,因此各家测定的正常值差异很大,对ACG 时间指标的解释也很小一致。此外由超声心动图、颈静脉波及心音图等无创性方法也不能获得左室DTI的全部数据。本文借鉴国内外血流图研究的成果,设计了一种新的“左心前区阻抗微分图”的记录方法,通过与心电一机械图、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和动物实验的验证,表明用这种方法结合心音图可以方便地测定左心室DTI,现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估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例因患儿家属忽视入院即为临床4期,经综合治疗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作为对比病例(死亡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超声心动图Tei指数,比较观察组与死亡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等指标。结果死亡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能够及时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阻止病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减低病死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测定在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3例,按血糖水平分为控制良好(DM1)组(35例),控制不良(DM2)组(38例),另选择同孕期正常妊娠孕妇4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各组胎儿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等,并计算Tei指数(Tei指数=ICT+IRT/ET)。结果:控制不良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及控制良好组明显增高,ET较其他两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良好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胎儿左心室功能减低,孕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能避免胎儿心功能受损。组织多普勒测定Tei指数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功能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心肌肥厚(LVH)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按照LVH程度分为无、轻度及中-重度LVH组的高血压患者与2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及心尖平面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工作站脱机测量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解旋峰速、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5%、15%及30%舒张期的解旋程度及等容舒张期解旋率.结果 高血压轻度及中-重度LVH组与正常组相比,解旋率与舒张早期的解旋程度均显著减低(P<0.01),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显著延迟(P<0.01),解旋峰速及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增大(P<0.05).高血压各组解旋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54,P=0.001).结论 STI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高血压LVH所导致的舒张早期左心室解旋减小及延迟,可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及脉冲多普勒法测定左心室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法 26例心力衰竭患者用QTVI及脉冲多普勒法测量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ICT IRT)、主动脉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并与正常组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心力衰竭组的ET明显缩短(P<0.05),ICT IRT明显延长(P<0.01),Tei指数明显增加(P<0.01);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应用QTVI法测定Tei指数更简便,可综合评价心脏的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贺英 《河北医学》2016,(9):1474-1476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Tei 指数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测定超声心电图各参数,同时测量左室侧壁与室间隔处二尖瓣环位点频谱,记录等容收缩时间( ICT)、等容舒张时间( IRT)与射血时间( ET),由此计算Tei指数,比较两组间Tei指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与左心室舒张末容量( LVEDV)较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值降低,A值增加,E/A比值下降,表明其舒张功能有所降低,差异显著( P<0.05)。此外,观察组左室侧壁处与左室间隔处ICT值及IRT值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而ET值与对照组相比,则大大降低,Tei指数上升显著( P<0.05)。结论:采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可有效评估肺源性心脏病左室功能的变化,其操作简单可行,可多次重复检查,是评价左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es,BMI)的患者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T2DM患者依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A组)39例、超重组(B组)39例、肥胖组(C组)42例;检测三组相关生化及心脏超声指标。结果三组间BMI、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E峰、A峰、E/A、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等容舒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的发生率依次为28.2%、64.1%、88.1%;BMI与2型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呈正相关(OR1),E峰与2型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呈负相关(OR1)。结论体质量指数越大,T2DM患者患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风险越大,BMI为T2D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超声Tei指数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Tei指数估测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使用HP-5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0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及35例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左心腔室大小、左心室Tei指数、左室射血时间(ET)、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及A峰、E/A及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主动脉射血时间(ET),并计算左心室Tei指数。结果尿毒症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Ds)、室间隔(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E峰明显增大(P<0.05),A峰明显增大(P<0.01),E/A无显著性差异(P>0.05);EF、FS无显著性差异(P>0.05);IRT延长(P<0.01),ET缩短(P<0.05),I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计算Tei指数明显延长(P<0.01)。结论Tei指数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改变.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方法制备兔左心室短期压力超负荷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术后2周和8周通过心导管法测定左心室功能,然后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标;采用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获取左心室中层单个心肌细胞,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定中层细胞体积和蛋白含量.结果 术后2周和8周,缩窄组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术后2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指数、T值(左室松弛时间常数)无明显改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质量指数(LVWI)、左室后壁厚度(PWT)及中层细胞体积、蛋白含量亦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dp/dtmax、左室收缩指数及LVEDV无明显改变,LVEDP和T值明显升高,LVWI、PWT及中层细胞体积、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2周,兔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此时并无心肌肥大,缩窄8周时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且左心室显著肥厚.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测量了一组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度(—dp/dt—max)和时间常数T。发现二者是评价左心室主动舒张功能的准确,实用的指标,其变化早于收缩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麻醉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苦参碱(MT)3.5、7、14mg/kg剂量组,采用左心室插管及股动脉插管后静脉给药,记录注射后1、5、10、20min时家兔的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心室开始收缩至dp/dtmax的间隔时间(t-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注射MT 3.57、1、4mg/kg 1min时,均能使麻醉家兔心率显著减慢(P<0.05或P<0.01);5min时AP上升最为明显(P<0.05或P<0.01)。注射MT 71、4mg/kg 5min时LVSP、LVEDP、 dp/dtm、-dp/dtm、T增加最为明显(P<0.05或P<0.01);注射MT 3.5mg/kg仅在5min时LVSP明显增加(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减慢心率,增强心功能和升高血压的作用,但作用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同步描记心电图(ECG)、心音图(PCG)。心阻抗一阶导数图(first derivativeof impedance cardiogram,FDICG)、颈动脉搏动图(CPT)和心尖搏动图(ACG)的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研究心肌炎和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心肌炎患者缓慢充盈波(SFW)和快速充盈波(RFW)的比值显著增加(P<0.001),心房收缩增强;而冠心病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下降,致使心泉血量显著减少。从而提示心肌损伤后,首先影响早期舒张功能,而后才累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超声心动图监测孕中晚期胎儿心室Tei指数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产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B组,同期正常孕妇220例作为C组。对所有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胎儿心室Tei指数,各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心室功能指标、心室Tei指数,子痫前期孕妇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出生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在正常孕妇中,各孕周右心室的Tei指数高于左心室的Tei指数,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新生儿出生1 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心室射血分数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左心室等容时间和右心室等容时间高于C组(P<0.05)。A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C组(P<0.05)。子痫前期新生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的出生体重、出生孕周、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心室Tei指数能够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子痫前期胎儿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胎儿的预后,Tei指数检测对预测子痫前期胎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