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3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rTMS组及对照组,每组11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干预,rTM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健侧M1区低频(1 Hz)rTMS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伪磁刺激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6周后随访时分别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rTMS组、对照组患者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9.76±2.10)分和(7.75±2.07)分]、BBS评分[分别为(40.22±8.67)分和(29.08±9.92)分]以及MBI评分[分别为(72.12±8.51)分和(65.89±8.7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rTMS组上述疗效指标结果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低频rTMS刺激健侧皮质M1区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病变侧运动皮质区进行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8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MBI及ADL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并且均以治疗组患者FMA评分[(57.37±14.64)分]、MBI评分[(52.98±16.56)分]及ADLS评分[(20.66±11.51)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能耐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基础上辅以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不同时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搜集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35例,给予10Hz rTMS真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和伪刺激组(36例,给予10Hz rTMS伪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共治疗4周,刺激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最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为68例,其中rTMS组33例,伪刺激组3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组患者的精神症状;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2周)、治疗4周末(治疗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指标为Cz点靶刺激的N1、P2、N2、P3潜伏期及P2、P3波幅)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错误数(Rpe)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进行计数统计。 结果①治疗4周后,rTMS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伪刺激组(11.3±2.6 vs 14.9±3.4,t=4.88,P<0.01);rTMS组和伪刺激组治疗后的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P<0.01)。②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最大剂量比较,rTMS组分别为(3.0±0.9)mg/d和(3.9±0.6)mg/d,伪刺激组分别为(3.8±1.0)mg/d和(4.7±0.7)m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P<0.01;t=5.04,P<0.01)。③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治疗4周末的P2(155.4±24.2 vs 171.7±28.5)、N2(205.4±19.4 vs 228.3±23.4)、P3(295.1±24.4 vs 317.5±25.5)潜伏期缩短,P2(4.1±1.6 vs 3.1±1.2)和P3(6.9±2.1 vs 4.9±1.8)波幅升高,Cc(4.4±2.4 vs 3.1±2.0)和Rc(31.0±10.5 vs 24.1±11.2)增加,Re(18.4±8.9 vs 24.8±10.8)、Rpe(5.7±2.7 vs 8.2±4.3)和nRpe(12.2±6.5 vs 16.6±7.8)减少,伪刺激组的P3潜伏期缩短(299.5±27.3 vs 320.3±29.4)、P3波幅升高(6.0±2.2 vs 4.8±1.9),Cc增加(28.7±9.6 vs 23.2±10.7),Re(20.4±8.1 vs 25.1±9.7)和nRpe(13.1±6.2 vs 16.3±7.0)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rTMS组P2、N2潜伏期和P3波幅及Cc、Rc、Re、Rpe、nRpe的改善与伪刺激组相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rTMS(10Hz)联合利培酮治疗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经颅磁刺激。按Fugl-Meyer评分(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NIHSS、B1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MS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尹刚  姚长江 《中国康复》2015,30(3):174-17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拉西坦药物治疗,rTMS组加用20Hz rTM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况评分(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6周后,rTMS组的MMSE评分、MoCA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ADAS-Cog量表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对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毅  刘莹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09-3510
目的 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 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和1例无症状进行检查。结果 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和92.3%。结论 绝大多数HMSN患的MEP和SEP均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后循环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后循环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假刺激组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1Hz的r TMS刺激,在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及治疗后2周3个时间点分别采用日本东京大学平衡量表(UTBS),Tetrax平衡测试仪SI及WDI指数以及TMS的MEP阈值对患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即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闭眼状态下Tetrax平衡指数优于假刺激组(P0.05),同时两组运动皮质MEP阈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提高(P0.01),其中治疗组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5),同时治疗组Tetrax平衡指数显著优于假刺激组(P0.01),两组MEP阈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低频r TMS可抑制大脑皮质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异常兴奋,提高后循环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康复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 年7 月~2012 年1 月在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80 例,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瘫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按摩、头针、体针、穴位注射、理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治疗。3 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88 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 评分各能区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B、D、E能区及总分百分比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脑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神经外科常规处理和治疗。rTms组加用低频rTms刺激双侧前额叶,30次为1个序列。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精神状态量表(MMsE)、Riverrnead行为记忆(RBMT)及符号划消测验评分。