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蕈样肉芽肿(MF)是最常见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病程缓慢、迁延。MF肿瘤性T细胞最常见的免疫表型是 α/β T辅助细胞表型 (  βF1+、TCR-γ-、CD3+、 CD4+、CD5+、CD8-、CD45Ro+、TIA-1-),占80%左右。但仍有一部分MF免疫表型很少见,如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的标记(  CD8+, TIA-1+)、表达B细胞的标记(  CD20+)、表达间变大细胞的标记(  CD30+)、等,这些少见的免疫表型很容易与其它侵袭性较高的淋巴瘤相混淆,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对MF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一例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继发蕈样肉芽肿(MF),随访27年,并检测其克隆性是否与疾病相关。方法 比较不同时期的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皮损组织和外周血标本的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 此例在不同时期各具临床病理学特征,增生的淋巴细胞为成熟的Th细胞,且示共同T细胞克隆。结论 LyP继发MF示相同T细胞克隆,克隆性T细胞与疾病的生物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3.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较常见的低度恶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T-cell lymphoma,CTCL)。蕈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色素减退性、红皮病型、鱼鳞病型以及多种皮肤表现并存的蕈样肉芽肿。近年来,多种皮损表现的MF报道逐渐增多。我科最近收治1例同时具有紫癜、色素异常、鱼鳞病样皮损等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皮损活检缺乏典型特征,其诊断较为困难,故国内外学者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并综合这几方面的特征建立了MF的临床评分系统,从而为早期准确诊断MF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 a,CT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7的缺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7月本科收治的41例CTCL患者及9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分析外周血CD7表达。结果 41例CTCL患者中,早期(IA~ⅡA)23例和进展期(ⅡB~ⅣB)18例,CD3+CD7-T细胞比例进展期组与炎症性皮肤病组及早期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进展期18例患者中6例CD7缺失(33.33%),早期23例患者中仅1例CD7缺失(4.35%),提示CD7缺失在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P<0.05)。无外周血累及的25例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患者中有2例CD7缺失,均为进展期,提示进展期MF较早期MF更易出现CD7缺失(P<0.05);在进展期MF的CD3+CD7-T细胞比例均高于早期MF和炎症性皮肤病组(P<0.05)。结论 进展期CTCL和无外周血累及的进展期MF外周血CD3+CD7-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早期及炎症性皮肤病组,CTCL进展期较早期更容易发生外周血CD7缺失。  相似文献   

6.
蕈样肉芽肿又名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MF),由法国Alibert 于1806年首次报告.本病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性T 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T 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分红斑期、斑块期及肿瘤期,皮疹多形,而且同时存在,现将笔者诊治的1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在MF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OX及Notch1蛋白作为MF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MF(15例斑片期,10例斑块期,10例肿瘤期)和45例对照组(15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5例扁平苔藓、15例银屑病)的病理组织标本中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TOX蛋白染色结果:MF阳性率约94.3%,且阴性标本全部为斑片期,对照组阳性率75.6%。MF组TOX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F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肿瘤细胞Notch1阴性。 结论: MF组与对照组TOX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但还不足以证明TOX可作为诊断MF的分子标记物,需进一步验证。Notch1蛋白不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 ,故无法作为MF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蕈样肉芽肿(MF)是T淋巴细胞特别是T辅助细胞亚群起源的原发于皮肤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因尚不明确.以往的研究提示,遗传、感染或化学物品均可能是蕈样肉芽肿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myb和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皮肤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分别检测40例皮肤淋巴瘤和15例皮肤炎症病变标本中c-myb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1)c-myb及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77.5%,90%),其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炎症病变(0%,73.3%),其中c-myb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myb及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3)c-myb、NF-κB p65的表达与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myb、NF-κB p65的异常表达与皮肤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关,c-myb阳性和(或)NF-κB p65强阳性提示病变皮肤淋巴瘤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蕈样肉芽肿(MF)疾病进程和树突细胞(DC)的关系。方法皮肤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多染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结果MF斑片斑块期肿瘤组织Pautrier微脓肿内及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肿瘤期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大量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P<0.01)。部分肿瘤组织真皮深层凋亡细胞成片分布,这些区域常见许多未成熟的DC及包绕吞噬有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Lag ,CD1a )DC存在,斑片及斑块期不易见到这种现象。结论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出现和增多可能是MF疾病进展的一个病理征象,肿瘤期中包绕吞噬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CD1a DC出现提示在诱导抗肿瘤免疫方面存在交叉呈递,可能诱导抗肿瘤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1.