结果:治疗20d后,2组MMSE及RB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2组间差值比较,rT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号划消测验评分rTms组的错划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漏划率治疗前后2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频rTms对促进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更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各类感觉纤维的阈值,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共4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分成经颅磁刺激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和康复治疗。经颅磁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对患侧M1区给予rTMS。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感觉阈值检测(CPT)及上肢Fugl-Meyer量表对疼痛程度、纤维阈值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CPT、FMA-U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颅磁刺激组CPT在5Hz、250Hz、2000Hz的阈值及FMA-UE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经颅磁刺激组VAS评分为(4.2±1.8)、CPT 3个频率阈值分别为(282.3±139.6、154.5±130.2、145.4±176.2)、FMA-UE评分为(40.1±18.6),均较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PT与VA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PT可用于CPSP患者各类感觉纤维阈值的定量评估。rTMS可改善CPSP的疼痛程度及感觉阈值,同时提高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成功手法复位后,嘱其注意保持头部姿势,避免大幅度或剧烈转动头部,未给予其它药物或特殊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成功手法复位后给予rTMS治疗。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当天和第1周、第2周及第4周时分别应用头晕评价量表(DHI)、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查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记录、比较2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 结果在治疗4周期间2组患者DHI、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均进行性下降,ABC评分则进行性增加。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周时,其DHI、ABC、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较治疗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上述指标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DHI、ABC、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在治疗第1周时分别为(30.52±1.43)分、(56.51±7.39)分、(11.38±3.52)分、(1.11±0.47)ms和(1.83±0.33)mV,第2周时分别为(15.46±3.65)分、(78.33±12.10)分、(8.64±3.32)分、(0.73±0.36)ms和(1.41±0.32)mV,第4周时分别为(8.66±2.37)分、(89.52±13.48)分、(4.65±1.68)分、(0.31±0.28)ms和(1.01±0.24)mV,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结果明显改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残余头晕平均持续时间[(18.45±6.47)d]明显短于对照组水平[(35.36±6.47)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频rTMS干预能显著减轻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缩短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原则为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伪刺激治疗和观察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将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用盐酸氟西汀或盐酸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2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1例(rTMS联合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单用盐酸氟西汀)51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在基线、治疗后2、4、8周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HAMA、HAMD评分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rTMS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T)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其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上肢痉挛患者45名,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患者各15名。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组另外给予EMGBFT治疗,C组另外给予低频rTMS联合EMGBFT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第8周随访时进行改良Ashworth分级、表面肌电图(sEMG)、上肢Fugl-Meyer评定法(U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时,3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sEMG、UFMA和MBI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评估指标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随访时A组患者各项评估指标较第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患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提高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11/2003-11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共6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总分≥18分,排除患者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者及精神活性物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0例,男12年,年龄(50&;#177;2)岁;女18例,年龄(52&;#177;4)岁。氟西汀组30例,男14例,年龄(48&;#177;3)岁;女16例,年龄(49&;#177;3)岁。联合组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部位为左前颞叶,持续时间为30min,连续5d为1疗程,持续1个月,同时服用氟西汀20mg/d;氟西汀组单独服用氟西汀20mg/d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测评。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4周末联合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低于氟西汀组[9.56&;#177;3.06,12.25&;#177;5.36,(t=2.62,P〈0.05)],总分降分率联合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68.33%,59.42%。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负性认知偏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2周、4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并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4周末,观察组HAMD评分、NCPB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末,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负性认知偏向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频r TMS治疗对于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同时观察脑出血患者低频r TMS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9),治疗组(n=36)。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予健侧M1区低频r TMS治疗,每日1次,共2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及下肢评分)、FIM、Berg评分。结果:(1)Fugl-Meyer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特别是上肢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2)Berg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Ber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FIM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2组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4)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健侧M1区低频r TMS能明显提高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上肢功能作用更显著,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