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是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因其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缺少特征性,故对于该病的诊断常常需要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如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流式细胞仪、FISH等。其中免疫组化技术是最常见和普遍应用的技术方法,它对于MF的早期诊断可起到帮助作用,然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在MF不同时期往往各不相同。该文查阅相关文献,将环氧化酶、Ki-67、PDCD1、p53、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存素在MF不同时期皮损中的表达程度进行综述,为MF的早期诊断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蕈样肉芽肿(MF)是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在疾病早期,皮损往往呈多形性,临床与病理变化缺乏特征性,难以与良性炎症性皮肤病鉴别。免疫组化技术对MF的确定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蕈样肉芽肿(MF)是指T淋巴细胞特别是T辅助细胞亚群起源的一种原发于皮肤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呈慢性进行性经过,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现就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全身多处暗红色斑片12年,加重1个月,于2003年11月入院。该患者12年前(1992年)先于右肩出现手掌大小的  相似文献   

14.
蕈样肉芽肿T细胞抗原受体γ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的主要特点是克隆性增殖,在T淋巴瘤表现为TCR的单克隆性重排,而绝大多数炎症及反应性淋巴细胞浸润则是表现为多克隆性的。根据此点,近十几年来,国外用Southern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的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主要是检测TCR-β和γ基因重排。由于γ基因重排可出现在几乎所有的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瘤,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故与Southern印迹方法相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更简便易行,且检出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表观遗传抑制因子PcG家族成员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1/2(EZH1/EZH2)、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EED)及胚胎干细胞抑制蛋白(SUZ12)在常见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TCL/ LPD)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12—201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93例CTCL/LPD及8例扁平苔藓皮损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ZH2、EED、SUZ12及EZH1蛋白表达。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93例中包括44例蕈样肉芽肿(MF)、17例NK/T细胞淋巴瘤(NK/TCL)及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V?like LPD)及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 各8例。93例CTCL/LPD中83例(89.2%)EZH2、81例(87.1%)EED、78例(83.9%)SUZ12、37例(39.8%)EZH1阳性;8例扁平苔藓中1例EZH2、8例EZH1阳性,EED、SUZ12全阴性。CTCL/LPD与扁平苔藓4种蛋白的表达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75、39.74、39.36及32.83,均P < 0.001),且MF、NK/TCL、PC?ALCL、LyP、HV?like LPD及SPTCL与扁平苔藓的表达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α = 0.008 3,均P < 0.001)。同时,EZH2与EZH1的表达评分在MF、NK/TCL、PC?ALCL、LyP、HV?like LPD及SPTCL中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60、-0.68、-0.89、-0.74、-0.93、-0.80,均P < 0.05)。结论 PcG家族成员EZH2、EED、SUZ12及EZH1在CTCL/LPD中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6.
阐述皮肤树突状细胞在蕈样肉芽肿(MF)皮肤损害中的改变及其与MF的病情发展关系和对MF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7.
蕈样肉芽肿(granuluma fungoides)又称蕈样霉菌病(myeosis fungoides,MF)是一种原发于皮肤,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淋巴瘤,该病发病率较低,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蕈样肉芽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是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低度恶性,在病程早期可有红斑、丘疹、苔藓化、皮肤异色等多种皮肤损害,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近年来出现的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如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流式细胞术、皮肤镜等成为提高MF早期诊断率的有效工具。我科联合应用多种辅助检查手段,诊断病程仅6个月的早期蕈样肉芽肿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MF)疾病进程中IL-10的变化特征与树突状细胞(DC)的关系。方法取皮肤MF肿瘤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AEC,DAB,VIP单染,DAB/VIP双染及DAB/VIP/H istoG reen多染)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进行原位检测。结果MF肿瘤组织的斑片及斑块期真表皮内IL-10+细胞数明显低于肿瘤期(P<0.05),肿瘤期真皮浸润性T细胞区域可见许多IL-10+细胞,为两种不同的细胞。双染显示IL-10+细胞常聚集在未成熟的DC周围,多染发现吞噬有凋亡细胞的未成熟DC周围有IL-10+细胞存在。结论MF皮损中IL-10增多是这一疾病进展的重要征象,它可能至少有两种细胞分泌,在肿瘤期,IL-10可能通过阻止吞噬有凋亡细胞的DC的成熟诱导抗肿瘤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0.
蕈样肉芽肿中的P53基因与端粒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蕈样肉芽肿(MF)中的端粒酶与P53的关系,分析它们在MF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的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ELISA)检测端粒酶。结果:61.5%肿瘤期MF和21.4%的斑块期MF的P53蛋白呈阳性;扁平苔藓和正常皮肤均为阴性。肿瘤期MF、斑块期MF、斑片期MF、扁平苔藓和正常皮肤的端粒酶活性水平的平均A值分别为0.737、0.313、0.240、0.045和0.044。P53蛋白阳性的MF的端粒酶A值为0.745,P53阴性的MF的端粒酶A值为0.320,P53阳性的MF的端粒酶A值明显高于P53阴性的MF。结论:端粒酶活性与MF的恶性程度及分期有关,而且端粒酶活化可能与P53有关。端粒酶和P53均在MF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MF的诊断和分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